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航运电商资源整合、交易深度限制,58货运认为单点突破并不可取
航运电商不好做。硅谷的Flexport依靠完善的SaaS、资源整合和获取中小客户能力做成新型互联网货代,拿到了B轮6500万美元融资,但中国玩家如奥林科技、运去哪、九爪鱼、海管家等普遍还卡在天使、A轮,困难不少。
交易流程长且场景复杂(光订舱就涉及十种不同场景)、重线下服务的特性,使得互联网产品能做的改变有限。航运电商如果只是帮货代扩展订单的渠道,很容易做成黄页模式,没有话语权、难以盈利;如果向Flexport一样直接切入货主,面临的是如何打破货主与货代的熟人链条,以及如何完成大批量交易复制的问题。这两者间的界限在诸多尝试之中也变得越来越模糊。
36氪最近和成立于2015年7月的“58货运”聊了聊,创始人朱正滢认为,航运电商并不符合单点突破、全线开花的逻辑 ,在于没有单一环节能成为撬动交易的长杠杆,所以只能逐一将模块补齐。
该公司最初针对货代行业信息化薄弱的痛点,将一套ERP送给400家供应商,然后整合其中150家货代的6000多条SKUI上线到网站,这种输入起运港、目的港然后展示供应商报价的“携程模式”并不稀奇,不过为了避免做成黄页,其隐去了供应商的联系方式,做成线上匹配,线下交易。这一阶段重点是整合供应商资源,比如SHANGHAI - BANGKOK一条航线就能匹配50个供应商的 159 条SKU 。
但这仍不足以使平台具备交易把控能力,2016年7月,58货运上线了SaaS服务,引导用户将信息流、资金流搬到线上。为了与用户此前的习惯衔接,其建立了自己的邮件服务器,将交易的每个环节通过邮件形式与用户协同,至今已发送20余万封邮件。如此一来,平台便将交易数据掌控在手中。最近该公司也上线了移动端产品。
目前58货运共有801个B端用户,包括采购下单的货主(复购率超过80%)和已上架产品的货代供应商;3月至今累计1万左右订单,交易额6000余万元。
不过平台并没有在交易中抽取佣金,朱正滢希望逐渐以SaaS会员费的形式盈利,并通过交易数据而资金把控做供应链金融。
该公司团队已有44个人,创始人分别有多年航运经验和国际物流ERP开发经验。其曾于2015年7月份获得100万的种子轮投资,2016年4月获400余万天使投资,2016年7月获得阿米巴资本领投,嘉维资本、伯藜创投、十维资本和喔赢资本跟投的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