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宣布开放配送平台,对接第三方团队和众包物流

36氪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随着 O2O 电商领域的角逐日渐走向白热化,和当年的打车软件市场一样,越来越多的巨头加入了风口上的最后三公里物流大战。除了 京东 旗下 O2O 子公司 “ 京东到家 ” 5月 初上线了自己的众包物流业务外,“ 百度外卖 ” 也在悄然筹划类似的物流计划,不过 “ 饿了么 ” 的野心看来不止于此,今天下午,CEO 张旭豪在发布会现场宣布:峰鸟系统开始正式对接第三方团队和众包物流,也就是说,未来,不止是送外卖,更多本地生活的配送也将依托于这个物流平台(比如与 “京东到家” 等伙伴合作)。

饿了么在 5月 的  “棉袄比基尼自白会” 上曾透露,他们在 4月 份已经上线了自行研发的 “蜂鸟” 配送系统。据称,上线一周,平台上即有 10 万订单量,有 1 万多配送员使用,当时饿了么表示,未来两三个月有能力做到 10 万配送员规模(包括众包)。

6月1日, 蜂鸟系统正式上线 。饿了么宣布,一周的时间内,使用蜂鸟的日配送量已突破 50 万单,占总日均订单量的 25%,使用该系统的配送员已达 10 万人。此前 2 个月,蜂鸟系统在全国 6 个试点城市试运营。

蜂鸟最重要的功能还是实现了订单的信息化,从而提升用户体验。从前,用户下单后无法了解订单状态,可能濒临饿晕状态也不知道自己的饭身处何方。蜂鸟则可以定位每份餐品,用户可实时追踪订单配送。

另外,配送员此前是手动整理的订单,蜂鸟 App 则可以帮助配送员自动获取任务订单(配送员可以自行选择接取订单,餐厅也可派发),订单可移动化管理。在接触用户方面,蜂鸟可通过免费系统语音电话一键通知目标位置的多个用户。

团队表示,即时配送的特点有三个:离散性、突发性、社会化库存,关键是流量、运力和调度系统,张旭豪认为,饿了么的优势在于:第一,流量优势,形成流量汇聚,不仅能服务到饿了么的平台用户,还有其他平台,如京东;第二,运力调度,调动各个时间段的运力。

据饿了么联合创始人兼 COO 康嘉介绍,“我们当年在送外卖的时候,就下定决心,要彻底解决好送外卖这件事情,我觉得现在是时候了。” 那么,饿了么定义的 “即时配送” 和传统的物流到底有什么不同?主要从四点来看:时效严苛、品相保证、温度控制和当面交接。可以这么说,即时配送是传统物流发展的更高阶段。因为,即时配送更加考验流量、调度系统和运力。

张旭豪还列举了一个数字,2014年 传统物流日单量是 5000 万单。未来的五年后,会有更多的人选择在家享用美食,因此,到家服务里的餐饮预计能够达到 3000 万单一天,其他长尾领域加起来差不多 2000 万单,也就是当前传统物流这块的体量,可见,即时配送的市场无疑是块非常大的蛋糕,做平台的想象力也更具吸引力。

据饿了么称,其已覆盖 260 多个城市,日订单峰值超过 200 万单,每个月订单增速在 30%以上,用户数 4000 万,员工数达 10000 人。

更新中...

原创文章,作者:人人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