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3年只卖1款杯子的「质造」新获数百万元融资,能否成为餐饮器物界的“无印良品”?
2013年,杭州85后小伙沈克敏因为对器皿的钟爱,打造了上下杯品牌「质造」。3年来,「质造」虽然只卖这一款杯子,但是却获得总共4轮融资。最近沈克敏告诉36氪,他们分别于今年7月份和9月份各完成了数百万元人民币的融资。之前他们还曾获得过一笔种子轮和一笔1000万元的Pre-A轮融资。据透露,今年9月份的融资,投资方为杭州银行文创支行和复琢资本。此轮融资,沈克敏表示,将用于新产品研发和备货。
「质造」的目标是针对当前新中产人群,打造一个带有中国文化和内涵的饮食器皿品牌。如果非要对标,沈克敏想到的是制造品牌巨头“无印良品”。但是问题来了,当前我国水杯行业,市场空间并不是很大,而且水杯品类中保温杯的市场占有率是最大的,因此,像「质造」这样的瓷杯,本身体量就更有限了。这种情况下,一款试图凭借颜值吸引新中产的杯子是如何做到月销过百万的呢?
第一,从产品品质和设计着手,打造一款颜值高的杯子。如下图:「质造」第一款产品上下杯,上为瓷杯,下为木杯。这种上下分离的方式,冬天暖手,夏天防烫。而且使用的时间越久,木托还能产生包浆,使器物更加温润。
据沈克敏透露,为了让上下杯两种不同材质的杯子实现无缝连接,他们实验了几百次,最终采用磁石相吸方式,分别在杯身和杯托两个部分嵌入磁石才实现了设想,但是因为杯子组合分别由:瓷器、木材、磁石三部分组成,由不同供应商提供,即使差1毫米,杯子也无法安装,因此这对「质造」在供应链把控上要求很高。为了实现供货的稳定性,「质造」当前每一种材质的供应商都有好几家,并且对每一种材质都进行了细致的量化要求。大到器材的直径浮动不能超过0.5毫米,小到上下杯的制作工艺流程等。
第二,沈克敏透露,除了产品本身的特质,他们在营销渠道方面的拓展也很重要。和其他产品不同,「质造」的水杯没有将淘宝、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作为主要销售渠道,而是与国内80%的自媒体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内容电商的形式进行产品销售。
沈克敏表示,「质造」与“一条”、“二更”、“罗辑思维”等这些内容媒体合作,在这些媒体上发布内容,可以带来远超电商平台的销量。比如,之前「质造」曾在京东众筹和淘宝众筹上销售,结果准备了1个月,销量也才30-45万,而在自媒体上,3天就有了大约30万的销量。
此外,这些内容电商媒体不仅带来销量,而且还顺便为「质造」做了一系列品牌推广的服务。很多篇自媒体上有关「质造」的文章都有10万+的阅读量。因此,「质造」没有烧钱打过广告,只与自媒体进行销售额上的分成。
当然,每一款杯子都可以私人订制,木材托下面可以写上不同的文字和Logo,这方面设计也给用户带来一些惊喜。
随着产品和品牌的成熟,近日「质造」又推出了新的8款器皿,命名也很有意思,比如:月相杯(套杯)、悟空盘、开天盘、琢磨壶、竹节杯等。整体设计风格延续了上下杯的简约风格,材质也大多由陶瓷、木材构成。见下图:
「质造」推出的8款新产品,定价均在100-300元之间
沈克敏透露,「质造」的上下杯的确曾因为低频、非刚需而遭到过投资人的质疑,不过上下杯只是他们产品的切入点,他们想做的家庭器物市场规模是千亿规模的大市场,未来还可能再向纵深拓展,比如茶杯的内容:茶,盘子的内容:生鲜产品等,想象空间和天花板就变大变高。
谈及如何与无印良品、宜家这些比较成熟的大品牌竞争,沈克敏表示包括三方面:一方面「质造」是中国人设计的符合中国文化的产品,而无印良品和宜家是为日本人和欧美人设计的。随着中国制造业水平的上升,相信越来越多的国人会选择本土品牌。另一方面,目前国内制造厂商资源非常丰富,这对于供应链的稳定和成本的降低非常重要。而且在烧瓷、木器制作上,中国有千年的传承,质量有保证。最后一方面,是「质造」主要迎合的是新时代下的年轻人,销售的主要渠道也是内容电商等比较新潮的渠道,而不是线下开店,在目标人群和消费场景上也有所差异。
据了解,「质造」团队目前不到30人,主要由设计师、内容团队、供应链团队构成。销售渠道除了合作的100家自媒体外,还与当当线下书店、刘强东投资的因味茶、一些特色民宿店等线下渠道合作。目前月销售额为百万级。主要成本为研发成本和备货成本。
据沈克敏透露,「质造」的毛利率在50%以上,由于前期需要备货,接下来,可能还需要一笔融资,之后,「质造」就可以通过平台上的现金流进行正常运转了。36氪之前还报道过想要3年只卖一款毛巾的“最生活”,对标的也是无印良品,不过销售渠道主要还是传统电商平台。「质造」的出现,或许可以给国内制造品牌带来一些新的灵感,尤其是在一个新品牌如何用最低的成本,获取流量方面,或许「质造」在内容电商自媒体方面的一些经验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