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明笔记》姊妹篇VR体验 不只是走进盲人世界那么简单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失明笔记》姊妹篇VR体验 不只是走进盲人世界那么简单   纪录片《Notes on Blindness》(《失明笔记》)

纪录片《Notes on Blindness》(《失明笔记》)由于其对失明经历的记录,成为纪录片中很特殊的一部,而现在,该纪录片有出了姊妹篇,即交互式VR体验《Notes on Blindness: Into Darkness》(《失明笔记:进入黑暗》)。本文的作者上周在Jump Into the Light(“跃进光明”,位于纽约Bowery大街上的一家破旧店面中,是一家“VR剧院及游戏实验室”)中体验了一次该片,并写出了以下文章进行记录。

神学家John Hull(约翰·赫尔)是VR体验《Into Darkness》及纪录片《Notes on Blindness》的主体,他在其成年时期失明。赫尔在1959年离开澳大利亚去了英国,并在45岁时失明。其后,他撰写《Touching the Rock: An Experience of Blindness》(《触摸岩石:失明经历》)一书,记录了他的经历,大器晚成的神经学家Oliver Sacks(奥利弗·萨克斯)曾把该书誉为“杰作”。由其改编的纪录片周三在美国的几个特定剧院上映,人们也可以在Jump Into the Light或通过自己的VR头显体验其VR片。

赫尔在书中写道:“我们能够洞察到他人的内心吗?这是人性反复追问的好问题。”同时也是《Notes on Blindness》关注的问题。

通过视觉展示来帮助人们对失明有更深的理解,就像为失聪经历制作一部歌剧一样,似乎有点反直觉。在帮助人们对失明有更深的理解方面,观看《Notes on Blindness》真的能比体验盲人主题餐馆或者直接把眼睛粘上一天更有效吗?另外,如果我想要了解的那些人群反而不能观看该片,它的作用又能有多少呢?纪录片有音频描述版和增强声轨版供盲人体验,但VR片却是为有视力的人设计的。我担心VR会把失明经历变成一种新鲜事,一种“残疾体验游”。

纪录片及VR片都采用赫尔的语句和录音开场,来描述失明对人产生的心理影响。同时,两个片子都强调失明后的多感官经历。VR片向观众展示的是盲人如何听声辩位,而不是一块漆黑的屏幕。纪录片中最令人辛酸的场景则是对盲人听到、感受到雨时的欣喜做了描述。两个片子的上映并不是希望博得人们对赫尔或其他盲人的同情,而是希望人们能够认识到盲人的人性。此前我担心的问题也并没有出现,VR片和纪录片都是对一个人如何应对失去、如何发现新生的沉思,并不是一堆刻板学究式的影像,而有着印象派的特点,引人沉思。我愿意称之为一种实验性的艺术。

VR头显对大多数人来说毕竟还是新鲜事物,该媒介的新颖性能够起到其他媒介无法达成的筹资效果。制片人Peter Middleton(彼得·米德尔顿)和James Spinney(詹姆斯·司平尼)对VR很感兴趣,因为他们在VR中看到了其独特的属性。开始制作VR片《Into Darkness》时,一些人认为应该制作音频版,但这二位制片人认为,VR才能够更加完全地展示出赫尔的经历。

司平尼在和我通话时谈到:“约翰的日记中,有很多篇都写到了听觉空间的苏醒,以及他如何通过声音来意识到这一苏醒。这似乎对VR来说是一个有趣的概念,并且这一点也更适合通过VR而不是在电影院中呈现。”

“有一些特点是VR独有的,而电影则无法企及;VR能够更好地模仿人们的感官体验。VR拥有的一些东西是其他媒介或艺术形式所没有的。摘下头显20分钟后,你才会真正感觉到自己回到现实,回到自己的意识世界中。”

赫尔写道:“认知很美。”《Into Darkness》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其对盲人内心世界的生动刻画,并以此完整地展示出他们的人性。不论VR在展现不熟悉事物时是否优于其他方式,它在《Notes on Blindness》中的应用确实成功,它成功地让人们了解了赫尔的生活。

AD: 【移动新媒体网】 中文科技资讯网 有影响力的科技新媒体

随意打赏

vr体验馆vr体验体验盲人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