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黎瑞刚领投的 1 亿融资后,华尔街见闻要做怎么样的“中国彭博”?

36氪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拿到黎瑞刚领投的 1 亿融资后,华尔街见闻会成为怎么样的 “中国彭博”?

“公司 2013 年成立的时候方向已经定下来了,我们未来肯定是会往金融交易的方向切的。” 华尔街见闻创始人吴晓鹏说。

华尔街见闻今天宣布获得了 1 亿人民币的 B 轮投资 ,领投的是黎瑞刚的 “华人文化”。根据 A 轮融资惯常让出的股份比例来推算,这家财经媒体现在的估值可能在 1 亿美元左右。

常有人说媒体的影响力价值是无法估量的,所以即便很多媒体并没有跳出广告的商业模式,还是很多人前仆后继去投。但华尔街见闻想得很清楚。他们现在做的事情,跟他们在成立公司时所设想的几乎一模一样——从内容切向二级市场金融交易。36 氪在上周采访了华尔街见闻的 创始人吴晓鹏联合创始人顾成琦 ,尝试还原这家财经媒体的过去和未来。

哦,不对,未来这家公司不能再叫财经媒体了。就像你们也不会把现在的 36 氪称为科技媒体。

财经内容里的蓝海

最开始的华尔街见闻是作为一个个人博客存在的。吴晓鹏当时是 21 世纪经济报道的一名驻纽约记者,负责盯美国的金融市场,主攻高端采访。为了尽快熟悉全球市场,吴晓鹏当时开了一个外汇账号,通过频繁的交易来感知各种宏观因素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很快,他发现以前自己和其他国内媒体所重视的内容,并没有办法满足国内的金融从业者真正的需求。投资者需要的,是快速、准确、完整的经济数据和相关信息,从而帮助他们第一时间做出投资决策。而当时并没有人向国内的投资者提供这样的中文内容。大部分媒体注重的是 “高端采访” 类的内容内容。

“同时全球市场的关联度在越来越高。比如中国的制造业 PMI 一发布,中国股市、香港股市、铜、石油、铁矿石等等,全球范围内的这些资产都是可能随之有剧烈变化的。” 吴晓鹏回忆自己个人交易中几次大的亏损,都是在经济数据有比较大的波动、央行发布新政策甚至一些地缘政治事件发生时。“我记得有一次普京撤兵吧,这一下太突然了。我记得全球好几个股市已经连续低迷动荡好几周了,消息一出来整个市场瞬间翻转了。”

这些会引起金融市场变化的点,没有人帮中国的投资者抓住。吴晓鹏于是做了这个个人博客,把一些没地方发的观察写在博客上。渐渐,一些人会觉得 “这个华尔街见闻做得还挺有意思”,然后加入进来成为兼职作者。这些人大多是金融机构或者监管机构的从业者,或者相关专业的学生。

早期的那批兼职作者里,诞生了两位意义特殊的人。一个是后来的联合创始人顾成琦,一个是团队最早期的投资人

接受自己的兼职给自己投资,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我们其实碰到很多人,来面试的时候问了很多基本情况,然后到最后他们都说你们要不要投资......” 吴晓鹏最终接受了其中一个兼职作者的投资,20 万,稀释了一点点的股份。拿到这笔启动资金,吴晓鹏就把工作辞了,回国创业

“当时也没想过找机构融资,就觉得这样也可以过下去了。” 吴晓鹏带着四五个人搬进了上海松江的一个别墅。二十万并不多,但他们当时开通了 Google 流量广告,一个月大概能挣两万块钱。团队对物质生活也没有什么要求,每天就做一件事情,把文章写好,其他什么都不管。直到 2013 年,平安创投找到吴晓鹏,投了一笔天使。团队这才正式注册了公司,开始运作。

内容护城河

从那之后,华尔街见闻走过了三个阶段的内容发展。

第一阶段的华尔街见闻以报道 “影响全球大类资产价格的宏观因素” 为切入口。“当时正好是金融危机以后,全球市场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全球央行主宰了全球市场的变动。换一个比较直接的说法就是,宏观因素主宰了整个市场。” 联合创始人顾成琦向 36 氪说到。

2013 年底,团队开始涉及国内内容,这是第二个阶段。在这个时间点做国内内容,一个原因是中国市场和全球联动逐渐紧密,尤其欧债危机以后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更加提高了;另外一个原因是团队发现这块内容市场其实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饱和。“一开始我们不做国内,也是觉得国内的财经媒体做了十几年了,我们跟他们比没有太多优势。但是后来我们发现一个问题,大家虽然写了十几年,但是对资本市场本身的专业性报道并不够。” 顾成琦提到当他们决定以报道海外的逻辑和写作手法,去报道国内市场的宏观领域时,发现其实看不到国内有太多同样的报道。华尔街见闻的报道重心逐渐向国内转移和扩展。到现在国内外的内容大概各占 50%。

