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本土化=科技版到都市版的距离
百度的投资传闻落定、全球CEO到访北京、中国本土化战略的披露,让叫车鼻祖Uber(优步)再一次登上各大中文媒体。虽然接受百度投资的目的是本土化,但Uber在这片土地上从来就不是一个消费类的话题,本土化的距离有多远?也许就是P2(商业版)到P8(都市版)的距离。
从2013年初开始,在滴滴、快的的数十亿补贴战中,同期的上百个出租车叫车平台烟消云散,可谓两强相争,败的是其他。而自从两家平台开始进入商务专车领域后,这样的区域愈演愈烈。
要知道,商务专车较早的玩家易到用车始建于2010年,就算融信金融的AA用车,甚至是本文的主角Uber都是2013年8月正式在中国开始运营的。而滴滴专车在2014年8月开始运营,一号专车则是2014年7月开始,但市场上明显后两家有再演一次出租车补贴大战的剧情。再这么玩下去,别人连粥都没得喝了。百度投资Uber的消息宣布,恰好是在这么一种背景之下。即使商务用车市场还在早期,但也还是有种怕是来不及的感觉。
不提App设计风格、功能设计和使用习惯,Uber真正做好本土化的有这么几个担忧:
1、基础用户规模造成起点落后
滴滴专车和一号专车之所以能快速占据易到等多年经营的地盘,除了补贴外,靠的就是积累下来的庞大用户群。只要有20秒没人接,自动弹出提醒“试试专车吧”,加上恰到好处的代金券,糊里糊涂地就成了初始用户,并开始了快速的积累。Uber入华已经一年多的时间,但起点完全落后,望着站在以前成绩肩膀上的快的、滴滴,只能羡慕。
2、业务发展速度慢于对手
两家不计成本的补贴最可怕的,就是谁敢不接,谁就会被淘汰,而直接的结果就是两家的发展势头可谓凶猛。全国一天的打车需求是3000万,快的在双十二传播稿中对出的数据,是当天快的就包了其中的三分之一。拿了7亿美元融资的滴滴也一样,海量的补贴吃下了大量的市场份额。
3、海外公司需要证明本土化运营能量
中国互联网企业之所以能和美国巨头对抗,除了众所周知的原因外,美国互联网企业做产品的思路、运营的模式和本土公司完全不同,将一套成熟的体系拿来了,也和中国消费者不对味,没有成功案例。
另一个和这一点相关的其实是公司结构,滴滴和快的两家公司与其说是财务投资,不如说已经就是腾讯和阿里公司业务体系的延伸,在占股数、控制力上有着相当的话语权,但百度和Uber合作上来看,虽然没有公布金额和股份(估值400亿美元的Uber真不缺几亿美元),但百度对Uber的控制力依然不好。
也正是因为这样,打车软件要进入“三国杀”的年代,还需要时间证明Uber能不能挤进去,现在说这样的话为时尚早。好消息,是市场真的还是早期,说不定未来还有机会。
最好的机会来自政策的变化。私家车不能接活一直是专车被诟病的地方,虽然的确是填补了社会需求,但毕竟还是有罚款的案例不断出现。一次政策的放宽,或规范化,就会企业在细分市场中的排序。
另一个好机会来自商业模式的变革。打车平台依然还是亏损状态,除了几家大企业,想撑下去,撑到市场有一些好的商业模式,是有机会反超的。
但通过入股Uber,就想解决了“衣食住行”的“行”,百度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