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内容,中国移动只能偏向虎山行
做管道还是做内容,这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确实是一个问题,特别是处在领先位置的中国移动。
有人说,做好管道就可以了,运营商何必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也许,运营商确实是擅长做管道,但只有管道就能生存吗?恐怕很难,因为,很多互联网巨头不会让你安心的做好管道。原来被寄予厚望的PCC策略控制与计费根本就不敢落地,也就没有了所谓的智能管道之说。
也有人说,运营商确实只做管道不行,可做内容自己屡战屡败,即便如中国移动般强大也始终没有成功。屡战屡败也可以叫做屡败屡战,看看互联网公司的成功经验,哪个不是历经失败之后才获得了成功。
当然,还有一种声音,运营商不仅要做管道,也要做内容,但自己做内容显然是强自己所难,不如做个聚合平台,运营商有用户数量,也有不错的计费系统,将做内容的聚合起来向外提供服务就可以了。
聚合服务不仅仅是电信运营商想做的,也是互联网平台公司都擅长的,做内容聚合几乎是在与BAT这样的巨头面对面的竞争,而且是以自己的短处来抗衡对方的长处,不会有任何胜利的机会。
内容是电信运营商未来的唯一出路,不能借助管道优势把内容做起来,就一定会被借助内容优势把管道控制起来的力量给灭了,也就是被时代淘汰掉。
所以,电信运营商决不能仅仅局限于管道发展,必须要做内容,而做内容也不是要简单的进行聚合分发,而是要从制作开始,掌控IP,将制作、播出、网络三个环节打通,形成自成一体的闭环格局。
2015年,中国移动成立了咪咕互娱公司,整合旗下音乐、视频、阅读、游戏、动漫五大基地业务,互联网化运营,目标是打造中国移动新媒体平台、汇聚各种新媒体内容,为中国移动8亿用户提供内容服务。
实际上,不光是中国面临这样的局面,国外也一样,而美国运营商早已经行动。AT&T就收购了时代华纳。时代华纳是全美第三大内容公司,AT&T可在内容端形成对其他电信运营商或互联网视频平台的压倒性优势,从而让自己立于行业的制高点。
在中国,虽然市场特殊,但也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内容制作产业散乱无序,市场集中度低,并没有形成绝对的龙头老大,电信运营商进入的难度并不大。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牢牢掌控着互联网电视内容播控权,只有经过批准的广播电视机构,才有权开展互联网电视内容平台服务。广电总局目前已经发出7张互联网电视集成牌照,14张内容服务牌照。获得牌照的均为省级以上广电机构。这样的局面下,至少电信运营商与互联网公司是站在一个起跑线的上。要知道,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没有输在起跑线的业务并不多。
从起步阶段看,咪咕更像一些内容平台机构。核心能力依然是聚合分发,与广电对接,而非制作内容,但随着业务的发展,咪咕进入内容制作领域是必然,也是未来最重要的方向。
虽然做内容的道路更加曲折,如同登山一样困难,还要面临时刻可能到来的各种风险,但要想继续有生存的机会,就必须偏向虎山行,就需要敢于挑战。这是投资与未来,也是投资于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