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两轮融资,“有车以后”要深度影响1000万粉丝
2016年1月8日,汽车类自媒体账号“有车以后”完成新一轮融资,由国内著名的梅花天使创投领投、北京史努克基金跟投,融资金额为2400万元。“有车以后”的起步比其他汽车自媒体普遍要晚,但是发展的速度却极快,2014年12月8日,成立不到2个月的“有车以后”就获得了国内上市公司蓝色光标的第一轮投资,成为蓝色光标积极布局移动互联网的重要战略延伸。
一年时间,两轮融资,这样的案例并不多见,而作为“有车以后”的创始人,出身传统媒体的徐晨华却一直很低调。对于投资“有车以后”,梅花天使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的理由是,“一是看好汽车行业的市场容量,售前售后都在数万亿级别;二是看好有车以后一年的成绩和新媒体玩法;第三最重要的是看好这个团队。”
“有车以后”不仅一年获得两轮融资,在搜狐汽车自媒体的排行榜中排名全国第一,去年还入选新榜发布的全国微信500强,长期居于汽车类自媒体前列,在行业内影响力颇深。此次,新榜专访了这位拿下汽车垂直类新媒体2016年第一投的创始人徐晨华,看看“有车以后”下一步要做什么?
发力粉丝电商,打造多元化产品
口述 | 徐晨华 。整理 | 张骏
● ● ●
花果山+井冈山,年轻是团队最大优势
我2004年的时候就在《第一财经日报》做记者,之后在《新快报》一直做到了报社的编委,后来我觉得自己做腻了媒体,就出来创业了。汽车又是我很感兴趣的一个领域,相比于报社里枯燥的生活,我还是觉得做汽车好玩一点。
我有两个团队,一个是专门开发App的,另一个就是做自媒体的。因为自媒体的确是在风口上,所以自媒体团队发展的比较快,目前我们有超过500万粉丝。说实话,这其中还是得益于资本的力量。我们公司有两座山,一座叫花果山,就是我们的内容生产团队和销售团队,内容团队比较多元化,都很年轻,以90后为主;另一座井冈山就是技术团队,公司全职的人员不到40人,其实技术团队有十多个人,早期的几个来自于久邦数码。
▲“有车以后”创始人徐晨华
这200万粉丝,其中有广点通的投入,广点通说实话,效果还是不错的,但是有一点,广点通的红利期很快就会过去,你要控制取关的人数。纯烧钱的事情我们不干。我们今年主要的钱都花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扩充内容团队,我们会往动画视频的方向去做,这也是一个很潮的模式,我们在其中培养自己的三个IP,砖叔、钱多多和番茄哥。另一个呢,我们希望打造IP,然后再往粉丝经济这个方向转,比如我们上个月刚刚做的一个小范围行车记录仪粉丝专享团购会,限量200台行车记录仪在半小时内就抢购一空,效果比想象中好。
● ● ●
吸粉没捷径,将更多元化满足用户需求
很多人问我们早起粉丝为什么增长那么快,其实没什么捷径的,都是一些很苦逼的运营手段,一些细节。比如我们研究过微信用户阅读的高峰时间,早中晚三个高峰,我们选择了在18点推送,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早推并没有多大用处。还有我们每条推文的缩略图都有“有车以后”的标志,这样转发到朋友圈之后都会有露出,这都是一点小技巧。我们早期还安排编辑24小时回答用户的问题,但是后来粉丝量上去了,后台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就把这个服务撤掉了。
我们既然敢取一个名字叫“有车以后”,其实已经排斥了很多普通用户,从来没想过买车的用户根本不会来关注我们。关于这个名字,我们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这个名字很好记,就和“去哪儿”一样,有车以后是一个梦想,一种状态。我们并不会排斥那些想买车的人和关注车的人,他们都是我们的准用户,我们更希望能够粘住一批准车主和有车以后的人,这就决定了我们下一步的商业方向,除了广告之外,还有粉丝电商,粉丝众筹,代购等等服务。
我们最根本的是要多元化地满足粉丝的需求。我们今年上半年已经达到100万日活,目标是深度影响1000万车主粉丝。深度影响不代表我一定要拥有多少粉丝,深度影响的概念是能够产生交易,我们不卖情怀,正儿八经做生意,如果能做到深度影响这些用户,就很强大了。
● ● ●
信任感从“人与平台”向“人与物”过渡
具体来说,我们想要完成三个阶段跨越:首先是人和平台之间的信任,也就是粉丝和有车以后及三个IP之间的信任感,然后再过渡到人和人,粉丝和粉丝之间找到归属感和信任感。
我们会从粉丝之间淘出1万个大V,目前“钱多多”的5个个人微信号已经加了2.5万个比较活跃的业内大神。我们在公众号的自定义菜单中也加入了“社区”这个板块,这个还是比较早期的雏形,未来可能会分车型,“汽车之家”这种传统BBS的玩法在手机端可能就没那么受欢迎。我们研究出什么样的东西是用户觉得好玩的,就是猜车,给一个车的局部图片,让用户来猜车,春节期间猜车的盖楼活动达到了几千层,粉丝之间都很疯狂。只有用户在“有车以后”获得存在感,才会沉淀下来。
最终的阶段,就是过渡到人和物的信任感,也就是习惯在这买东西,或者一起定制、众筹车、配饰等。这种多元化就是我们今年努力的方向。
我们不做保时捷、法拉利这种太高大上的东西,我们做的是更接地气的,5万—30万价位车的导购和用车信息。相比于其它汽车类账号,我们的优势在于内容上的运作能力,原生能力,我们做过很多好玩的测试,比如高速状态下拉手刹会怎么样,如何最有效的给车窗除雾,吃荔枝会不会真的导致酒驾……用户很关心这些东西。
▲根据新榜的排名,“有车以后”已经连续多日占据汽车类榜首位置
当然我们在做微信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阻力,比如别人的号篇篇都是10万+,别人的号每天推8条内容,但是我们扛住压力,要求一天只推4篇内容左右。
其实我们接下来规划的这些内容,全都是围绕着“深度影响1000万车主粉丝”这个目标来做的。目前我们的内容篇篇都是10万+,春节后已经连续登上新榜汽车类新媒体全国第一的位置;我们旗下另一个号“一起去SUV号”也跑得非常快,基本上做到了头条篇篇10万+的水平,目前跻身新榜汽车类新媒体前列。未来呈现给大家的“有车以后”,一定是一个多元化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