走过这两个阶段为公司累积两个重要的能力:对全球资本市场的及时反馈,和专业理解。

前者是速度。华尔街见闻是诞生在美国的,现在也在北美有一个内容团队,对全球市场的及时反馈是他们一直以来的优势所在。后者则体现在报道的专业性。他们推出的 “7x24 直播” 是一个实时滚动的标题新闻栏目,只有一个标题或者一小段话。“这是原先财经媒体都不会做的东西。它就是给需要第一时间做出判断的投资者看的,非常讲究及时性。”

第三个阶段是这次融资之后将要开启的。内容取向上,随着中国市场和全球市场的联动,国内外内容的会进一步融合。“过去中国市场跟全球市场有点绝缘,除了 2008 年非常大的危机对中国有比较大的影响。但这半年以来,你会发现中国和全球的联动越来越紧密。中国跌他们就跌,他们反弹中国就反弹。” 吴晓鹏认定中国市场和全球衔接是一件会来得很快的事情。

但更重要的是内容生产方式的改变。之前两个阶段华尔街见闻的新闻或深度报道内容均为编辑产生,除了数据类的新闻会加入机器的帮助减少成本。在下个阶段,团队希望解放 UGC 。

由于内容的专业度所致,华尔街见闻的用户中有很多在各个领域中非常专业的金融从业人士,甚至比团队自己的编辑要专业很多。吴晓鹏回忆早期的兼职作者里有两个在国家央行工作的人,还有在顶级对冲基金做石油交易的人。有一次他们写了一篇关于铜的文章,一个在这个领域研究了很多年的研究员看完文章,在微博上跟团队辩论了整整一周。

华尔街见闻所服务的用户质量足够高,有能力产生优质内容。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怎么设计产品机制和调动用户积极性。吴晓鹏和顾成琦提到产品会在原有形态下做些迭代,但团队 PGC 的专业优势不会丢掉,产品不会一下子转成类似 “雪球” 这样的社区产品。

他们希望从两方面激励用户贡献内容。简单来说,无非也就 “名” 与 “利”。

“名” 方面,华尔街见闻的读者足够聚焦,都是这个领域的投资者或者金融机构的参与者。UGC 作者在这里发表文章后,有机会让相应领域的人第一时间了解你,有机会和行业里水平相当的从业者进行直接讨论。这一块产品要做的,是把 UGC 的内容匹配给合适的人,并与之产生互动。

“利” 的话, 华尔街见闻希望未来将优质的、有能力提供服务的用户,对接给有需求的企业。举个例子,国内现在有大量私募基金。这些私募基金不像公募基金,能够有很多研究所为它提供投研服务。“除去顶尖最大的那批,剩下 80% 的私募基金是没有任何服务的。他们第一不知道能服务他的人在哪,第二付不起投研费用。” 顾成琦提到很多私募基金要知道一个行业的情况,基本上是靠个人关系去了解。未来华尔街见闻希望把这两块的需求对接起来。

UGC 对于华尔街见闻的直接意义,可能只是内容上的补充。但长远来看,价值在于基于 “人” 的社群而不是 UGC 内容,毕竟这些用户每个人的背后都是大量的资产和钱。

中国彭博?

“我和晓鹏接触下来,包括和很多财经记者接触,我感觉每一个财经记者心中都有一个彭博梦。” 顾成琦说。不同于吴晓鹏的新闻背景,联合创始人顾成琦是完全金融出身。两人在早期的合作有些互补,又有矛盾,但对公司未来对标对象的认知,应该还是一致的:彭博。

事实上,彭博的商业模式注定是不能再被复制的。彭博主要服务机构投资者,收入也来源 B 端,比如直接提供向企业收费的金融终端机。这和时代和社会环境都有关系。美国的资本市场以机构投资为主,散户只占很小一部分,彭博服务 B 端的模式可以说是历史的选择。而互联网发展至今,靠资讯去向企业收动辄两万美元一年的终端年费,这样的模式应该也无法再现——我们也看到高盛这样的巨头开始动彭博的土了,他们去年通过收购推出了每月每用户收费 15 美元的廉价终端。

而中国是一个散户主导的市场。华尔街见闻服务的对象也更多是个人而非机构。商业模式上,华尔街见闻也基本没有直接收费的东西,主要还是 “免费 + 收费服务” 的中国互联网模式。所以,所谓的 “中国彭博” 并不是在商业模式上复制彭博,只是业务线上的类似:从信息、数据到交易。

