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链分离、C2B,中国区块链的新希望?
潮水来了,大象也挡不住。
区块链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度过了极度迷茫的时期,但是,仍旧带有强烈的割裂感。
对于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技术,国家政策呈现了极端两极分化的态度:持续肯定并支持区块链技术,另一方面严控数字货币。而抛去数字货币所引发的疯狂的投机浪潮,其本身实际上是区块链技术衍生的一个应用,是无法被消灭的一套自运行体系。
在目前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之下,围绕“加密货币”存在的现状与矛盾愈加复杂:一边是国家金融监管部门为保经济运行稳定,不断加强监管防止虚拟货币投资市场引发风险,另一边是中国背景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在“去中国化”的思维之下几乎垄断了全球的交易流量,正在影响全球区块链行业,同时,中国交易市场的投资者由于艳羡国外投资者并不甘心,而生存困难的小微企业铤而走险加入全国的“币改”风潮,以求熬过寒冬。
面对复杂的环境和加密货币泡沫,在九四禁令发布近一年之际,国家多个部委再次发声。
8月24日,中国银保监会、中央网信办、公安部、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虽然该风险提示称,针对的是假借“区块链”概念,并非真正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集资行为,且该风险提示也不具备法律法规的性质,但是国家多个部委的联合声明,表明了国家对于该领域一以贯之的极度重视态度,同时也释放了中国监管部门或许已经作好了围剿“加密货币”各方的准备。
中国的“加密货币”是否大限将至?缺了数字货币市场的中国区块链之路该如何走?
强监管大局已定,不留余地
当前金融领域大案要案渐次揭开盖子,全国金融领域重拳治乱的监管风暴已至,“加密货币”在劫难逃。
在今年上半年,有媒体根据对国内多家数字货币交易所上的Token的统计发现,绝大多数的项目都处于亏损状态,部份价格跌幅甚至超过99%,近百个区块链项目沦为空气币,ICO上币后破发率超过95%。
7月2日的金融委会议,审议了“三年行动方案”,主要方针便包括了打击非法金融活动。7月31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控风险的基调不变。在贸易摩擦等外部负面冲击和市场不乐观的情绪之下,释放风险是目前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当前政策的重心,而“加密货币”则是重中之重。
7月9日,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小组组长、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在召开互金风险专项整治下一阶段工作部署动员会上指出,再用一年到两年时间完成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整治,潘功胜还表示,虚拟货币交易场所和ICO行为,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坚持“露头就打”。
九四禁令后,人民银行及多部门联合整顿境内虚拟货币交易场所和ICO活动:各地搜排出的国内88家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和85家ICO平台基本退出;以人民币交易的比特币从之前全球占比90%以上,下降至不足5%,公众没有任何合法的渠道参与。
“出海”成为中国原生数字货币交易所最后的生存路径,而近期,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小组办公室已开始针对“出海”的平台采取措施:
对124家服务器设在海外,但实际上面向境内居民提供交易服务的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网站采取管控措施,这些平台将被纳入中国防火墙以进行封锁;
加强对新摸排的境内ICO及虚拟货币交易相关网站、公众号等处置,在21号,金色财经、币世界等公众号因涉嫌发布ICO和虚拟货币交易炒作信息,账号被永久封停;
从支付结算端入手,多次约谈第三方支付机构,要求其严格落实不得开展与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相关业务。
各地方金融监管机构也纷纷跟进:
北京市政府宣布将加大力度阻止国内人员参与海外虚拟货币的业务,朝阳区已禁止进行虚拟货币推介活动:22日,北京市朝阳区金融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通知要求各酒店、写字楼等地不得承办任何形式的虚拟货币推介宣讲等活动。
23日,江苏省金融办向13个市政府发函表示将互金整治拓展到虚拟货币及ICO等领域。
24日,广州开发区金融局联合广州开发区经济和信息化局下发通知,要求禁止承办虚拟货币推介活动。
28日,深圳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关于防范以“区块链”、“虚拟货币”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
