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园区的演进模式
如果你研究过硅谷,你会发现它像一座森林。树木参天,结出种子然后掉到地上,接着长出新树来。老一点的树最终会走向成熟、停止生长甚至病死朽去,但是总有新的树木茁壮成长乃至于爬到新的高度。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以Fred Wilson对硅谷认知的
\n心智模式,硅谷的这座森林大概是下图的形式(也许有一些遗漏,但此处的重点是借此说明进化的场景):
\nFred Wilson说,如果稍微钻研一下就会发现,创始人、投资者和早期员工在这些巨大的成功里面收获了惊人的财富。入公司晚一点的尽管赚不了那么多,但是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赚的钱也足以不需要再为他人打工,所以他们也开始出来创业,而且往往能够得到在此前创业中赚了大钱的人的资助。这个也就是所谓的种子从树上落下,开始新树的成长。如此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参见
\n硅谷生生不息的秘密)。
但凡回顾一下硅谷历史(自英特尔形成以来)就能看到,硅谷已历经近10轮的旧公司成熟和新公司形成的周期,这些周期正变得越来越短,每一轮周期形成的重要的基础性公司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
这两点意义重大,因为这个达尔文演进模型是非线性的。一生二,二生四,这是一种几何级数的增长。当然,还有一些外部因子的影响,如技术变革、金融市场周期、人才数量和成本等也会对创业园区扩张的速度产生影响。
这种创业园区发展的达尔文主义演进模型的适用地点并不仅限于硅谷。好几个地方都已经出现过,像波士顿以及现在的纽约。国内也有几大
\n创业帮:
[caption width=\"718\" ]
\n[/caption]
但是这些创业园区能持续多久是个问题。
发生数字革命之前是汽车和飞机革命。汽车和飞机发明于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第一家商业化的初创企业在二十世纪头十年出现。汽车/飞机革命一直持续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意味着技术革命的周期大抵是75年左右。
晶体管发明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末,1958年出现了第一家初创企业。因此,如果说技术革命的周期类似的话,要不了一、二十年,新的技术革命就要发生了。
要是这样的话,一切预测都将烟消云散。硅谷会变成没落的汽车城,没人知道下一个硅谷会在哪里。
不过,当然这一切都只是推测。正如马克吐温说过那样:
\n历史不会重演,但总会惊人地相似。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