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虑允许外资银行在华独立运营投行业务?貌似这天来得太晚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政府正在考虑允许华尔街投在中国大陆运营自身投行业务。不过,知情人士提醒,磋商结果仍未最终敲定,中国监管层需要敲定细节,同时相关协议需要美国参议院批准。
知情人士称,一旦相关协议达成,中国的这种开放很有可能将扩宽到所有外资银行,而不仅是美国投行。中国财政部、商务部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未回复置评要求。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言人不予置评。
目前,国外投行如果想在中国大陆开展投行业务,必须跟国内券商合作,成立合资企业。然而在这个合资企业中,国外金融机构持股较少,需要跟中国合作伙伴分享利润,而且业务受限。《华尔街日报》指出,上述举措意味着像高盛(Goldman Sachs Group Inc., GS)和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Co., JPM)的投行可以在中国大陆独立运营投行业务,比如IPO的承销业务。
合资结构妨碍外资投行在华扩张?
银行界人士称,无法完全拥有自己的业务,确实影响了外资投行在华扩张。外资银行称,合资结构妨碍了银行控制运营、资金转移以及制定战略等。还有人称外资银行还和当地合作伙伴在员工数量以及薪酬等方面存在分歧。这些合资公司大多没有从事国内证券交易的执照。然而这是一块利润丰厚的业务,给国内券商带来了庞大的零售销售网络,也帮他们带来了大量的债券和IPO交易。
起初,中国仅允许跨国银行持有合资公司不超过三分之一的股份,2012年这一门槛提高到49%,但许多业界人士称,这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不过,另一方面,也有一些跨国银行从业者表示﹐这些合资公司已经帮助相关外资投行在境外争取到业务。东方花旗证券有限公司(Citi Orient Securities Co.)是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 C)的在华合资公司,年它就与陆金所就在大陆IPO展开合作。知情人士透露,陆金所决定在香港上市后,东方花旗证券将该公司介绍给花旗的香港团队。陆金所发言人对此不予置评。
20多年来,华尔街投行一直在尝试进入中国的投行市场。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MS)和一家中国国有银行于1995年组建了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简称中金公司),但后来两者出现了分歧,摩根士丹利找到了新的合作伙伴,最终出售了所持股份。
许多西方投资银行的高管也私下里表示,他们正在重新考虑中国大陆的合作关系。知情人士称,摩根大通正讨论出售自身持有的合资公司股份,瑞士信贷集团(Credit Suisse Group AG, CSGN.VX)则考虑增持股份或寻找新合作伙伴等选项。
如今开放可能已经没什么帮助?
让外资银行在华独立运营投行业务的举措,即便只是正在考虑,已经是一大突破。然而国外投行等着一天已经等得太久了,如今即便来了,也已经太晚了,对他们而言已经没有什么用了。在中国政府将国外投行挡在门外这几年,中资银行已经成长为体量巨大的竞争对手,国外投行此时再进入几无胜算。一位银行人士称,中国的投行也与中国公司客户形成了长期关系,其中一些客户可能不认可西方投行的品牌。
据Dealogic的数据显示,在亚洲,美国银行的投行业务已经受到了中国银行业务的碾压。10年前,中资银行在亚洲(日本和澳大利亚除外)的投行业务收入份额仅为10%。而在今年,他们的份额已升到61%。相反,美国投行的市场份额从2000年以来逐步下降,由43%降至目前的14%。
而麦肯锡公司估算,在中国大陆,外国投行的投行、交易及其他证券业务的市场份额不足5%。
据华尔街见闻,2015年上半年,中国最赚钱的8家机构全都是中资机构,瑞银是唯一一家挤进前十的外资机构。2014年同期,前十名中,有五家外资投行。
去年8月,研究公司East & Partners Asia的首席执行官Lachlan Colquhoun向彭博表示:“香港的投行界似乎发生了改变。传统的外资投行撤退,而相对较新的中资投行挺进。”
除了中国竞争对手的崛起之外,监管环境的变化,也让外资投行在中国难以突围,比如中国政府多次叫停IPO,限制在华相关业务的发展。
去年8月,前瑞银驻香港亚洲投行主管David Chin向彭博新闻社表示,随着环境变得愈发严格,每家公司都开始了战略调整。许多资深的银行家不再愿意在亚洲投行工作。
东方花旗证券有限公司副总裁顾希雍(Kenneth Koo)他认为,中国市场的战线虽有些长,但机会一直都在、关键在于国际投行是否能充分利用进入中国的机会与强大的本土投行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