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纸也有出路 胖App的四大发展方向 | 移动新媒体
移动互联网仍然是个炙手可热的战场,但是移动APP已经不是当年单兵作战的节奏了,小而美的APP可以继续抢占蓝海,而大而全的APP才会更深度的满足用户刚性需求。APP需要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服务,需要不仅仅拘泥于一个小小的手机屏幕,需要解决不同平台不同尺寸的适配问题,需要与兄弟APP形成合力共同为用户提供服务集群。随着不断的迭代迭代再迭代,功能越来越多,慢慢变成一个胖APP,胖APP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又需要面临什么样的转型呢?
本文主要讲述胖APP的4大发展方向——1.APP插件化;2.APP互通化 3.APP破壳化 4.APP扩展化。这4个方向,能让胖客户端更好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仍然能保持轻量化的良好用户体验。
1.APP插件化
随着移动APP的版本迭代,仅仅满足基本功能的APP,在发展路径上多少都会受挫,而提供更多的增强功能又会让APP变得臃肿。怎样平衡用户的需求与APP的臃肿度呢?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打造APP插件化,给瘦APP增肥,给胖APP瘦身,而这一切,都是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的选择。
百度的工具包,就是这样一种插件化的手段。你可以把你的通讯录、短彩信都备份到云上,可以安装在线视频播放插件、图片处理插件,而这一切,都是根据你的需求来获取的。当你需要的时候,经过授权,才会安装相应的插件。这样就能保证,APP的功能是完整的,而安装包还是足够的小。也不会有太多的干扰因素割裂主任务。
微信也是如此,随着不断迭代增加的新功能,势必会导致APP变得臃肿。为了使产品使用起来更加轻量化,微信就把一些不重要的功能隐藏起来,把一些不常用的功能做成插件,用户可以选择性安装。比如语音输入、QQ邮箱提醒等等。只不过到了微信5.0版本,这些插件大部分变成了服务号,比如QQ离线消息、QQ邮箱提醒,我想这是微信尽量把插件从SDK这种客户端形式转化成WebAPP这种轻量化形式的一种转型。同时用户也不需要理解插件这种技术化的概念,只是当你需要的时候,能获得对应的服务就可以了。
2.APP互通化
单一APP难以行成强大的气候,也很难满足越来越复杂的深度需求。而拆解成多个子APP,则可以互相借力,可以互带流量。尤其是当两个APP处于需求链上下游的时候,如果能互调调用解决某些特定的需求,则是非常提升用户体验的事情。APP之间的互通,即是APP互相带量的手段,也是用户需求满足的手段。
Google系的产品互相之间能形成推广链条,利用各自的侧边栏用做互推资源位。从Google搜索首页可以点击进入Google+,从Google+的侧边栏,则可以点击调起相册或者环聊,而从相册的侧边栏,还可以再次点击调起Google+。
微信可以调用多种第三方APP,其中结合的比较好的案例,就是微信调用微视,拍摄视频后再分享到微信的过程。
互调无论是为了带量,还是为了满足需求,都要非常仔细的去处理APP之间的返回逻辑,这样才能让用户体验行程闭环,避免APP切换产生的割裂感。
3.APP破壳化
每个APP都是一个信息孤岛,当用户下载APP之前,根本无法知道APP里面到底有多少有价值的信息。而APP的下载、安装、登录成本又是极高的。试想一想,你想看一视频,需要十几个APP一个一个的去搜,想看一本电子书,也是需要下载十几个APP一个一个的去找。所以APP破壳检索的确是一个厄待解决的问题。怎样在不安装APP的情况下,可以快速知道APP里的内容?怎样在装了APP的情况下,可以快速索引到APP里的内容?
Google的为解决这个问题,推出了App Indexing,APP Indexing是同时有网站和App的开发者用的,它是将一个网页和一个App页面对应起来,于是现在你搜索网页也相当于同时搜索App的内容,如果搜到了,它会显示一个“Open in App”的按钮。但是,如果你没有下载该App,它就不会显示这个按钮了。
Android平台系统级别的应用均可以被检索到,比如用Google搜索,你就能搜到联系人信息、索引到所有应用、找到chrome浏览历史等等。而iOS平台也是,仅有系统级别的APP,能被更好的索引到内容,用百度APP搜索某个联系人,可以直接索引到通讯录。而其他的第三方APP,则很难破壳索引到内容,这种情况厄待解决。
豌豆荚的应用内搜索,也是跟Google APP Index类似的解决方案,不同的是Google APP Index是需要APP配套网页来实现检索的。而豌豆荚的应用内检索并不需要网页支持。通过内容来进行索引,再调起对应的APP来浏览内容,这大概是目前为止最有想象空间的方法了,但彻底打破APP孤岛壁垒,还需要更多的APP一起来支持应用内搜索。
4.APP扩展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大厂商的不断迭代,平台越来越丰富,分辨率越来越多样,历史版本越来越多,维护成本和适配成本也越来越高。为此不得不在开发版本的时候,充分考虑到APP的扩展性。APP是否能兼容多种不同的分辨率,一套设计是否能适配多个平台?是否适合小屏幕大屏幕穿戴屏幕多种使用场景?
Google Now是考虑扩展性的最好案例,不仅仅是移动端全平台的考虑,Google Now适配Google Glass、Android Wear貌似都很轻松,甚至Now这种语音交互的形式,简直像是考虑可穿戴先行而设计出来的。
百度的Android版、iPhone版、PC版、Mac版、TV版相继推出,如果不考虑扩展性的化,设计师和产品团队都会心力交瘁的。好在目前去做设计架构的时候,都是最大程度的考虑全平台扩展性,甚至未来可穿戴市场的适配。APP功能多但结构仍然要维持简单。
最后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胖APP发展下去,一定会成为用户的负担的,所以我们不得不考虑胖APP瘦身,或者胖APP拆分,主要可参考本文提到的手法——1.APP插件化;2.APP互通化 3.APP破壳化 4.APP扩展化。这4个方向,能让胖客户端更好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仍然能保持轻量化的良好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