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整顿私募债拆售意不在招财宝
日前,证监会整顿清理各类交易场所办公室向各级政府金融办下发监管函称,部分区域性股权市场与招财宝等互联网平台合作,通过互联网平台销售区域性股权市场备案发行的企业私募债,操作行为不规范,存在较大风险。
对于此举,业界大部分声音解读为招财宝“祸不单行”,是蚂蚁金服继被质疑在线销售垃圾债之后迎来的又一波“监管”压力。但在朱飞看来,这并非专门针对蚂蚁金服,而是高层对地方各类交易所监管趋严的开端。
朱飞认为,是泛亚400多亿兑付危机,让中央对地方交易所的业务边界重新重视起来。400多亿人民币无法兑付,23万“受害人”牵涉其中,泛亚作为一个有色金属交易所,因为玩过边界而“暴雷”,这让证监会看到了区域性金融风险爆发的苗头。此番发函要求各级政府金融办约束辖内交易所,体现了高层防微杜渐的决心。
泛亚曾号称是全球最大的稀有金属交易所,然而仅仅四年之后资金链便断裂,泛亚兑付危机事件也由此产生。有分析人士指出,泛亚事件正好反映出目前交易所市场的混乱,近年来诸如泛亚兑付危机这样的事件频频上演。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从2008年至今,已经至少出现了7次涉及金额较大、投资者较多的兑付危机事件。
据《新金融Club》记者统计,截至目前,全国设立的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有30余家。今年6月26日,证监会下发《区域性股权市场监督管理试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将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定位为“为其运营机构所在地省级行政区划内中小微企业私募证券的发行、转让及相关活动提供设施与服务的场所”,并对私募债的发行、转让进行相关指引。
但实际上,地域上的区隔很容易被打破。一方面,各地有融资需求的中小企纷纷寻求到投资市场活跃的省份挂牌;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推进,特别是招财宝等大型投融资对接平台的兴起,让各地区域性股交中心挂牌的企业私募债的流动性跨越了地域边界。
招财宝总经理袁雷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招财宝总成交额已经超过3300多亿,私募债的占比不大,目前也尚未发生任何违约案例。”在朱飞(微信号xjrclub)看来,虽然数目不大,但它代表了一种趋势:地方垃圾债可能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转移、积聚,将风险转移给次级投资人,甚至次级交易平台本身。
朱飞认为,招财宝被指出售垃圾债,反映出次级投资人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一问题;而一旦地方股交中心发行的私募债占到招财宝等平台交易额较高的比例,风险就实现了转移,交易平台本身就会承载较大风险。所以此番证监会“提点”招财宝,焉知非福。
此次整顿的另一个关注焦点是私募债拆分售卖是否可以继续施行。私募债的拆分售卖之前一直处于监管的模糊地带。随着互联网金融推进,部分私募债借道“区域股权交易中心+互联网平台”进行“大拆小”,变相扩大投资者范围,同时跨区域销售。此番整顿,可能会斩断这条道路,影响区域性股交中心的运转,也增加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
毫无疑问,这又是一个监管与效率不可兼得的选择,是市场与监管博弈的一块阵地。私募设定的准入门槛和人数限定,在互联网金融面前显得无能为力,小、微金融的特性被互联网平台发挥得淋漓尽致。
据《新金融Club》报道,实际上IDG主管互联网金融的副总裁兰希就指出,IDG投资互联网金融的最大逻辑是“资产端的全面互联网化是中国互联网金融最大的机会”,即把各种样的资产类别,或者是各种各样的债权,通过金融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变成标准的产品放到互联网上去卖给老百姓。
只不过在朱飞看来,当这些资产端是传统的信托、私募时,当局便会略加管束。其实这也很好理解,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硬着陆谁都受不了,互联网金融玩家要注意领会游戏规则。
(作者:朱飞,微信号xjrclub。首发 极客网新金融 ,百度百家、今日头条、搜狐自媒体、IBTimes同步更新,转载务请保留此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