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汽车人创业做眼镜,为什么他说这才是最需要定制的消费品?

36氪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十年汽车人创业做眼镜,为什么他说这才是最需要定制的消费品?

2014年年 底,时任东风日产北美营销负责人的杨嵩宣布阔别工作十年的汽车行业,投身互联网创业大潮。你可能对这个名字比较陌生,但他的离开确实在当时的汽车圈引起了一番热议。

1995 年复旦大学经济学毕业后,杨嵩先进入了快消业,在宝洁这样的外企工作过后,转入 TOBABY、SAMSARA 等民企。2005年5月 加盟东风日产,先后任职市场部部长和销售部部长,于 2010年 升任负责市场销售的中方一把手,期间,东风日产年销量从 2010年 的 66.09 万辆增长到 2013年 的 92.6 万辆。随后,他被日产总部直接调派日产北美,负责日产北美销售工作。

这样一个资深的汽车人跳出来创业,会去做什么呢?

答案是很多人都没猜到的 “眼镜”。

为什么选择从眼镜切入呢?

“因为世界上没有两双完全一样的眼睛,人和人眼球的差异巨大(近似度数、老花度数、散光度数、加上斜视等更多维度),同时人脸的差异也同样巨大,导致从镜片到镜架的每一个参数都截然不同。因此,眼镜,是最需要定制的消费品。任何一副眼镜都有必要成为基于个人数据分析的定制化产品。” 杨嵩说。

十年汽车人创业做眼镜,为什么他说这才是最需要定制的消费品?

在他看来,眼镜早已成为很多人的 “日用品”。而眼镜行业的轻度工业属性,能够让柔性化定制生产更易实现。“过去,我们一直说的 ‘以消费者为中心’,实质上仍然只是将产品基于某类群体的批量化制造,是属于 “我们” 的产品。互联网的优势在于降低了沟通成本,让消费者与厂家的直接连接变成可能,快速、小批量、定制化成为趋势,大家想要的是属于 “我” 的产品。”

基于这样的思考,杨嵩和 Vision Dynamics(美国光学动力顶尖光学技术公司),以及 IDOC(美国国学动力技术独立研发公司)合作,联手成立了 IDOC 中国,并推出品牌的首个产品——MO 定制光感眼镜。

因此,有别与一般的批量化生产,MO 的产品会基于个人数据进行个性化定制。当消费者进店配镜时,首先会由全息 3D 精测,对个人的 159 个眼球数据和 87 个面部数据进行采集,然后通过智能计算,匹配出相应的镜架参数,从而提供个人专属的定制眼镜。

如何理解工业 4.0+ 眼镜?

杨嵩介绍说,在此之前,大家对于工业 4.0 的践行一般集中于两种模式:一种以线下为主,着重于产业上游的工厂智能化建设;另一种以线上为核心,通过电子平台,实现用户和工厂的直线连接。

而 MO 想做的事情,是将产品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都数据化、智能化, 把 “智能终端”、” 智能工厂”、“智能生产” 三大工业 4.0 核心内容细化到全产业链中。

为此,团队先在北京、上海等地布局了一批线下订制 MO 眼镜的体验店,目前北京等地已经开业,通过线下体验店,MO 可以对用户的眼球、面部数据进行搜集,并上传到云端数据库,形成个性化的分析报告。之后,用户会拿到一本属于自己的《眼书》,目的是帮助大家清楚了解自己的眼睛状况,对眼疾进行筛查和提前预警。

十年汽车人创业做眼镜,为什么他说这才是最需要定制的消费品?

随后当用户按下 “订货确认 “时,MO 的 C2M 分析系统会立即获取 TA 的个性数据,并向工厂的智能制造车间直接发出一连串的定制生产指令,进行 3D 光感打印。同时,整个生产过程会被实时跟踪拍摄,然后推送到每个用户手中。

对眼睛的光感保护

除了产品可定制化以外,MO 品牌的另一特色其是对眼睛的光感保护。

据交管部门统计表明:55%的交通事故发生在夜间。而夜间行车中,各种光线隐患对眼睛造成的干扰,诸如 LED 车灯 “蓝光” 导致的视觉疲劳、行车眩光造成的眼部不适、以及低光照带来的辨认困难等,是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

杨嵩表示,基于这个场景,MO 推出了 “行车眩光镜” 系列。具体而言,就是仿照皮肤分泌黑色素抵御光线伤害等生物原理,在镜片中加入光感有机物,让镜片自身具备光线感应和过滤功能,实现对有害光线的有效过滤。因为高浓度黑色素镜片,可以降低眩光造成的眼睛快速疲劳,视物模糊,保障行车安全,防止视网膜病变等。

发布会当天,分众传媒创始人江南春作为投资人代表也来到了现场,他笑称和杨嵩聊了 45 分钟就决定投了。不过作为普通消费者,MO 产品的价格(2000-3000 元左右)还是会让我有些望而却步,如果定制的价格可以再亲民些,拥有一本自己的 “眼书” 倒是件挺酷的事情。

随意打赏

汽车行业创业汽车眼镜创业定制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