交易是接下来,公司除了 UGC 社群建设之外的另一个重点。

吴晓鹏在长期的交易过程中发现交易这件事情有很痛点还没有被很好的解决。“我应该去哪里开户,哪个交易的产品比较好,我做投资决策的时候需要有大量的信息辅助,而且很多时候我希望第一时间知道。我可能还希望进一步了解这个事情的影响是短期的,还是一个新的节点。”

目前有一些券商很积极互联网化,也有一些传统的财经网站在涉及交易这一块。但大多做的是国内 A 股这块,但从信息到交易的整体体验较为良好、并且重点关注跨境投资的产品,团队认为还没有。

华尔街见闻会去涉及的交易也分两块。首先是单一标准化资产的交易通道,用户将来可以在产品上完成外汇交易,可能还会涉及美股交易等。“隔行如隔山,我们现在自己不会去做券商,会找专业的或者持牌的机构来合作。最重要的时候要把技术上融合提供好体验,把我们的资讯、策略和交易衔接起来。” 顾成琦提到。

第二个交易的方向则是跨品类金融资产的配置。产品将来会帮助用户进行全球资产配置,让用户选择产品、完成交易更加方便。

理想情况下,读者可以在华尔街见闻的平台内完成从信息到交易的整个金融服务。平台的收益点可以来自交易费用的分成、广告和金融资产的销售,以及一些投研服务。

“最终我们希望做成一个世界级水准的金融公司。它是有媒体属性的,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投资工具,同时我又可以成为投资资产配置的平台。”

把媒体,做成一片市场里的 “基本组成部分”

实际上对交易的尝试,公司从去年就开始了。一些机构找华尔街见闻合作,后来他们也和其中一家合作推出了一个 A 股交易板块。第一次尝试选择 A 股是因为最方便,而且当时 “客观的处境就是 A 股市场比较好”。

但尝试了一年,团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个是技术角度。合作的技术成熟度还是比较重要的。有一些合作方,技术不是特别成熟,你需要花非常多的时间去磨合调整。另外交易产品的体验和媒体是不一样的,怎么把体验做好也是个问题。” 顾成琦提到当时这个尝试是非常小幅度的,“因为我们接上之后就觉得体验不是非常好。正好碰见后面的股灾,然后监管又暂停了第三方交易接口。” 目前 A 股的这块的尝试已经停滞。

股灾除了引起监管层的政策变动,也让去年整个下半年的资本市场瞬间收冷。那时候吴晓鹏正打算接触融资,大环境的巨变让他变得紧张了起来。“有一些事情还是会对你有一些触动。比如你跟一家谈,他给了你一个报价,然后过了三天之后,他就要砍,因为三天大盘跌了 20%。”

多年财经记者培养出的敏感,让吴晓鹏预感市场的下跌可能还只是刚刚开始,后面会更加糟糕。“那个时候刚好八九月份,我们的广告是一个淡季。我觉得我可能有点过度担心吧,可能有一些同事也会受到我的情绪影响。” 很快公司决定停止招人。从 8 月份开始,招聘大概停了两个多月。

所幸到市场上聊了一圈,9 月份就有机构表示有明确的投资意向。10 月份公司又开始招人,吴晓鹏发现有很多来面试的人都是因为觉得公司好像出了问题,就出来找工作了。“我觉得可能我自己也犯了这个问题,让公司的同事紧张了。”

顾成琦当时也感到紧张,但他觉得习惯了。“我觉得,见闻每个阶段都会有很多人对你不看好。一开始有人说你不错是因为门户没有开始做,后来又有人说这个领域太小你撑死了就这么点大。融资的时候很多人告诉你媒体不值钱、媒体是夕阳行业。”

有一件事情顾成琦印象很深。欧债危机的时候,华尔街见闻的海外报道受到挺多的关注。过了一段时间,他担心危机过去了,用户就不关心这些事儿了。“后来发现整个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步骤是持续加快的。大家对海外市场是越来越关心。”

他觉得质疑和担心怎么样都是存在的,但有些趋势长远来看不会改变。而华尔街见闻做的是资讯,是投资者做投资决策的第一部分,无论市场跌涨都是一个基本构成。“除非中国的投资者一夜之间消失了,都不投资了,那我的用户群才会没有了。”

原创文章,作者:thethief,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3006.html

“看完这篇还不够?如果你也在创业,并且希望自己的项目被报道,请 戳这里 告诉我们!”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