与此同时,代币融资发行已被中国互联网金融举报信息平台纳入互联网金融举报范围。
今年,中国金融监管大改革,意在应变金融混业大势,整顿金融秩序。运行了15年的“一行三会”金融分业监管模式在今年3月走到终点,“一委一行两会”+地方金融监管局的新监管架构随之启动。
由原银、保两大监管部门整合而成的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保监会”)在4月8日正式挂牌运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银保监会新设了重大风险与案件处置办/局。这既是对今后加强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的进一步落实,亦显示出中央对于防范风险、健全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的决心和重视程度。
目前“加密货币”相关活动基本都活跃在基层,同时由于ICO等项目常常引发民众诉讼,重大风险与案件处置办/局和地方金融监管局的设立,对于“加密货币”的监管而言,既有利于政策的落地,也有利于从微观层面进行无死角的有效监管。
涟漪效应,巨头出手
中国监管部门的严打姿态,引发了多层涟漪效应,“加密货币”这潭水里的鱼乱了。
中国三大互联网巨头——腾讯、阿里、百度,相继宣布与数字货币划清界限,出手限制加密货币。
腾讯系微信支付、阿里系支付宝,这两个在中国分别占据了半壁江山的在线支付平台相继掐断虚拟货币场外交易的支付渠道。支付宝、微信和银行卡一直是是虚拟货币场外交易的最主要渠道。
8月24日,腾讯方对外表示,目前已完成所有使用商户号进行虚拟货币交易的清理,采取的措施包括:限制问题平台收款账号的收款功能,禁止其使用微信支付进行虚拟货币交易收款;限制个人卖家账号的收款额度;对日常交易进行实时监控,根据监控对命中的交易进行风险严重程度评估,或将采取直接拦截措施。
同日,蚂蚁金服也表示,支付宝对于个人账户涉嫌虚拟货币交易的,会根据情节采取限制账户收款功能,甚至永久限制收款等处理措施。接下来支付宝和蚂蚁金服会继续严密监控排查涉及虚拟货币的场外交易行为,对重点网站和账户建立巡查制度,并对用户举报的情况第一时间采取相关措施。
与此同时,垄断着自媒体传播的腾讯和坐拥中国最大的信息检索网站的百度,在有关虚拟货币交易炒作的信息上,进行了全面封锁。
8月21日,腾讯永久封停部分涉嫌发布ICO和虚拟货币交易炒作信息的区块链媒体公众号,如金色财经、币世界、大炮评级等。
一度成为虚拟货币信息主要聚集区的百度贴吧也开始进行肃清,币圈吧、数字货币吧、虚拟货币吧等贴吧被全部封禁。
传统互联网巨头掌握了目前中国最成熟的区块链技术,也曾经在数字资产领域“小试牛刀”跃跃欲试,但是在虚拟货币这条红线愈发紧逼的形势下,与数字货币划清界限“迫在眉睫”。
撤退中的畸形成长
交易所是目前区块链利益链条上的最大赢家,而在严监管的政策下,纷纷“出海”的中国交易所已经垄断了全球的加密货币交易流量。
在短短一个月内便跻身世界排名前五的中国加密货币交易所FCoin,其 APP端目前已停止大陆IP地址访问,页面出现了“为配合相关政策,FCoin已停止来自中国大陆的IP地址访问“提示语。FCoin开始从国内撤退。
回顾中国加密货币交易所的变化,客观上,每次监管政策的调整,都带来了交易所的更新换代。
2013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防范比特币风险》通知,不允许交易所接入银行系统。老牌交易所响应政策停止银行借入。随后,火币免除手续费,短时间内大量用户涌入,包括OKCoin等在内的交易所新秀纷纷依靠自己的手段迅速成长壮大。
2017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叫停ICO,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9月15日,国家监管层下令关闭所有虚拟货币兑换人民币的集合竞价交易。九四禁令之后,中国交易所大洗牌,中国第一批加密货币交易所——比特币中国,被收购从而率先出局。火币、OKCoin等纷纷关闭自己的场内交易所。
“出海”成为最后的希望。2017年10月31日,火币网推出Huobi.Pro提供场外点对点交易,OKCoin合作伙伴OKEX推出C2C交易新产品,正式开始了“去中国化”的道路。
根据CoinMarketCap的数据,中国背景的交易所——币安、OKEX,火币已经位列全球前五。
尽管加密货币交易所将服务器和注册地址都搬到了海外,今年甚至纷纷进军小国家如马耳他等寻求监管许可和安身之地,但是争取金融强国的合规化才能让各交易所获得更庞大的市场体量。
日本、新加坡等成为最先一批允许加密货币交易所落地的经济强国,虽然此前因为安全问题,使得政策收紧,但是日本目前已经有十多个合法的交易所,日本金融厅新一任长官远藤俊英更是表示将不会过度抑制数字货币行业的发展,希望数字货币能在适当的监管之下成长起来。
中国或许已是对于加密货币市场最严格的国家,但是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中国背景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在灰色地带中畸形成长,成为该领域的巨兽,吸纳了全球大量的资金。
币链分离,不得已之举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金融监管局(FINRA),目前正在考虑将比特币等数字货币证券化,这也意味着虚拟货币将进入传统投资市场,华尔街的资金或许即将蜂拥而入,届时,大洋彼岸的中国投资者能甘心吗?
中国两极分化的政策之下,中国投资者会看着区块链技术爆发式的发展而不入场吗?
