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50亿能否砸出个电商帝国?
王健林在万达集团上半年工作会议上说:我们已经决定,将联合中国最大的几家电商成立万达电商,他们来参股,首期投资50亿元。
客观地说,万达集团这几年在电商上屡屡试水,但效果甚微。不仅电商业务没有做起来,而且电商人才更换离任频繁。这从中也窥视出,万达在做电商业务上的“矛盾”:既想尽快出成绩见成效有影响,又如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目标任务高压与实际完成差距,是万达电商留不住人的原因,也必将出现欲速则不达的结果。
这次王健林又开始痛下决心发展电商平台业务,与其说是王健林的高瞻远瞩,不如说是被逼迫的。无论其戴上世界首富,还是世界第一房地产企业等多少光环,都不能掩盖其夕阳产业迹象开始显现,传统业务潜力越来越小,经营开始走下坡路的苗头。万达的商业地产是其核心业务,但其万达百货的收入去年只完成调整后计划的91%,净利润增亏7%。这是万达百货历史上第一次没有完成利润计划。实际上,不仅万达商场如此,而且整个商业地产都是如此。其中一个原因是受到电商网购快速发展的巨大冲击。万达2013年百货开始亏损,预示着中国首富的事业正在走下坡路,最为可怕的也许这仅仅是开始。
万达包括所有传统商业地产业务唯有转型一条路。万达早就意识到这一点,但是由于中国房地产持续十年之火爆成就了王健林首富的桂冠,使其没看到背后暗藏的危机。既是多年前就开始做电商,不过紧迫感并不强,没有真正把其放到最重要的位置。
万达表面上的顺风顺水难以遮掩背后的危机四伏。在这个当口王健林再一次强势介入电商业务,其决心是大的,大方向是完全正确的。正如王健林所说:“我花这么长时间讲电商,而且去年年会就要求所有高管要有互联网思维、电商思维,可以看出我对万达电商的期待。”也透露出王健林内心的着急。
万达做电商最大的优势是其不缺“钱”,也是其狂砸50亿元的原因。互联网是一个忒烧钱的行业,没有雄厚的财力是不行的。但是,最为关键的还是人才。这是互联网行业的一个特质特性。传统行业介入电子商务以及互联网金融,特别是像万达在传统行业赚得盆满钵满的企业,介入和发展电商业务,就要看掌门人的眼界和眼光了,就要看掌门人是否具有互联网思维,是否能够看到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式了。从商品零售额来看,目前,电商渠道占比在一成以内,未来到2020年如果占到五成,预计就将是20万亿元左右蛋糕。这个蛋糕大部分是从线下转移到线上的。也就是说线下蛋糕将会越来越小,而线上将会越来越多。这就是发展趋势和方向,谁把握住谁就战无不胜,谁把握不住谁将一败涂地。
王健林有这样的超前思维和决策智慧。他说:“我给电商公司提一点要求,现在就要琢磨创新一种更便捷、更快速、更有用的‘一卡通’。” 这张卡在全国万达广场、酒店、度假区消费,购房都能通用,消费还有折扣、积分、抽奖、增值服务等等,这本身就是很大的一块业务。未来可以发上亿张卡。这个思维就是线下结合线上的互联网思维。
这个“一卡通”系统可以感应到,到商场之后系统会自动跟踪记录会员的消费行为。分析消费行为得出的大数据,可以指导万达百货下一步的调增、招商和定价,而不是像现在根据经验定价。会员数量足够多,达到过亿级别,这些充足的消费数据才能够体现出指导价值,当然庞大的会员体量也能转化成广告价值,为万达增加新的盈利点。
万达具有庞大的线下零星分散的经济消费行为,通过电商将其线下经济消费行为输送到线上后再经过大数据挖掘其隐藏的金矿,应该是万达电子商务的终极目标,而不仅仅是追求短期的盈利。
万达从O2O切入电商,虽然不是准确意义上的电商,但绝对是万达切合自身实际的突破口。把万达庞大的线下商业数据和足迹整合到网络上进行大数据的系统挖掘是万达的方向。
这样的话,一方面避免了与阿里、京东等电商的面对面竞争和厮杀,另一方面使得万达电商与万达传统业务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大数据这个金矿和桥梁,万达必须强势介入、紧紧把握住。
在万达特色电商做大到一定规模后,把大数据转变为信用,再把信用转变为财富,从而开始涉足互联网金融。王健林将金融作为五大板块业务之一。但是,注册成立金融集团,是传统金融罢了。作为一个老金融,毫不客气地说传统金融将要日落西山,已经不是方向,没有出路了。
万达要做金融就要做互联网金融。当然,互联网金融不能揠苗助长,而应建立在电商平台基础上。这就提醒万达不要捉急,等到万达电商做起来,基础夯实后,再水到渠成地做互联网金融不迟。
总之,王健林狂砸50亿元做电商大方向是对头的,也是有优势的。看好万达电商的未来!
作者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奠基之作—《互联网金融革命》之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