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又出事,网约车需要区块链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滴滴又出事,网约车需要区块链

摘要: 选择乘坐网约车,是乘客对于平台的信任,这也是网约车和黑车的基本区别。但是平台的信誉,并不能代表网约车司机本身。如何才能建立起乘客与司机点对点的信任,才是决定网约车能否继续存活的根本。或许,被《经济学人》称为“信任的机器”的区块链,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这是个令人心痛的周末。

8月24日,浙江温州乐清小赵在乘坐滴滴顺风车时遇害,年仅20岁。

距离上一次类似受害人乘坐滴滴遇害的悲剧,到现在仅仅只过去了三个月。而这一次事件的发生,则彻底激怒了民众,滴滴出行又一次陷入了口诛笔伐之中。

滴滴又出事,网约车需要区块链

虽然网约车确实能让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但是如果乘客的安全始终无法得到保障,那网约车真的还有存在的必要么?

据记者了解,现在已经出现了关于卸载网约车平台的呼声,而且愈演愈烈。

滴滴又出事,网约车需要区块链

选择乘坐网约车,是乘客对于平台的信任,这也是网约车和黑车的基本区别。但是平台的信誉,并不能代表网约车司机本身。如何才能建立起乘客与司机点对点的信任,才是决定网约车能否继续存活的根本。

或许,被《经济学人》称为“信任的机器”的区块链,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众所周知,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而所谓共识机制,就是区块链系统中实现不同节点之间建立信任、获取权益的数学算法。

让整个系统中的所有节点,能够在去信任的环境自由安全的交换数据,把对“人”的信任,变成对机器的信任,改变原有的生产关系理念。这是区块链出现的最大革新。

如果把区块链融入到网约车平台体系,会有怎样的改变呢。

区块链可以每一笔交易都透明化,可溯源并且无法更改。

把司机的身份、位置、价格、服务信息等信息录在链上,这些信息一旦经过验证并添加至区块链,就会永久的存储起来,因此区块链的数据稳定性和可靠性极高。而且由于开放式节点的设计,包括平台、司机、乘客等各参与主体都可以随时获得和查阅完整的溯源数据。

据记者了解,在案发前一天,司机钟某还因对另一名乘客不轨,被乘客投诉至滴滴平台。这些如果都被录入在链,那么乘客在进行选择时,就可以通过这些信息挑选自己信任的网约车司机。

这种中心化平台+区块链,有些类似于之前提到的通证+区块链(详情参考《区块链的世界里不能没有通证》)。以密码技术作为共识基础,中心化平台需要区块链提供信任,区块链也需要凭借这种平台通证进行流通。一旦实现,双赢可期。

今日,在西安举办的“首届区块链嘉年华”活动上,重庆工商大学区块链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昌用认为,密码共识基础设施由开发平台、密码货币和共享存储组成,通证和无币区块链虽然不是去中心化体系,但密码共识基础设施、通证和无币区块链也有交集,交集就是密码技术。他提到,token相当于血液系统,无币区块链相当于机器人,但区块链行业需要有血液才能流动。

其实区块链+打车并非新观点,将区块链技术与出行结合的案例并不少见。

今年3月份,滴滴出行就被爆出以40k-80k的高薪聘请区块链研发工程师。而同年5月份,陈伟星也提出了打车链。

滴滴又出事,网约车需要区块链

与上述平台化打车运用区块链的描述不同,陈伟星是致力于在区块链技术的辅助下,让平台不再被乘客和司机所需要。从而构建真正的点对点的交易信任。

据陈伟星描述:用区块链结合打车,搭建出一套区别于过往的经济体系,并借此来获取“人口应用”。具体来说,这等同于从互联网中获取流量,再开发一系列“满足用户生活服务的应用”。

无论是打车平台化+区块链,还是打车去平台化+区块链,都为打车服务体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只有安全、可溯源成为现实,才能为网约车行业注入新的活力,让其避免在人们的口诛笔伐中落下帷幕。

《未来简史》中有这样一段话:“一旦权力从人类手中交给算法,人文主义的议题就可能惨遭淘汰。只要我们放弃了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而秉持以数据为中心的世界观,人类的健康和幸福看来也就不再那么重要了。”

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到目前为止仍不完善,预期的应用场景短时间内也无法实现。但是通过加密算法等建立起共识机制,实现在去信任的环境下,可以自由安全的进行交易,这种时代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期待。

AD: 【移动新媒体】 科技茶馆-中国领先的区块链行业媒体互动平台

随意打赏

滴滴网约车合法人人网区块链滴滴区块链网约车平台滴滴网约车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