“token”的出现,对于传统经济是一种冲击。按照现在美国国会的讨论思路,“token”可被分为三类:货币类、证券类和商品类。现在市场上大多数带有募资性质的token便属于证券类。
“币改”,即传统企业token化,成为衔接中国2018上下半年一股浪潮。然而,“币改”也只是在通证经济思维下针对token属性争论的一种理想化的实验。
虽然中国的监管部门已经禁止中国投资者和企业参与数字货币行业,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已经停止了对“token”的研究,只是在目前行业不明朗不完善及投资者极度缺乏理性的情况下,中国大批量的投资者入场会带来加密货币泡沫,同时给了希望假借区块链之名利用空气币等的假项目方肆意圈钱的机会。当泡沫破灭,投资市场秩序混乱时,中国经济便会遭遇极大的破坏。
因此,币链分离是当下中国必须要走的路,但是,这并不代表,未来“token”不会在中国合法化。
C2B是区块链的机会吗?
目前中国企业的区块链业务的发展主要是两条路:一是成为区块链技术提供商;二是开发区块链的应用落地场景。
2018年,区块链应用不断落地的背景下,众多微小型企业及初创企业自以为找到了对抗大公司们垄断的新领域而兴奋不已,然而,经过一轮洗牌,中国互联网巨头依旧是区块链产业中最大的垄断者和赢家。
经过几年的潜伏,积累了成熟的技术,大公司们的区块链应用产品陆续推出:阿里组建了区块链技术委员会,如今区块链应用覆盖金融、物流等多个业务领域。腾讯推出TrustSQL区块链解决方案平台,已和政府、银行等合作方在供应链金融、票税、医疗、游戏等多个领域推出区块链应用。百度推出区块链BaaS开放平台和“超级链”,同时对外提供区块链开发技术支持。以及腾讯和百度都开发了自己的公链和联盟链。
2B还是2C模式成为公司如局区块链时首先要面临的商业选择。目前大多数的企业都选择了以2B为主,试图将区块链技术嵌入原本存在的业务体系中,仅用来解决现有体系中的某个或某些问题。为企业客户提供区块链技术的2B模式,是目前成功的区块链应用主要所采用的模式,如腾讯将区块链与物流行业结合,针对的便是物流链条上的各个企业。
2C模式的产品包括百度推出的“度宇宙”、”莱茨狗”、网易推出的“网易星球”等,这些应用几乎最终都成为了投机的产品,并未产生实际的应用价值。
也有部分公司采取的是2B2C的模式,首先以区块链技术服务企业和组织,再以企业服务面对消费者。蚂蚁金服和雄安政府合作,在2018年2月于雄安上线试运行了首例区块链应用租房平台,以解决虚假房源和租赁市场混乱的问题,通过区块链技术解决从事房屋租赁企业的信息造假问题,继而保护租客的利益。
在8月29日,百度区块链实验室的负责人肖伟在微信朋友圈发文表示,C2B模式可能是区块链的机会。
C2B模式,即先有消费者提出需求,后有生产企业按需求组织生产。通常情况为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定制产品和价格,或主动参与产品设计、生产和定价,产品、价格等彰显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生产企业进行定制化生产。
C2B的核心是以消费者为中心,消费者当家主。C2B产品应该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相同生产厂家的相同型号的产品无论通过什么终端渠道购买价格都一样,也就是全国人民一个价,渠道不掌握定价权(消费者平等);第二,C2B产品价格组成结构合理(拒绝暴利);第三,渠道透明(O2O模式拒绝山寨);第四,供应链透明(品牌共享)。
C2B是互联网经济时代新的商业模式,长期以来由于定制生产成本很高,产消双方在交易过程中存在空间障碍、时间障碍、金融支付障碍和沟通障碍等导致交易成本很高,因此消费者和生产企业退而求其次,以牺牲个性化交换工业化生产的低成本,这就是以生产企业为中心、少品种大批量的B2C 模式。而进入互联网经济时代,互联网技术为产消双方提供了低成本、快捷、双向的沟通手段,现代物流畅达,金融支付手段便捷,以模块化、延迟生产技术为代表的柔性生产技术日益成熟,使交易成本和柔性生产成本大幅下降,为发展C2B 创造了条件。
区块链的出现,对于C2B模式而言,相较于传统的互联网技术无疑是更合适的搭载技术。
C2B的运行机制包括:需求动议的发起;消费者群体自觉聚集;消费者群体内部审议;制定出明确的需求计划;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核心商家或者企业群体;展开集体议价谈判;进行联合购买;消费者群体对结果进行分配;消费者群体对于本次交易结果的评价;消费者群体解散或者对抗。
区块链技术的本质是信息的分布式存储,个体可以在区块链上任意时间内发起需求,同一链上的其他用户不用刻意搜索便可以看到该信息,继而可以联合,而同一链上的企业也可以迅速地看到该需求从而进行沟通。
同时,由于区块链本身具有全球性,因此对于跨国C2B模式的落地,具有不可替代的应用价值。因此,拥有自身的联盟链甚至是公链,形成规模庞大的生态体系,便显得尤为重要。
当下,各公司都在开发区块链的落地应用场景,而C2B模式或许会成为未来区块链领域里最重要的思维。
AD: 【移动新媒体】 科技茶馆-中国领先的区块链行业媒体互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