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资本创始人张野:投资人和创业者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36氪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青山资本创始人张野:投资人和创业者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编者按:本文为投稿,作者张野,青山资本创始人。案例:嗨购、花点时间、Fiil 耳机、无界空间、悟空保等。项目投递:BP@hwazing.com。

进入到 2016年,青山资本陆续投了一些天使轮的项目,主要集中在泛娱乐 +,以及消费升级领域。这两大领域,也是青山资本今年的投资重点。

由于要做的投后事情很多,投资经理也有对项目的反馈,我最近在思考一个看起来是老生常谈的问题: 投资人创业者之间,到底应该是怎样一种关系?

过往这个话题有很多人谈过,但读下来总有表面和谐,实质依旧是 “甲乙方” 的感觉。事易时移,如今的创业难度、创业者和投资人群体构成,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创与投的关系,早就应该换一个角度看了!

古犹太哲人莱维说过一句话:"如果你想帮助一个人脱离淤泥,不要以为站在顶端,伸出援助之手就够了。你应该善始善终,亲身到淤泥里去,然后用一双有力的手抓住他,这样,你和他都将重新从淤泥中获得了新生。"

对于创业者而言,早期投资人绝非站在顶端指指点点就够了,有时候,你隔空的无效指点,创业者还不得不腾出时间来 “聆听 “,对创业者来说,那真是相当痛苦的体验。那么,最爽的创和投的关系是怎样的?我有四招: 投人不疑、并驾齐驱、减少噪音、长期投资。

第一招:【投人不疑】

一旦决定了投资,就要对这个创业者深信不疑。

口头说相信一个人容易,但做到心里真正相信很难。在我看来,投资人的内心要非常坚定。一经投出,绝不生疑,坚信 TA 就是这个品类里最后的赢家。

这就像结婚恋爱。结婚之前的两人,多半处在恋爱的甜蜜期里,我们会多看到对方的好,很容易忽略对方的缺点。早期投资在投资之前,我们会看到这个创始人的潜力,看到这个创始人诸如聪明、韧性或者执着之类的闪光点。

而投资之后,一旦项目进入推进流程,也可能会发现这个创业者的有些 Sense 可能不够,投资人在一旁看着,感觉不对的时候会替创业干着急,甚至会出现对创业者本身能力的怀疑。而这样的怀疑,恰恰可能会是一些矛盾的开始。

要想投人不疑,我们必须要意识到一个现实:所有的早期创业项目都是千疮百孔的。说不投一个项目,可以列出一万个理由,但是一旦决定了投资,就要对这个创业者深信不疑。过去数万年的人类发展史,都是因为简单相信和相互认知,才使得陌生人变的熟悉,发生有效合作。如果投资人跟创业者才沟通三个回合,就丧失了信心,开始寻找替代方案,这样的项目,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好的。

第二招:【并驾齐驱】

不要站在远处指手画脚,而是站在创业者的角度合伙创业

伴随着一个投资项目的 close 之后,投资人和创业者的关系或多或少地会变得微妙。作为项目的掌舵人,创业者有自己的切口和推进节奏,但投资人也有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所以,过往很多投资人都在讲 “只帮忙,不添乱”,然而,话好讲,事难做。“只帮忙,不添乱” 的尺度该如何把控?这是很多投资人,尤其是年轻的投资经理非常头疼的问题。做到这一点非常难,很多投资人的意见多半在创业者的眼里,就变成投资人指手画脚,干涉项目的进度。

如何避免这种尴尬的情况的发生?

我的建议是,在项目投资后,投资经理可以把自己的角度稍微调整下,把自己想象成创业公司的一员,甚至是想象成自己一个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和创业者一起,想象这时候应该做些什么,甚至和他一起办公,一起外出跑跑现场。当投资人自己有切实的感受,接地气之后,未来提的意见和建议会更中肯,给到的资源才能真正雪中送炭。

所以,投资人应该是创业者的联合创始人,一定不是甲方。

第三招:【减少噪音】

在创业者的信息采集系统里,投资人的声音是比较重要的一种声音。不管投资人说了什么,创业者都会试图听到并且反馈。因此,为了防止出现不必要的信息干扰,投资人的信息输出就要尽量简练、完整、重要和有效。投资人尽量减少无效的信息输出,对于行业内的 “八卦 “、” 趣事 “” 知识 “” 方法论 “等尽量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后再传达给创业者,尊重创业者自己的节奏,不要在过程中时不时的打乱、点评、指摘。消除这种噪音,可以让创业者更专注的俯身在自己的事情上。

第四招:【长期投资】

长期投资,真正把创业者当做心灵上的 family member。

很多投资机构都喜欢将自己的投后公司组群,冠以 XX 兄弟会,XX 帮,XX 派的名字,我们也不例外,我们 “青山家” 的活动也在组织中。为什么叫 “家”?我想了很久。因为,投资和创业的关系,有时候得像你跟自己的家人。说不抛弃不放弃也好,休戚与共也好,感同身受也好,如果投资跟创业的感觉,能找到跟家庭成员之间的那种感情和状态,这个关系基本就成功了。

一般来讲,被投资人选定的创业者无论是他个人还是所做的项目都有很大潜力,即使是创业者是草根状态起步,一无所有起步,只要能找到这种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关系,所谓 “相识于微时”。一路创业,一路成长,即使一个项目失败了,但是只要这个创业者还有创业的心和韧劲,总有一天会有所成就。

过去几年涌现出来的很多独角兽企业,都是创业者几经探索后发力的明星项目,如果仔细观察后发现,都有早期投资者不离不弃的身影。反过来,对投资人最可怕的是,之前一路投资,但最后唯一做成的事情你没投。

以上四招,是我们在做早期投资的过程中逐渐积累下来的方法,希望可以跟各位创业者、投资人再探讨。

本文来自读者投稿,不代表 36氪 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5231.html

“看完这篇还不够?如果你也在创业,并且希望自己的项目被报道,请 戳这里 告诉我们!”

本文被转载6次

首发媒体 36氪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