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宣布完成首轮融资,欲以智慧物流阻击京东
3月14日, 菜鸟网络 宣布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新的投资方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淡马锡控股公司 (Temasek)、马来西亚国库控股公司 (Khazanah)、春华资本等多家国内外著名投资机构。这是菜鸟网络自 2013年 成立以来的首轮对外融资,据 36 氪了解,本轮融资的金额在百亿级人民币。
菜鸟网络 CEO 童文红表示,作为未来中国商业基础设施的物流,将是平台化、数据化、社会化的物流服务,菜鸟将利用自己在这些领域的优势,帮助商家和物流伙伴解决他们物流中的问题,提升物流效率。
菜鸟网络本轮融资引入的战略投资者包括多家国际知名主权财富投资基金和知名私募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表示,选择菜鸟网络是因为看好物流行业的前景和机遇,数据驱动和开放协同是物流行业的必然趋势。双方表示将致力于推动大数据物流网络的深入搭建和利用,以及更多数据化产品的打造,也包括进一步为菜鸟网络的合作伙伴打通各种物流链路上的痛点,提高物流服务品质。
官方称,目前中国每天的快递包裹有 70%都运行在菜鸟的信息系统中,其已在 7 个城市实现了当日达、90 个城市实现次日达、体系内共有 128 个仓库,这对于以自建物流为核心的京东而言不容小觑(目前京东共有 213 个仓库, 超过 85%的自营订单实现当日和次日达 )。事实上,已经有一些京东第三方商家在使用菜鸟的仓配服务。
结合阿里 CEO 张勇对于 今年主要抓全球化、农村和一线城市 的战略,菜鸟也将着力加强农村、一线城市的仓配网络建设和跨境物流。至于融资具体用途,想必除了建设仓库之外,菜鸟也将在信息系统研发上投入资金,而据 36 氪了解,菜鸟为了培育农村物流体系会对落地配公司进行补贴。
同时首轮融资拿到如此数额,也是对外传达出一个 “占山为王” 的信号,并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吸引更多的商家进入菜鸟体系,帮助构建网络。此外,近日曾有国内投资机构向 36 氪表示 “希望赶在本轮 close 前追加投资,但额度非常紧张”。菜鸟此次更偏向于引入海外资本,也许是希望释放一个全球化的信号。
作为 阿里巴巴 集团中与淘宝电商系、蚂蚁金服并重的三大战略之一,菜鸟网络的战略是 “打造像水电煤一样的智能物流网络”,背后的核心是大数据运算下的商业应用,仓储、干线运输、落地配资源,以及在此基础上运营的统一的服务标准、信息系统。通过打通跨境、快递、仓配、农村、末端配送五个链条的信息流、物流,形成智能网络。
除了 2B 业务外,该公司也在今年1月 推出了 面向消费者的 APP 菜鸟裹裹 ,试图成为连接快递员与 C 端用户的入口。
根据菜鸟官方提供的数据,菜鸟网络通过接入快递公司、仓配服务商、 日日 顺 、 苏宁 物流、落地配公司等,已经实现全中国超过 70%的快递包裹、数千家国内外物流、仓储公司以及 170 万物流及配送人员都在菜鸟数据平台上运转。具体而言:
- 平台伙伴共拥有约 18 万个物流快递网点(超过 50%可实时监控);
- 接入菜鸟体系的共有 128 个仓库,其中菜鸟自建的仓库皆为 10 万㎡以上;接入落地配公司超过 20 家;
- 共有 4 万菜鸟驿站,其中校园站点超过 1400 个,覆盖全国 60%高校;
- 利用邮政网络,菜鸟网络已经可以覆盖全国 2800 个区县,可实现 50 万个村子送货进村,其自建农村仓配网络已经有数百个,1.6 万个村子送货入村。未来还将建设 1000 个县级运营中心,10 万个村级服务站;
- 截至 2016年3月,菜鸟网络与合作伙伴们已在上海、杭州、宁波、广州、重庆等地储备超过 30 万平米库容的保税仓,全球范围总共租用 40 多个海外仓;
除上文提到的当日达、次日达服务外,在菜鸟自建的农村物流仓配体系中,包裹到县城后当日送达用户的比例超过一半,基本都能实现次日达。该公司目前已有 1200 余名员工,以技术研发、产品经理为主,同时每个仓库会有 1-3 名运营管理人员。
阿里巴巴集团未来十年重点在于 全球化、农村、大数据和云计算 ,以数据和协同平台为核心的菜鸟在这四大战略中都发挥作用。前面提到,全中国超过 70%的快递包裹都在菜鸟数据平台上运转,这个数据体量的应用价值还有很大想象空间。
如果你想更深入的了解菜鸟网络,请阅读 36 氪对其解读文章—— 《阿里菜鸟百亿级融资即将敲定,你真的了解它吗?》
原创文章,作者:杜暮雨,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4464.html
“看完这篇还不够?如果你也在创业,并且希望自己的项目被报道,请 戳这里 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