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裸眼3D技术推出手机,从幕后转到台前的超多维能否获得认可?

36氪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借助裸眼3D技术推出手机,从幕后转到台前的超多维能否获得认可?

超多维近日在北京召开了发布会,会前36Kr对超多维的CEO徐培桢进行了专访,说实话,拿到资料后笔者是有点诧异的,因为超多维这次选择发布的重点产品是一部手机,而这家公司之前主要的业务为面向B端的裸眼3D解决方案,一直以来算是一个幕后角色。

超多维2004年成立,在过去的十二年中一直在研究裸眼3D相关技术,针对裸眼3D的跟踪技术布局了数目不少的专利,到目前为止专利布局在全世界已经达到了600多项,82%以上都是发明专利。之前的超多维通过技术和专利授权的形式帮助许多企业实现了产品的裸眼3D,这本是可以稳赚的业务,为什么超多维想从B2B转向B2C,并且首先就进入到生产流程复杂,竞争一片红海的智能手机行业呢?

促使超多维转型的一个原因在于技术的研发与普及之间的差距。之前的B2B模式将技术授权给其他消费电子生产厂商,对于这些厂商而言,裸眼3D更多的是一个噱头,吸引用户购买的卖点,远远达不到超多维所希望的形成生态圈,促进技术普及的要求,因此超多维决定进入消费者市场,推出消费产品。

而至于为什么选择手机产品切入,徐培桢表示首先手机是个刚需产品,手机发展速度非常快速,从3G4G,手机已经成为用户的必备产品,也成为娱乐中心。如今花费在手机上的时间非常多,娱乐、社交、视频,比在其他设备上花的时间都更多,这是契机点之一。

其次是3D电影的普及,好莱坞每年会拍摄40部左右的3D电影,但是国外很多新兴的市场对3D电影院的布局没有中国美国这样成熟,甚至很多新兴市场的用户没有看过3D电影,因此对于这些用户裸眼3D手机的方式是最容易实现的方式。

第三是VR的崛起,徐培桢认为VR与3D是互补关系,VR提供的是全沉浸式的效果,而3D是半沉浸式的效果,两者互相补充,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上文也提到之前也有厂商生产裸眼3D的消费者产品,但是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卖点,消费者买到之后在内容方面并没有太多选择,尝鲜之后基本就没有了下文,因此超多维推出了超多VR内容平台,提供裸眼3D与VR内容。之前与梦工厂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拿到了梦工厂的3D电影授权,同时目前平台上也有了超过300个的3D和VR游戏,另外也会每周做出更新,把更新的内容整合进内容平台。

虽然目前面向VR的游戏较少,但是徐培桢表示从去年开始我们看到VR在全球崛起,今年过了差不多15个月的时间,估计明年会有更多更丰富的内容出现。

36氪在这方面的还有如下几篇报道:

内容创业者该做什么内容?财经?科技?娱乐?这份报告给出答案提示

超多维推出SuperD D1智能手机,主打裸眼3D和VR

京东展示VR购物应用demo,仍处于“等风来”阶段

直播PGC 内容爆发的前夕,VG 娱乐撬动平台给其内容做定制化产品,能否提前卡位?

东南亚旅游 B2B 平台 TAcentre.com 宣布入华,发布中文品牌“汇订网”

锤子VR负责人罗子雄 :VR行业标准很可能会在2019年出现

从一家B2B公司转为B2C公司,主要的问题在于以往销售逻辑要发生相应的变化,C端用户相比B端更为复杂,同时对于销售而言也更分散,这意味着超多维要组建销售团队,同时开辟销售渠道,初期超多维将与京东展开合作,专注于线上,另外自己的官网也会承担一部分销售任务。

作为专注研究裸眼3D相关技术的公司,超多维想要把这项技术推广出去,而之前专利授权的方式在整个裸眼3D技术上的传播和产业布局上还是影响有限,因此超多维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自主研发的技术传播出去,包括硬件和内容生态的建设。

目前在手机市场,裸眼3D手机几乎没有,去年PPTV众筹过一款裸眼3D手机,但后来就没了动静,这次作为技术拥有者的超多维推出了SuperD D1,同时也加入了VR的元素,在内容上也做出了布局,从硬件到内容都做出了支持。

对于销量,超多维方面表示这样一个新的产品,加上自己的品牌一直在B端,所以对销量没有很大的预期,甚至做好了亏钱的打算,可以说这是一款试水的产品,更重要的目的在于教育市场。

借助裸眼3D技术推出手机,从幕后转到台前的超多维能否获得认可?

下载36氪APP,获得更好阅读体验

随意打赏

pptv裸眼3d手机裸眼3d电视裸眼3d手机裸眼3d台前幕后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