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ESPN大裁员到乐视体育断臂自救,我们不妨给革命者一点试错的宽容

36氪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从ESPN大裁员到乐视体育断臂自救,我们不妨给革命者一点试错的宽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体育产业生态圈”(ID:Eco_Sports)

5月11日,原新浪体育总监敖铭加盟乐视体育,出任总编辑。

11月28日晚11时,消息人士告诉生态圈,敖铭已向乐视体育CEO雷振剑提交辞呈。

据生态圈掌握的最新消息,敖铭目前还未离开乐视体育,而这短短的六个多月,对乐视体育却颇为漫长。欠费的版权黑洞,“三冗”的组织架构,蒸发的曼市德比,去职的各路高管……在过去的两年间,行业里言体育产业必称乐视体育已成规矩。由于此前乐视体育的宣传举止高调乖张,奔腾之势又过于引人歆羡,逢多事之秋,便少不了应对这十面埋伏之势。

在11月7日,在贾跃亭发布5485字的“罪己诏”后,生态圈曾经撰文报道。“我们的身后是一片冰冷深海”,而乐视体育同样面对着这样的处境。

随着不停流出的坏消息,“乐视体育会不会死?”的话题成为了近来行业里的新谈资,多少行业老兵、融资新客不厌其烦地为这家公司出谋划策,“等着看乐视体育笑话的一帮人终于得偿所愿,”一位业内好友说。

终于,我们等来了乐视体育的回应。

革自己的命!乐视体育改革组织、变动人事

在管理层扩大会议上,乐视体育宣布了组织变革——“赛事运营+内容平台+智能化+互联网应用服务”四大板块时代彻底结束,取而代之的是线上新媒体、线下商业、体育消费业务三大事业群。

从ESPN大裁员到乐视体育断臂自救,我们不妨给革命者一点试错的宽容

与此同时,全面的人事调整也正在发生——联席总裁刘建宏将负责包括媒体、电竞、彩票事业部及会员中心的线上新媒体事业群;CMO强炜负责包括赛事运营、产业中心和健身事业部在内的线下商业事业部;而包含装备、智能终端事业部和电商销售、服务中心及智能化研究院在内的体育消费业务事业群并未明确负责人。

原智能终端业务负责人、副总裁李大龙将负责智能化研究院,对于智能硬件部门裁员50%的言论,李大龙表示并不知情。

值得一提的是,装备事业部将以独立的公司出现,张志勇将出任CEO,这将是继刘语熙、卢山担纲的浙江东阳优岸无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乐视体育经纪公司)后,第二家从乐视体育独立出的业务属性分公司。

不难发现,除了乐视体育的老本行——媒体事业群,新设的三个事业群之中两个都拥有强表现诉求,装备事业部更是将被独立拆分,对于这样的改变,被乐视体育CEO雷振剑称为“触达最广泛的体育消费人群”的手段。

为精细化运营,乐视体育做了哪些努力?

据了解,除了变动人事与调整组织,乐视体育还提出了类似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的制度,提出每个业务单元将成为独立经营主体,制定合理的P&L(损益表),严格执行KPI,将授予业务负责人经营权,同时承担业绩指标。

生态圈得到消息,乐视体育将优化雇员(裁员),对于坊间盛传的裁员事件,乐视体育内部莫衷一是,而见诸于各大媒体的报道中则是千人千面的裁员比例。

“乐视体育此次架构调整以及优化比例,是根据各业务实际经营情况而定,整体在10%左右。”截止发稿前,乐视体育向生态圈回应。

这确实与我们熟悉的乐视体育不太一样。

据一位离开乐视体育的员工向生态圈介绍,总编辑敖铭来到乐视体育时,曾经明确提出“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是继续强化乐视体育的媒体属性,精耕细作,调整内容运营架构;第二步是根据不同项目的特色,逐步使各频道、业务部分产生变现能力;第三步使乐视体育成为产业化、服务化平台。

以敖铭加盟的5月11日相计,这确实是一个足够有效且具备执行力的方案,即便如此,现在来看这个方案也仅仅进行了第一步。

体育媒体巨头裁员?熟悉的事情曾经发生在一年前

在乐视体育宣布组织变革、人员调整后,母公司乐视网股价开始跳水,截止收盘暴跌7.85%,收盘于35.80元/股。

市场看来,这次乐视体育宣布的人事调整(包括裁员),与贾跃亭许诺的“不裁员”事实有出入,从下跌的趋势来看,大部分投资者处于一个相对不看好的姿态。

尽管如此,在国际上,巨无霸型体育公司进行大规模裁员并非个例,事实上,体育公司的发展无比强烈依附于社会经济的进程。无论是Sky Sports还是IMG,都曾经经历过大大小小的裁员风波。

