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互联网创业这么火,未来的出路又在哪?
O2O快要改名了,P2P频繁出事,外卖、电商已经格局已成;资本二级市场不景气,投资人理性回归,让创业者真的感受到寒冷。然而,在此背景下,发展已有一段时日的体育产业互联化渐入人们的视野,站上风口上,准备起飞。
“互联网+体育”究竟有多火?
体育产业包括很多,体育健身、体育竞赛、体育用品、体育传媒等等。早在20世纪60年代,大众体育、职业体育兴起,迅速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美国是唯一的“体育全能型”国家,大众体育搞的好,职业体育也有一套,其中健身娱乐的拉动最高,产值达到2200亿美元,差不多占体育产业的一半。当然,其他国家也各有千秋:日本以体育用品为主,韩国以健身娱乐推广为主,意大利的核心基本是足球,瑞士比较独特,登山、滑雪等体育休闲旅游等。
而一向崇尚“金牌”体育的中国,要成为体育强国,意味着体育产业应在全国GDP比重里占据前十。嗅觉敏锐的创业者和资本,都因如此巨大的潜力而蠢蠢欲动。而相关政策的发布,更是令人血脉喷张。
2014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2014年第46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计划到2025年“中国体育运动人口达5亿,体育产业产值5万亿”,成为体育产业升级的动力源泉。
2015年3月6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曾提到:国家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互联网+”的概念一下子火了起来,“互联网+体育”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资本关注的重点。
“互联网+体育”到底有多火?前段时间,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说,目前各地方 “认购”已经破7万亿。而加入狂潮的,自然少不了流量入口寡头的阿里与腾讯--阿里狠狠阻击线下体育赛事商店,而腾讯则阔绰地拿下了NBA的直播权。
冲入大潮的,还有什么都要横插一杠的乐视――布局体育全产业链,看起来似乎是颠覆式的。此外,搜狐、爱奇艺、优酷土豆、新浪等老牌视频门户,也虎视眈眈。
但这一切,并不妨碍创业者们前赴后继地到体育产业领域进行探索。4 6 号文件将全民健身上升国家战略,各地“认购”破7 万亿元的现实,都印证了国家改变经济结构的深层含义, 其市场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互联网+体育”的发展现状
互联网时代下的体育产业,各巨头充分发挥其基因优势:腾讯几十亿拿到NBA的直播权,继续连接器的神话,据说将尝试收费模式;阿里牵手恒大,在天猫商城中将恒大店ONLINE,直切赛事消费升级领域;乐视体育秉承乐视“要玩就要玩大”的路径,全产业链搅局,让用户更好的参与到体育中去,由观众变成用户,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
寡头们的深度介入,在职业体育领域这块会更快地衍生出不错的服务。但业内认为, 职业体育目前发展的重点还是社群和媒体。 虽然国外早已围绕职业体育设备开展智能化硬件升级,但国内还远不是时候,因为比赛都没人看,设备那么牛又有什么用。
“赛事”领域被资本强势侵入进行跑马圈地,给创业者留下的机会已经不多。因此, 当下的创业项目大多聚集在大众体育领域。
目前“互联网+体育”的创业项目大体有这几类:关注订场地的“趣运动”、“动起来”、“大满贯”、“全城热恋”;以社交切入的“约跑”、“悦动圈”、“乐奇足球”;体育教育领域也被广泛看好,盛产了“少年运动家”、“初练”、“动吧足球”、“健康猫”等;另一方面,“虎扑—贵人鸟”、“动吧体育”、“鸟巢文化”等相继宣布合作或成立基金,资本驱动力十足。
然而,二级市场日益萧条,投资人理性化已成常态,“互联网+体育”再热,也逃不过这大势。已经开始半年多,因商业模式陈旧或盈利模式不清晰,连天使的边儿都没碰到的创业项目,比比皆是。
相互“撕逼”的需求
创业环境维艰,想要获得投资人青睐就要做出真正能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但各创业项目创始人对用户体育需求的看法,却各不相同,甚至相互“撕逼”。
趣运动创始人关正罡将人群分为体育人群和运动人群,双方的重合度极少。体育人群以关注赛事为主,好的IP是刚需; 而运动人群无非就是对人、场地和物品的需求,由此对应的商业模式就是订场地、找教练以及电商。 但细究起来似乎不止这些,至少我们还看到媒体需求也很有必要。
而在同一场演讲中,动吧足球CEO、互联网创业老兵白强则认为,找场地、找教练之类的都是伪需求。因为一开始“动吧足球”也是从青少年足球教育切入,但后来因没有足够体量的教练资源支撑,做不下去。背后的原因有二:一是这种模式引起国内培训机构的反感,二是没有找到让退役运动员参与其中的正确路径。后来,动吧体育决定要做体育界的“海底捞”,通过资本游戏来高举高打。
但健康猫CEO、退役运动员杨骅力却又为这些需求正名。他认为这些需求是存在的,只是正确路径还得由体育人来办。因为互联网根本不懂体育,更不懂体育人是怎么个情况。他认为, 将来体育产业的竞争必将是资源的竞争,其核心是“人才”的竞争 ,而令他最自豪的是“健康猫”已经抢占先机。毕竟他曾在原体制中呆过,不仅熟悉情况,而且还近水楼台。但目前“健康猫”主要仍是通过电商来盈利。
更多的人是从跑步、滑雪、高尔夫等大众运动健身切入,并将电商做为盈利模式之一。如“悦动圈”,首创运动奖红包,CEO胡茂伟给这个“创举”一个新的定义――“游戏化”的产品机制。这样能聚集愿意跑步和本来不愿意跑步、但贪小便宜的用户,以此做为电商销售的流量入口。暂且不讨论到底是补贴的多还是电商卖的多,“悦动圈”有点不同的是,它还有“运动手环”这样的可穿戴设备。但如果淘宝、天猫没有假货,电商真的行得通么?不过也有人说,至少“流水”可以有。
体育产业智能化,距离未来最近的行业之一
随着“创客运动”在中国崛起,体育产业升级除了互联网一条通道,智能化也在慢慢发展起来。运动监测、运动损伤修复等,火热的可穿戴设备大多跟运动有关,360度VR场景等体育媒体运用,更是开启新的观赛体验。
体育产业隐约已经成为距离物联网时代最近的行业之一,蕴含着巨大的机会和潜力。虽然智能硬件行业还处在大众教育起步阶段,但业内人士认为,智能硬件的大众市场总体量饕餮。
由于尚处“原始社会”,目前所有的智能运动硬件公司都面临着生存压力,可穿戴设备在国内并不好过。但相信, 在下一个阶段的升级中,智能硬件领域一定是一块秀色可餐的大蛋糕。 未来,定会出现转机。 ( 完 )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李倩。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号tiwwei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