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说不在美国开展零售业务,所以投资了准备颠覆Amazon的Jet?
福布斯消息 称,阿里已经悄悄参与了刚开始试运营的 美国会员制电商网站Jet 的B轮融资。
说起Jet,它跟58同城一样,是一个神奇的网站。首先是Jet亮眼的资本表现。 还未上线已获得Bain Capital领投1.4亿美元B轮融资 ,目前为止共获2.2亿美元融资。面对消费者及同行,Jet是以颠覆者的姿态出现的,主打全网最低,直接叫板Amazon。在模式上像是Amazon与Costco(美国最大的连锁会员制仓储量贩店,每年收取55美元的会员费)的合体,会员制全品类的低价电商。
Jet官网现在显示的slogan是“The shopping club made brilliant.”。具体怎么让消费者玩转智能化购物,Jet推出了三大功能:
首先是 会员制 。90天的免费试用期后,必须支付50美元一年的会员费才能继续在Jet上购物。作为会员的回报,Jet称其网站价格最终会比其他任何电商便宜10%—15%,消费者每年在Jet上节省的开支会在150美元左右。Jet称其盈利主要来源于会员费而不是每笔交易的抽佣。
其次是 动态定价系统 。简单说,在选择组合商品购买、选择灵活物流配送以及支付方式方面,Jet都会给消费者优惠价格。(具体参见)而这些优惠是基于Jet并非像亚马逊那样大规模建仓储,所有零售商都会成为它的库存分站,而Jet从零售商端的提成将返还给用户,以保证网站商品低价。
最后,为了让Jet的触角伸到更多地方,Jet推出了 更轻的合作方式“Jet Anywhere” :用户在其他电商网站购物,可以获得相当于消费金额20%-30%的 JetCash ,而JetCash 当然是用来在Jet上买东西的。
而从阿里方面看,一方面阿里在北美地区的投资中电商占了大头,另外据36氪了解,阿里在北美市场投资基本遵循两个原则:该公司能在中国市场迅速展开业务;阿里不会在北美直接获取大量零售客户。反观Jet,一家为狙击Amazon而生的电商,有足够大的野心又是平台模式,阿里通过投资Jet能迅速接触大量美国本土零售商,不管是从格局还是从资源互换角度来说,都是明智的选择。
另外,阿里上市之后,在国际化方面走的很快,已经让Amazon倍感压力。一方面是 不断引进国外品牌、零售商并加速供应链的国际化 。比如去年11月入驻天猫国际的Costco,以及 马省长欧洲游之后签订的备忘录、“马可波罗计划” ;另一方面,将物流、 支付这样的基础设施不断向外铺设 ,为国外商品进入中国市场铺路架桥。在中国市场消费进一步升级的大背景下,阿里在通过阿里旗下B2B平台Alibaba.com把中国商品卖到国际市场的同时,也在输送中国市场的消费能力。
在支付方面,阿里巴巴和支付宝为美国企业专门定制了支付解决方案ePass。有消息称,阿里已与百货公司Neiman、Saks、Macy's Inc 及其旗下Bloomingdale百货连锁店、Ann Taylor、时尚精品网站Gilt,以及服饰品牌Aeropostale等签订试行协议,负责处理付款和物流环节。
去年6月上线的11 Main代表了一个新方向,虽然在美国消费者中评价一般。11 Main目前只对受邀参与beta测试的人开放,它剥离自阿里巴巴于2010年收购的在线零售管理公司的Auctiva和的Vendio,提供一个相对低价、以利基市场为本的平台,供本地企业挂售那些原本会埋没在Amazon和eBay数以百万计的产品中的特别商品。
一方面是阿里的主动出击,另一方面是国外零售商在中国纷纷折戟。2012年,家得宝(Home Depot Inc)决定关闭在中国的所有七家门店。去年12月,百思买BestBuy表示将出售其陷入困境的中国业务。而在美国约等于“电商”一词的 Amazon在中国也一直做的不温不火 ,已经向天猫交出了“直采”业务,直接进驻天猫店。
不过话说回来,Jet虽然来势汹汹,但全新的商业模式毕竟还没经过市场验证。阿里跟Jet到底能起多大化学反应,不好说。
熟悉阿里巴巴投资战略的人(比如Liberty Media前高管Michael Zeisser)则表示,投资美国公司可以直接了解硅谷的动向,另外也可以与美国初创公司建立合作,比如阿里与其投资的ShopRunner合作,向中国消费者直接出售美国品牌商品。
Jet.com目前估值约为6亿美元,野心是在2015年底前获得100万付费用户,在5年里获得1500万用户,在2020年前实现200亿美元的年交易量。目前,网站为试运营提供了大约500万件商品,公司计划在6月中旬正式发布时,让网站上的商品总数增加到1000万件。
原创文章,作者:弓长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