安邦又开始“买买买”,或23亿美元收购黑石名下日本房地产资产,下一个被收购的是谁?

36氪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安邦又开始“买买买”,或23亿美元收购黑石名下日本房地产资产,下一个被收购的是谁?

作为中国收购海外资产最积极的金融机构之一,安邦保险又开始在日本“买买买”了。

据华尔街日报援引消息人士称,安邦保险集团正与黑石集团洽谈,收购其手中约23亿美元的日本房地产资产。目前,磋商已进入深入阶段。

据悉,这次黑石打算出手的资产,多是面向中产阶级的公寓楼。部分位于日本最大城市东京、名古屋和大阪,是黑石2014年从通用电气旗下地产部门手中以1900亿日元买入的。黑石从其他投资人处买来的住宅资产,也是交易的一部分。

这次收购完成,将成为自2007年摩根士丹利以2810亿日元向全日本空输买下13家旅馆以来,日本最大的一笔房地产交易。同时,也是安邦第一次真正涉足日本的房地产行业。

但安邦觊觎日本房地产已久。去年8月,媒体曝出安邦正在竞购日本房地产资产管理公司Simplex Investment Advisors,这项收购案可能超过10亿美元。但最终,安邦不敌日本房地产开发商Hulic Co。

安邦收购喜达屋的疯狂与理性

安邦在海外开启的“买买买”模式,表明了其向全球扩张的野心,而海外优质地产和酒店一直是热衷的投资项目。

但在喜达屋这项收购上,安邦确实遇挫了。今年9月,万豪国际集团完成了对喜达屋酒店及度假酒店国际集团的收购,这意味着安邦想成为全球最大酒店经营者的计划彻底破产。但在收购喜达屋的过程中,能够看到安邦在购买海外资产上的疯狂与理性。

去年4月,美国连锁酒店巨头喜达屋宣布挂牌出售,以探索全方位的战略措施和财务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评估,美国另一家酒店巨头——万豪国际集团最早抛出了橄榄枝,宣布将以121.8亿美元喜达屋来创造全球最大的酒店连锁集团。

万豪首席执行官Arne Sorenson表示:“并购带来的规模效应将为顾客带来更广泛的品牌选择,增加酒店所有者和加盟商的收益,促进各品牌增长。”

两家酒店强强联合看起来顺理成章,但这时安邦资本出现了,并与万豪上演了戏剧性的三大回合战:

  • 今年3月14日,喜达屋发布声明称,收到由安邦保险集团、美国J.C. Flowers&Co与春华资本三家机构组成的联合体,以每股76美元、总价128.4亿美元的全现金整体收购要约。

  • 今年3月18日,安邦财团宣布将收购价提高至每股78美元,交易总价达132亿美元,解约金为5000万美元。面对安邦抛出的新收购方案,万豪国际宣布,其与喜达屋签订了修正后的并购协议,万豪国际将以相当于每股79.53美元,总价值13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喜达屋。

  • 今年3月28日,安邦财团又将每股收购价提高至82.75美元,总价值141.5亿美元现金,比去年11月万豪与喜达屋签订的约122亿美元交易价,高出了19.5亿美元。

但是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3月31日深夜,喜达屋发布公告称,由安邦保险集团公司组成的财团已经通知喜达屋,考虑到各项市场因素,决定撤回此前提出的以每股82.75美元现金收购喜达屋全部发行在外的普通股的非约束性收购方案,且不再准备提出其他方案。至此,安邦财团收购喜达屋一事落下帷幕。

知情人士分析认为,安邦退出主要是出于价格方面的考虑,几轮抬价后,收购价格已经远高于喜达屋的基本面。但这次收购未果后,安邦还会继续寻找其他海外优质标的进行投资。

一家保险公司为何频频出手海外地产和酒店?

除了喜达屋,安邦在美国已经巨资拿下几家酒店,这让安邦成为了市场和媒体关注的焦点。

今年3月,黑石集团同意以65亿美元向安邦出售旗下的Strategic Hotels & Resorts Inc.公司。该公司在美国拥有16处地产,其中包括亚利桑那州斯科茨代尔的四季度假酒店,美国怀俄明州的杰克逊霍尔四季酒店。

安邦的出价比黑石收购Strategic公司时的出价高出4.5亿美元。黑石集团原计划出售该公司的部分资产,不料安邦主动出击买下整个目标公司。

去年2月,安邦保险集团宣布,其对美国纽约华尔道夫酒店的收购已经获得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批准。至此,安邦收购华尔道夫正式走完了相关审批程序。在这起收购中,安邦以每平米约7.3万元人民币、总价19.5亿美元(约合12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获得纽约中城核心地标的永久产权。

隶属于希尔顿旗下的华尔道夫酒店位于纽约市曼哈顿岛金融街核心地段,在美国政治和文化中的地位举世公认。安邦高层认为,这起收购,“谱写了中美两国两家企业安邦保险集团和希尔顿集团合作共赢的故事”。

一家保险公司为何频频出手海外地产和酒店?

分析认为,一方面是因为险资全球化配置所需,另一方面投资酒店等行业可以获得稳定的现金流,以及较高的固定收益。这不仅显现出安邦保险集团资金实力雄厚,同时也是安邦对于“走出去”战略的坚定信心,是一种较为妥善的投资标的。

安邦“买买买”的步伐不会停,下一个被收购的是谁?

除了在房地产和酒店方面的大动作,安邦近几年的几笔海外收购都足够高调。同时也让这家神秘的保险公司,频繁出现于人们的视野之中。

  • 2014年10月,安邦集团宣布2.2亿欧元收购比利时FIDEA保险公司,成为国内保险公司100%股权收购欧洲保险公司的首个案例。

  • 2014年12月,安邦保险出资2.19亿欧元(合人民币约16.96亿)100%股权收购比利时百年银行德尔塔•劳埃德银行(Delta Lloyd Bank)。该银行是FIDEA保险公司的重要银行合作伙伴。

  • 2015年2月,安邦接连两次出手海外保险业,在与韩国东洋人寿签下并购合同,投资约63亿元之后,又以约121.5亿元的价格收购荷兰VIVAT保险公司。

  • 2015年11月,安邦再次高调宣布以每股26.8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信保人寿保险公司,其收购总额约在15.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1亿元。

从这几年安邦的几笔收购来看,主要以入股为主。一名资深互联网金融人士分析认为,安邦收购企业就具有其保险类企业的本质特征:

保险企业因为其天生的属性存在着入股企业的冲动。这是因为:一是保险公司先收后付的模式存在大量的浮动盈余,为其创造了可以使用的资金来源;二是保险模型为保险企业带来了大量的超额利润;三是保险机构日益激烈的竞争,让险企具备投资的冲动。

与安邦收购时展现出来的实力一样,从其注册资本中也可以一窥究竟。这家成立于2004年的保险公司,初始注册资本为5亿元,到2014年底,注册资本已经上升到619亿,成为注册资本最高的保险公司。

虽然早在2013年,安邦就开始在国内跑马圈地。但近几年在海外的这几笔投资,俨然让其成为了险资走出去的代表。

而安邦集团也曾公开表示,未来还将继续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按照既定的国际化战略,整合全球资源,逐步搭建全球网络,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36氪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安邦收购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