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百度无人驾驶汽车的商业价值

36氪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编者按:百度无人驾驶汽车路测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支持者和反对者展开激烈辩论,各执一词。这篇文章来自质疑一方。本文经作者同意略作修改后转载于知乎。作者单霆,汽车自动驾驶创业者,慧眼科技 CEO。欢迎业内人士就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如果你有不同的观点,可以向我们投稿:tips@36kr.com。

12月10日,百度无人驾驶汽车完成路测;

11日,百度无人车登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14日,百度成立自动驾驶事业部;

16日,百度无人车亮相乌镇,李彦宏习近平主席现场讲解。

百度无人车可谓是一 “驾” 惊人,在互联网上引起了激烈的讨论,有人说是中国骄傲,也有人说是沽名钓誉,有人盛赞其为中国自动驾驶的里程碑,也有人黑得它体无完肤。到底孰是孰非,作为一家民营企业,百度研究无人驾驶汽车的商业价值有多大?在这里谈谈我的看法。

无人驾驶之路

通向无人驾驶之路,无非两条:其一是以研究为导向或者有特殊目的(如军事),不计成本和实用性,直奔无人驾驶终极目标;其二是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经由驾驶辅助到半自动驾驶,逐步过渡到无人驾驶,以特斯拉、沃尔沃、奔驰等汽车企业为代表。

毫无疑问,百度无人驾驶汽车采取了第一条路线,事先测绘高精度地图,标注出车道、交通灯、交通牌等关键信息,再依靠 Lidar、Radar、Camera 等多种价格高昂的传感器为无人驾驶保驾护航。

但是,这种性质的无人驾驶汽车在国内早已有之。例如,2011 年,国防科大的无人驾驶汽车完成了 286 公里路测;2014年,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的无人驾驶汽车完成了 114 公里路测。2015年,总参 61 所的无人驾驶客车完成 32.6 公里路测。

从技术层面而言,百度无人驾驶汽车与各研究所、高校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并无二致。那么,作为一家企业,百度无人驾驶汽车的商业价值何在?

百度的取舍

首先,百度会自己建厂造车吗?造车是一个需要巨大资金投入,耗费漫长时间和大量人力的浩大工程,而我们看不到百度在这方面投入的决心。纵观百度近几年的投资收购表单,几乎没有涉及汽车行业,今年6月 宣布 200 亿投入百度糯米,以及仅有几十人的无人驾驶研究团队,都表明百度没有可能自己造车。

所以,百度无人驾驶汽车的商业价值就只能付诸于为汽车厂商提供无人驾驶方案了。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哪家车厂甘冒风险,愿为一套动辄几十上百万、且从未被市场验证过的方案买单呢?

姑且不谈无人驾驶涉及到的大量的政府政策、法律、技术、伦理等问题,单说其高昂的成本,就足以让车厂望而却步了。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一家手机厂商计划为一部定价 2000 元的手机寻求更好的摄影效果解决方案,一种方案采用 10000 元的镜头和传感器可以拍出单反效果,另一种方案采用 50 元的镜头和传感器,经过图像处理算法优化后拍摄效果亦能达到用户期望。厂商会采取哪种方案呢?答案显而易见。

我认为,技术演进的每一步都应当具有商业价值,商业和技术相互促进,才是良性发展道路。百度无人驾驶汽车当下的符号意义远大于其实际意义,最终很可能像筷搜、BaiduEye 和 DuBike 一样,成为特定场合所需的 Demo 产品。

本文来自读者投稿,不代表 36氪 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1198.html

“看完这篇还不够?如果你也在创业,并且希望自己的项目被报道,请 戳这里 告诉我们!”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