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全对话唐宁:风投的第一大风险是“跟风”,“坚持+研究”才是立根之本
本文来自 IDG 资本联合创始合伙人周全与宜信 CEO 唐宁在 “2016 宜信财富首届尊享客户年会” 上的对谈实录。你将会看到:1、周全眼里的风险投资;2、风险投资行业现状解读;3、金融创新观察等。文章整理 / 宜信财富 程诗杰。
坚持 + 研究,成就顶级风险投资机构
唐宁:我想首先请教周总,在过去 20 几年成长历程中,IDG 资本团队成为行业的领袖,制胜秘诀是什么?
周全:很简单,很多事是 “常识”。回到您这个问题,为什么宜信做这么多年,业绩做得很不错,常识就是 “坚持”。
1993 年来到中国做风险投资,当时大家对投资股权完全没有概念。我们在 1999 年时变成合伙制,当时拿合伙人名片出去别人都不知道我们是做什么的。我想这就是一个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坚持理念——投资早期的以技术为主导的企业。我们这个团队一直在坚持做,有幸在技术发生变化,特别是互联网大潮来时,早早介入,在行业里投入了早期的互联网小公司。比如说当时投腾讯时,腾讯当年只有 1-2 万用户,现在是几亿的用户。现在最大的变化是整个中国的用户和互联网行业已经成为主流,所以提早站在互联网上就有了收益,这就是常识。
“常识” 就是任何时候去找将来会有巨大变化的一个行业,或者说将来会增长比较快的行业。
举个例子:大概快 10 年前我们投资体育产业,当时我们把英国英超的播放权买下来,别人质疑我们花这么多钱买这样的内容有意义吗?对于我们来讲,也很痛苦,因为我们这样想,别人不这样想。但是 10 年的英超 IP 和现在的 IP 差了很多倍。就会有人来问,当时你们怎么会想到做这个事情?“常识” 是需要去做研究。
比如说今天,中国体育内容已经很贵很贵。在发达国家,如美国、韩国、日本,他们体育产业占 GDP 的 3 %以上,今天中国的体育产业只占了 0.6 %,十年前就更低了,只有 CCTV-5 。十年前用全球的眼光看这个行业,中国人和美国人喜欢体育应该没有什么区别,中国人喜欢看赛事也好,买运动装备、健身也好,早晚这一天都会到来。做了这样的研究、有了这个底气,所以在当时别人都不看好的时候,虽然很孤独,但是我们还是去坚持。
警惕跟风、假热闹,要相信自己并不断研究
唐宁:周总的分享,一是 “常识”,二是对于巨大无比的机会和产业的把握。找到一个巨大无比的机会,并且坚持不懈几十年如一日地执行,我有这样的体会。风险投资,或者叫创业投资,到底其风险在哪里?咱们是怎么样通过各方面的工作去规避风险?
周全:第一大风险,跟风。很多人没有做研究,没有深入的理解,都去凑热闹,这对于我们来讲也是一种挑战。在市场都这么热的时候,你是否还能坚持自己的原则?
比如 O2O 比较热的时候,别人会问我们怎么不投,我认为没法以常识理解。我相信 “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不能去跟风。
第二,要看出哪些是真热闹。哪个是真正的热销,哪个是假热闹。
第三,尽管我们 20 多年前就有风险投资,法律在执行方面都有很大的改进,但是确实还有很多不够的。但是有一点我们很骄傲,也是要继续坚持的——我们有一个专门的尽职调查(DD)团队,有的数据,包括有名的会计师事务所的数据我们都不相信,我们是自己去做调研。所以数据造假方面的丑闻,我们几乎没有。我们碰到想不通的、吃不准的,宁愿放弃,不去做。想避免风险,还是要相信自己,不断地研究,也需要怀疑自己,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论证过程。
找明日之星:VC 是 “投人” 的艺术
唐宁:创业投资是从千百家企业中找到最有可能成为 “明日之星” 的企业。行业竞争非常激烈,现在有很多风投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涌现出来,什么样的企业是你们要找的优秀企业?就过去 20 多年的经验而言,如何去找到非常非常有潜力的企业家?
周全:刚才讲了通过做研究,对市场和产业建立更深的理解,你就可能会找到方向。但是这么多领域,怎么从中找到更好的公司,这也是常识,但这个常识很难去学。第一是经验。要避免吃亏,但是也不能保证这个企业家不骗你。企业家能把公司做成现在叫 “独角兽级别” 的公司,并不仅仅说企业家是好人就够了,还有很多因素。毕竟我们 20 多年经历了这么多公司,知道将公司做大需要哪些技能和素质。我们看这些创业团队,会用经验去做一些判断。
做风险投资是对行业的判断,对事情的判断,其实最重要的是对人的判断。这里面可以讲很多的故事。最后确实是要看这些做投资的人,你的经验、你的感觉。所以某种意义上,大家认为做早期投资像做艺术,需要眼光。很简单,做得多了,自己不断的提高,就会做得更好。
待爆发行业:企业级应用的 IT 服务和产品
唐宁:近期有哪些高成长性的领域,从您看到的角度来讲?
周全:我认为企业级应用的 IT 服务和产品是其中一个。现在中国不管是劳动力成本的提高,还是整个生产效率下降,这些事都跟企业有很大关系。这些企业过去赚钱很容易,不关心效率。
举一个例子,美国的甲骨文(Oracle)是做数据库的公司,美国主要的大企业都用他们数据库,包括中国大的银行、保险公司等等。虽然今天中国的经济体量和美国还有差距,但是今年 Oracle 在中国的销售只是美国的 1/9,这合理吗?说明以长远的眼光来看,中国小企业效率与美国比还差很多。这个行业是 Oracle 们的机会,还是一些着力于提高企业效率的早期公司的机会呢?我认为对于风险投资,应该在这个行业多看、多投。
当风投多过 P2P?鱼目混珠的局面将会改变
唐宁:您对于风险投资行业在未来十年、二十年的走向发展有什么预测性的想法?
周全:现在的一个特点是,钱太多了。往往做早期投资用的钱又不多,无数人有钱想往这方面投,无数人认为他们有 “常识” 来投项目。所以很多很多的风险投资公司,这个数字听起来有点吓人,按统计是有 1 万多家风险投资公司,这肯定不是一个很合理的现象。
唐宁:比 P2P 还多。
周全:我想这是一个大问题,鱼目混珠,有一段很乱的时期。如果往前看几年,这个现象会改变的,有很多风险投资公司会死掉。
唐宁:美国是否经历过这样一个过程?
周全:在 1999 年、2000 年互联网泡沫的时候出现过相似的状况,但是没到中国现在这样的程度。最后当泡沫破灭,美国风险投资公司至少减少了一半。
投资金融机构 “最肥”
周全:刚才讲到哪些领域存在机会,我讲到一个是企业服务、IT 服务,还有就是互联网金融,国外叫 Fintech(金融科技)。投资金融机构是最 “肥” 的,实际上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金融的规范,有的人可以玩,有的人不可以玩,这是一个特权;二是离钱近,这个不光是中国,全球都是这样。
在互联网下,大家改变都非常大。比如以前有很多级分销商,互联网带来了改革。在过去金融行业很封闭,管制很严,使得只有少数小部分企业和人在里面赚钱。现在互联网使很多大众富裕阶层和高净值人士,都有机会来投资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