就在去年类似的时间,ESPN也才刚刚经历了一次大规模裁员。

2015年10月,ESPN宣布解除350名员工的雇佣合同,与乐视体育进行部门调整情况相似,一年前的ESPN裁员5%,也是在发展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难。

相当巧合的是,ESPN遇阻的原因,是因为为获得版权支付的越来越高的费用。

从2014年开始,ESPN版权花费从28.4亿美元猛增至46.9亿美元。对于高度成熟的美国体育产业市场而言,高价拿下版权,要的不是故事和情怀,而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回报。

▼ESPN每年购买主要版权的费用走势图

从ESPN大裁员到乐视体育断臂自救,我们不妨给革命者一点试错的宽容

不巧的是,由于北美体育市场的饱和和移动化观赛的发展趋势,从2011年开始,ESPN的订户开始流失,最终蒸发近900万户。

于是,版权价格暴涨,收视服务提价将成本转嫁至用户,用户逐步流失的怪圈使ESPN不得不做出裁员的决定。

▼ESPN用户数量呈现下滑趋势

从ESPN大裁员到乐视体育断臂自救,我们不妨给革命者一点试错的宽容

相类似的,今年2月23日,乐视体育天价获得中超独家版权。

更巧合的现象是,ESPN的走势影响了其上市母公司华特迪士尼在股市上的表现。

于是,迪士尼也给ESPN定下了节衣缩食的要求。从去年裁员开始到2017年前,ESPN的预算投入需要削减2.5亿美元。

在这场ESPN的人员惊变中,效力多年的资深体育媒体人纷纷离职,据美国媒体的报道,多位离职员工的年薪此前为6位数。

精兵简政,用充满活力的新鲜血液替代那些资历更深的老兵,是ESPN在进行人员调整的清晰逻辑。

一些不一样的事实则是,在公司整体的发展战略方面,EPSN进行了科技化的调整。公司的管理和发展引入了更多科技元素,提升工作的效率,对员工的表现进行更加详细和严格的绩效考核。市场营销、销售、赛事版权部门,也都收到了ESPN的一些新规约束。

“我发自内心地明白,这是一个壮士断腕的过程,但是我们相信,忍受阵痛能够最终为公司的长期业务发展带来宝贵的竞争优势,”在宣布了一系列调整后,ESPN的总裁约翰-斯金佩尔说了这么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这句话放到今天的乐视体育身上,一样适用。

从ESPN大裁员到乐视体育断臂自救,我们不妨给革命者一点试错的宽容

潮起潮落都是商业规律,欢迎来到真实的体育产业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

大家纷纷把46号文之后的2015年算作体育产业元年,那就用体育产业的眼光来看待“乐视体育壮士断腕”这个商业的事件吧——

搏命奔跑的两年里,乐视体育对于版权近乎嗜血的天价追逐、对于公司内部的疏于管理,对于顶级体育人才的盲目吸引导致其运营成本暴涨,在硬币的背面,缺乏健康稳定的商业模式,对用户成熟度估计过于乐观,体育赛事专业度与投入不足则使其缺乏足够的营收。

疯狂冒进,盲目扩张,版权有余,精耕不足。“发展得这么快,有多少精耕细作的时间?两年多做这么多事,到底能做好几件?”资深媒体人颜强曾这样发问。

即便如此,这就是体育产业,不光是在体育商业逻辑严重不成熟的国内,即便是在体育产业高度发达的美国,在我们高山仰止的ESPN身上,依然发生着裁员、调整与不断的试错。

不断有公司新生,也不断有公司改变方向、调整航道,甚至倒下,欢迎来到真实的体育产业世界!

"Welcome to the real world! It sucks, but you're gonna love it."

▼2014年底,乐视体育初期团队来到新办公室

从ESPN大裁员到乐视体育断臂自救,我们不妨给革命者一点试错的宽容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36氪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乐视体育足球乐视体育会员乐视体育直播乐视网体育乐视大裁员espn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