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比 Uber 更创新的 Sidecar 倒闭了 我们从其中能学到什么?

36氪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2015年 的末尾,一家名叫 Sidecar 的共享乘车初创企业倒下了,它的 CEO Sunil Paul 在 个人博客 中宣布,软件将从 2015年12月31日 停止服务,公司将转为开发其他产品。

几天前我们还发表了 另一篇文章 ,里面提到了 Sidecar 的死亡正是硅谷当中 “赢家通吃” 现象的一个缩影,当然,这个赢家并不是 Sidecar,而是融资规模已经达到 625 亿美元的 Uber,以及在去年年 底刚刚达成 10 亿美元融资的 Lyft 。与前两者相比,融资总金额只有 3500 万美元的 Sidecar 更像是一个注定成为牺牲品的炮灰。

Sunil Paul 将公司失败归咎至融资规模的滞缓上,而商业模式上的决策失误也许是 Sidecar 失败的另一个原因。其实诞生于 2011年 的 Sidecar 要比 Uber 更早在移动出行中有所建树,要知道,最早的共享出行理念是由 Sidecar 提出,而 Uber 一开始提倡的是车队功能。

和 Uber 、Lyft 等软件不同的是,Sidecar 允许司机自行定制价格,并鼓励司机在提供乘车服务时同时供应瓶装水、餐巾纸等服务,而之后包括个性化的定价技术、拼车服务中的目的地过滤机制,Sidecar 都比 Uber、Lyft 更早在软件中应用,这些也都成为了美国交通出行模式上的创新之举。

曾经比 Uber 更创新的 Sidecar 倒闭了,我们从其中能学到什么?

可技术上的突破还是无法让这家公司与竞争者们的烧钱行动中支撑太久,融资规模上的困境迫让 Sidecar 无法在用户数量上有所突破,随着越来越多的乘客和车主转投 Uber 和 Lyft,Sidecar 逐渐弱化了接送客服务,转而在快递和送货市场发力,成为了一家企业对企业的服务商,并与 7-11、大麻送货公司 Meadow 等合作,但依旧没有形成较高的行业壁垒。

移动出行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对 Sidecar 的退市均表示惋惜。“Sidecar 提出了很多炫酷的技术,这些技术在多年以后依旧在 Uber 和 Lyft 中进行测试。” 知名博主 Harry Campbell 表示。可另一方面,对技术研发投入的资金过多,也导致 Sidecar 在融资过程中被束缚住了手脚,它的竞争者 Uber 和 Lyft 一方面将大笔资金投入到市场营销活动中,一方面在创新功能的开发上对 Sidecar 亦步亦趋。

这对 Sidecar 来说颇有些残忍,可资本市场与消费者的选择就是这样,某一个细分领域里,最后成长为寡头的只会是那么一两家公司,它们如同滚雪球那样得以吸引到更多的融资,再提供更高的补贴争夺用户,把模仿者排挤在外。事实上,在 Sidecar 倒下之前,已经有 RidePal 和 Leap Transit 之类的同类产品已经被市场淘汰了,不过能让 Sidecar 的拥趸略感欣慰的是,其创始人表示这家公司不会消失,他们在声明中共同表示 “2016年 我们将迎来一次新的探险。”

原创文章,作者:苏建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1826.html

“看完这篇还不够?如果你也在创业,并且希望自己的项目被报道,请 戳这里 告诉我们!”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