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潮兴,中国将出现100个互联网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文/潘乱  本文只发百家

创业大潮特别热,远在李总理号召大众创业之前,全北京咖啡馆的服务生和消费者就都已经感受到了,到处都在讨论做一个什么样的产品以及怎么骗VC的钱,参与者从BAT高管到找不到工作的穷学生不一而足。与之相对应的是,投资行当也很热,安妮的快看漫画和杨柳的足记都是昨天刚冲上AppStore全榜第一,今天公司的门就已经被各家机构的投资经理踩破了,TS接到手软。

这种氛围感染了很多蠢蠢欲动的人,也让不少开始担心,这是不是又一轮互联网泡沫?因为去年资本市场太火,即便是我们压根不看好的张三李四王二的项目都拿到了天使投资,尤其诡异的是他们大部分还都走到了A轮。早期项目这种不正常的融资数量/规模/比例让很多人都开始不断喊狼来了,最有传播力的担忧也来自一级市场:去年9月专注早期投资的经纬创投合伙人张颖给其所投公司CEO发了公开信,说泡沫就在那里随时可能破裂,现在的热度必将转冷;创业家上周发了易凯资本CEO王冉的预警,2014年拿到A轮融资的公司有八百多家,拿到B轮的有两百多家,90%的创业者可能需要直面“C轮死”的可能;昨天各大科技媒体又开始疯转《贪婪笼罩硅谷:市值10亿美元公司今年将死一批》一文,风投大腕比尔·格里认为,在今天的创业和投资环境下,许多新创科技公司没有任何商业运营的经验或者记录,很多公司将以失败收场。

能看出风险,这只是VC的基本功,且这些大佬的观点就像“从长远看我们都将死去”一样属于正确的废话,现在这股创投热浪极其罕见,泡沫论纯属杞人忧天或别有所图。本文从IPO产业链蓬勃发展及(移动)互联网之于中国公司的积极影响两个方面来论述当下是创业和投资的最佳时期,现在应该快速跟进这股创投热浪而非瞻前顾后畏首畏尾。

IPO产业链蓬勃发展:是创业大潮,也是投资热浪

这段想说大意的是资本都在疯狂往早期市场里面涌,你创业者怕什么?

先(选择性失明)随手翻下美国互联网3大巨头的财报新闻:

Facebook公布2014Q4财报:净利润7亿美元 同比增34%

谷歌公布2014Q4财报:净利润同比增41%

苹果公布2015Q1财报:净利增38%创历史新高

苹果谷歌脸书市值加起来是一万三千多亿的盘子,他们打个喷嚏整个产业都要跟着抖三抖,如今全都在涨,说明美国互联网行业处在一个特别繁荣的黄金时代。全球互联网基本上都是跟着美国转的,这里是为了说明行业基本面不错。

如今个人计算终端(魅蓝、红米等)已经降到千元以内,中国至少有5-13亿(缺权威数字)人已经接入了移动互联网,每天几十亿个小时花在手机上,巨大的人口红利、良好的软硬件基础和全社会的消费升级,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第二重要的互联网大国。由于移动互联网最重要一个指标就是量,在未来几年,全球互联网市场将分为中美市场和其他市场。

中国互联网行业一级市场的IPO产业链,FA、天使、VC数量/规模/活跃度都在激增,PE、投行都开始积极往早期看了。

在建国路万达广场办公的以太资本算FA界杰出代表,不到一年就跟市场上大部分机构都产生过交易。除了以专业姿态杀进来的以太,36氪猎云网、逐鹿网等垂直科技媒体都开始帮助创业者做免费FA,华兴也做了一个阿尔法直接覆盖早期投资FA市场,至于这两年做FA的小团队和个人,海了去了。

早期投资这块涌进了特别多的个人天使和新机构。个人天使比较著名的案例如陌陌和锤子背后的网易系、滴滴的王刚。VC热浪在过去一年表现之一在于投资人纷纷脱离原机构创业,源码、高榕、云启、蓝湖、鸿泰和starVC等都是投资领域的新玩家。另外VC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都在疯狂找项目,原来12年最多投10个的公司,现在都变成投100个了。经纬算是早期投资的大赢家,猎豹、陌陌和爱康国宾三个项目实现IPO退出,而且在张颖抛出泡沫论之后,经纬投资的脚步丝毫没有看出有任何放缓的迹象。

VC都在往早起看已经成为常态,因为越往后越贵,不符合投资低买高卖的行业本质。PE、投行往早期走的最佳代言人就是原高盛亚太区董事总经理柳青吧,她去年7月加入滴滴,帮助融资并促成嘀嘀快的合并。

(移动)互联网成了一切行业的新地基,未来将会有100个互联网

互联网化是所有垂直行业的高级形态,这届政府在今年两会上提出的“互联网+”战略,跟去年初风行的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行业差不多是一个意思。由于产业结构和技术环境的原因,互联网之前干掉了传统传媒和娱乐产业,今天正在向行业根基更深的金融、教育、旅游、硬件、O2O生活服务等领域进军。但这一次互联网跟十几年前的互联网不一样,因为它几乎改变了所有的行业,互联网正在成为一切行业的新地基。

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教育,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医疗,互联网+LBS=O2O,互联网+硬件制造=粉丝经济……

互联网+将会带来100个行业的新机会,而每个行业都将会出现自己的BAT。现在的问题是创业者不够用了,互联网人才就这么多,行业很干枯。相信所有人都能感受到,所有好公司都缺人,主要是缺互联网的人才,因为将来会出现100个互联网。但是进到行业里头你会发现全是坑,比如教育行业,坑太多了。短期不见得能做起来,但三年、四年、五年肯定做得起来。但你现在要买人,买公司就是买人,这拨人没了以后得等一个阶段人才梯队才会跟上。

跑题了。除了横向的互联网+之外,原有意义上的互联网企业(BAT为代表的)又都面临强制拆迁异地重建的转型问题,(移动)互联网是一切行业的新地基。高级形态和拆除重建两者相加,就把未来5-10年的创业和投资机会放大了10倍、百倍。

而在互联网化和移动化的过程中,生产或生活方式的重构和资源的重新配置将会引发的结构性市场增量,未来会有100个互联网。

阿里腾讯正在买一切,就是他们觉得原本互联网这个盘子太小了。

逐鹿网,只关注创投市场,微信公众帐号:hizhulu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百度百家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