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 VR 元年 | 匿名投资人解析创业机会

36氪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三问 VR 元年 | 匿名投资人解析创业机会

编者按:本文作者有饭吃,36 氪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辛饭党”(微信号:xinfantang)。

2015 一开年,国内行业媒体的标题就被 “国内企业服务元年”、“中国 to B 开启万亿级市场” 两个短句包揽,但市场的发展似乎并不如媒体喊的这么响亮。根据我和几个业内朋友的主观判断,2015 上半年企业服务创业公司的死亡率超过 60%,有些公司甚至没能撑过媒体成稿的周期。风波过后,缺乏兴奋点的创投市场,开始将 “元年” 和 “万亿级市场” 这两个标签贴到 VR 身上 —— 彼时,Oculus Rift CV1 甚至还没公布售价。

历经共享经济、兴趣社区、O2O、标准服务 SaaS,再到大数据应用等行业市场,原本占据 C 端用户入口的 BAT 等巨头学习速度正在加快,依托内部的技术和人才积累,每个新领域留给创业团队的窗口期都在变小。新美大合并后,阿里迅速转向扶持自主控制力最强的口碑;兴趣和话题社区爆发增长之后,腾讯果断通过搜狗入主正在内测 Groups 的知乎;腾讯 Bugly、优测和阿里钉钉、DTPAI 等产品,都说明大公司正在加速内部成熟产品的开放和平台化 …… 当创投这种资本游戏经过数轮,大公司的玩法愈显成熟。

VR 和 AR 领域亦如是,迅雷(传闻还有顺为)投资大朋,阿里投资 Magic Leap,乐视先后与 Pico 和灵镜传出投资意向,360 手机与暴风魔镜搭配出售,小米成立 VR 实验室作为 2016 战略重点 …… 更不用提行业内足迹遍布的腾讯产业基金。

关于 VR 领域创业,有太多不确定。先不论媒体眼中的 “元年” 是否成立,2016 摆在创业公司面前的会是蓝海还是红海,尚未可知。 关于这些疑问,辛饭堂采访了某投资基金投资人,该基金曾在国际范围内参与 VR/AR 行业多家公司早期投资,于亚洲多处设有分点,可惜因为 PR 要求我们无法写出具体机构和投资人的本名,暂称投资人为 William 吧。

直到最近,William 才开始接触国内的硬件项目,2015 年不偏重终端设备的原因有二: 一是从 Oculus Rift 和 HTC vive 各两个开发者预览版来看,目前消费者能承受的价格区间内很难有满足广泛需求的硬件出现,无论是头显本身的显示效果,还是外部定位辅助设备的局限和价格,而短期内中国创业团队超越这些标杆公司的可能性并不高;二来,无论是依托 PC 生态的 PC VR,还是以前期市场教育为主的 Mobile VR (Gear VR 一类的手机盒子)都尚未形成行业标准,这些标准的形成往往需要终端大厂、供应链和开发者社区、内容供应商之间的无缝配合才能最终完善,前期贸然尝试对于一个风格较为谨慎的基金而言并不明智。

随着 Oculus Rift CV1 和 HTC vive 消费者版发售的临近,GearVR 也跟着 Galaxy 系列手机迎来第三代,歌尔声学和中科创达新老两代方案厂在行业内的地位逐渐确立,这是终端设备走向标准化的第一步。另一方面,杜比和森海塞尔已经快速和传统影视制作及发行公司展开合作,提供 VR 需要的三维音效设备和技术支持。“视”“听” 的障碍被逐渐扫平,硬件层面上,剩下的就只有让 VR 真正融入现实世界的追踪和定位技术了。

目前 VR 追踪与定位技术领域存在两个方向 ,一是类似 The VOiD 和诺依藤 Project Alice 的动作追踪 + 光学捕捉,用户需要在身上穿戴动作捕捉传感器,配合场地内外置的光学追踪摄像头,诺依藤 Project Alice 选用的是 OptiTrack,单个摄像头售价在 3000 美元左右,同一领域类似的方案还有 Vicon。The VOiD 和国内类似的 G-wearable 需要用户游戏时背负一台 PC 主机,作为游戏运行和载体和传感器、多人联动等数据吞吐的算力源。

第二个方向是前 Google X 创始人、现 Udecity CEO Sebastian Thrun 引领的 SLAM 方案。SLAM 是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的缩写,通过视觉、雷达、IMU 等多种传感器信息融合数据得出智能设备所处的环境和行进轨迹。关于这一技术我们会在后续发出专门的介绍文章,此处暂按不表。根据需求和场景的不同,需要 SLAM 的设备可以选用单目、双目、普通 IP、深度摄像头,甚至激光雷达作为环境信息输入设备,再通过结合不同算法实现室内定位和导航。不同于动补方案,SLAM 算法的技术门槛很高,对团队要求苛刻,也没有现成的第三方厂商支持,优点在于可以针对不同场景和需求调整硬件配置。如果仅需要简单室内外导航,甚至用一个廉价的低分辨率摄像头就能实现。Google Project Tango 和微软 HoloLens 在内测期间都选择知名上市公司 Trimble 作为合作伙伴,这家公司在 BIM、三维建模和 GPS 定位领域位居龙头,然而室内场景下也选择 SLAM 作为定位及导航方案。近期有传闻称鸿海集团在台湾投有一家能实现 GPS 室内穿透的技术公司,但是否能规避政策和法规风险,仍须实际检验。

追踪和定位是 William 眼中 VR/AR “硬领域” 存在的机会,“软环境” 中,点则落在渠道和媒介上。

如果看懂 William 在硬件领域的思路,就不难理解他在内容环节的取舍。借用 36Kr VR 作者 Yuri 跟我说过的话, VR 是一次产业升级,而不是一次品类革新 。在这种情况下,VR CP 面临的问题,就与手游早期发展一样。中小厂商受制于运营、推广和渠道能力很难引领新设备和平台的增长,而当这其中一部分幸运儿踏平坑洼留存下来后,把握大众 IP 和入口的大厂就能快速复制其模式占领这个市场,影视同理。渠道则不同,早期切入市场形成认知度和影响力的玩家存在一定先发优势,当 VR 真正被用户广泛接受后,大公司可能选择收购快速获取行业优势,最差的情况也能是自成一派,和流量大户分而食之。

另一个类似的机会在于数据平台。同样以手游为例,触控科技在 iPhone 初兴时便洞察到新手游市场的机会,快速收编独立开发者打造 cocos 开发工具和社区,再以 “捕鱼达人” 和 “我叫 MT” 系列打响品牌,通过数据服务和代运营作为主要盈利模式,成为移动游戏开发生态里重要的一环。两周前,触控科技联合 Oculus 和 Intel 发布的 VR 战略,想必也想复制手游平台的成功。

时间有限,我和 William 的对话内容被较粗略地分为这两个部分。作为刚起步的 VR/AR 方向自媒体,我们希望在精选国外内容和自主评论 / 测评之外,融入一些国内业界朋友的声音和观察。 这一篇是《三问 VR 元年》系列的开篇,接下来会有专业媒体和已经在领域内获得成绩的实干家采访加入,也希望抛砖引玉,让我们得以与更多行业内的朋友交流。

本文来自读者投稿,不代表 36氪 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2930.html

“看完这篇还不够?如果你也在创业,并且希望自己的项目被报道,请 戳这里 告诉我们!”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