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风生水起,银行应敬畏互联网? | 互联网的那点事
摘要: 作者:张建生 编者注:本文由创享派推荐。微博:约瑟网络 微信号:企业问答 原文链接:银行能否拒绝互联网? 作为电子商务从业人员,最近有机会接触银行。 目前大多数电商企业都处于亏损阶段,特别是最近两年新兴的垂直类电商企业,现金流成为这些企业安身立命之根本,短期内...
作者:张建生
编者注:本文由创享派推荐。微博:约瑟网络 微信号:企业问答
原文链接:银行能否拒绝互联网?
作为电子商务从业人员,最近有机会接触银行。
目前大多数电商企业都处于亏损阶段,特别是最近两年新兴的垂直类电商企业,现金流成为这些企业安身立命之根本,短期内缺乏流动资金,使这些企业业务进展步履 维艰,虽然各地政府机构都明确表态要支持本地电子商务的发展,但银行业对电子商务的支持明显没受这方面的影响;众所周知,国内的电子商务企业能够维系到今 天基本上是靠风投,能够获得银行支持的企业屈指可数,对于尚处于亏损阶段的新兴电商企业来说,过早引入风险资本会造成估值过低,所以尝试获得银行支持就成 为很多企业的迫切需求。
各项资料提交上去,一看到净利润为负,银行人员的第一反应就是摇头,也就意味着这件事基本没戏,银行业考察企业资质首先看的就是报表,报表数字不成就算企业 的前景无限或者风险几乎为零,那也意味着拿到贷款的几率极低,除非有可以抵押的资产,而即使抵押能够获得的抵押率也会偏低,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两方面的原 因,一是银行有自己的风险控制体系,考察现金流、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指标,这点无可厚非,但是风险控制不意味着零风险,而且现有的很多评级模型无法将一些定性指标量化,以报表为主体的风险评估体系把部分风险极低的短期小额贷款挡在了门外;二是银行业的传统偏见,使他们养成了“抓大放小”的习惯,对小额贷款不屑一顾,主要是小额贷款对业绩贡献较低,而手续流程却和大额贷款一样,节约资源变成了一种拒绝业务的借口,这已经是信贷、内部审单和内控人员的一种默契。
在互联网金融风生水起的今天,各大银行还能这样安枕无忧吗?6月13日支付宝祭出余额宝,到6月30日24点累计用户数已经达到251.56万,累计转入资金规模66.01亿元,累计用于消费的金额12.04亿元,截至6月30日24点的存量转入资金规模达到57亿元(含周四15点后至周日已申购未确认的金额)。各大银行终于见识到了互联网金融的力量,纷纷要求监管层对其进行封杀,可大势已难以阻挡;京东在今年的开放平台大会上,提出了对供应商的四大支持,其中之一就是供应链金融,今年年初京东收购网银在线,并组建了金融公司,供应链金融已经出具规模,对供应商的融资支持已达10亿元;京东、支付宝在做银行曾经不屑于做的业务,积少成多、渗透供应链的各个参与者、通过互联网手段创新传统的金融业,这才是银行业面临的最大威胁;2012年网络零售总额已达1.26万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1%,并且每年以接近70%的 速度增长,产品流通的背后是资金的流转,电子商务已经向整个零售业渗透,终端消费者的资金流动只是网络交易很小的一部分,网购所汇集的成千上万的商家的交 易规模更大,错过了电子商务就是错过了巨额的资金交易;银行业的偏见使其放弃了有巨大市场空间的小额资本市场,还在资金的运转过程中失掉了技术创新和应用的手段。
互联网金融还在不断的创新,银行终究会认识到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强大,因为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资本所带来的利益,更重要的是习惯了创新手段的客户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