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皮移动”:从餐饮大数据入手,为B端商家提供自动化营销工具
一个行业越不标准,离互联网似乎就越远。像餐饮这样非标准化行业该如何利用大数据提高生产效率和顾客满意度?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做到以最轻量级的模式来获取数据?“果皮移动” 旗下的产品 “ 果皮卡 ” 通过餐饮数据挖掘,帮助商户给回头客精准推送各类优惠券,提高顾客的消费频次和客单价。“果皮卡” 本身是基于餐饮、零售结账小票打印二维码的方式,实现积分、储值、支付和自动化营销的互联网营销系统。通过带二维码的结账小票,顾客主动扫码,完成积分、支付和储值功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顾客数据并做 SaaS 优化。
创始人冯杰介绍,“果皮卡” 主要为线下餐饮商户做消费顾客的积分、储值消费和客户关系管理(CRM),以此数据为基础,根据算法模型,再为餐饮商户做具有针对性的交叉营销推送,比如 2 公里范围内的电影院、美甲店等生活服务类商户。
而在支付这一环节,“果皮卡” 以微信支付和信用卡为主,并支持多家银行和主流第三方支付系统;统计时根据顾客兑换券的领取和发放为主,基于 LBS 地理位置信息做顾客使用行为分析。为了更精准地做数据匹配,冯杰提到整个公司成本花费最大的就是数据建模。
餐饮商户使用 “果皮卡” 后顾客转化率提升了多少?冯杰回答,顾客扫码率大约在 25%~35%之间,储值转化率高达 15%。“果皮卡” 数据量大的原因是因为选择了更轻便的方式切入商户。顾客不需要下载 APP,也不需要关注公众号,只需要扫码即可完成积分、储值和支付。
其他公司是怎么切入细分市场的大数据服务呢?冯杰认为有些是从收银系统、叫号等位或 WI-FI 等做切入,相对来说上海的知而行在大型零售数据采集分析中做到比较好,因为零售的 SKU 很多,而且标准化。然而中国的餐饮完全不一样,做餐厅 CRM 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挑战在于餐饮是典型的高频低消行业,商户商圈多,顾客选择多,忠诚度不高,顾客流转快。比如统计数据显示 30%的顾客贡献了店内 70%的收入,而社区商圈附近的餐饮商户,这个比例会更高。
因此,“果皮移动” 的着眼点在于为餐饮商户解决:什么时候针对什么样的顾客做什么形式的促销行为,可以带来最佳的营销效果。平衡忠实顾客和增量顾客以获取最大化收益。餐饮商户每周可以收到微信服务号发来的可视化数据报表。“果皮移动” 后台系统每天自动生成 “傻瓜式” 的统计报表,让商户老板能直观地看到效果。报表形式主要包含趋势图、环比、对比等数据,比如上午 12 点之前的收入相较于过去几天有哪些变化等。
如同超市数据采集也分为连锁超市和零散小超市,冯杰将餐饮店分为几种类型:初创型的单体门店,一般开设地点是比较偏僻的地方,考虑更多的是生存问题;其次,如田子坊、南锣鼓巷等商圈内的区域性 2-10 家连锁门店,这类连锁餐厅考虑的是如何扩张开店,并且更好的维护好区域性回头客;小南国、新辣道等多数开在 Shopping Mall 里的全国性连锁餐饮集团,其对数据要求更为看重,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提升品牌,让会员提高消费频次和客单价。
“果皮移动” 目前的主要客户是初创型门店,依靠自动化营销工具,平均 2-3 个月就能帮一家门店积累 2000-3000 会员,冯杰谈到,初创型餐饮商户的数据营销效果较好,通过技术手段提升空间也最明显。“目前我们有三十多万注册顾客,商户 200 多家。帮助商户平均提升营业额 5%-15%。会员积分量比微信会员采集量多 20 倍。原本的会员卡需要服务员充当销售人员,现在通过小票的二维码,大大节省了人力营销成本”。
“果皮移动” 团队创建于 2013年 初,早期地推餐饮商户用了 3-5 个月时间。研发时间 9 个多月,产品 2013年 底正式上线。技术总监李强毕业于加拿大约克大学计算机专业,参与多个开源社区技术的创建。“果皮移动” 的公司数据在亚马逊和阿里云等多地备份,而数据建模主要依靠自有技术团队完成,现已申请两项数据算法专利。
原创文章,作者:叶妙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0338.html
“看完这篇还不够?如果你也在创业,并且希望自己的项目被报道,请 戳这里 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