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平台搭建操作手册V2.0版本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创业已经成为一场社会运动,更多的,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体投入到“双创”大潮之中。

然而,除了适应“双创”大势,享受制度红利之外,在回归具体的创业实践过程中,方法论的选择也十分的关键,直接决定了这个项目能否坚持到成功的那一刻,也决定了创业机会是否会最终转化为现实的价值,在创业成为一种社会运动的大背景下,差异化创业实践方法论的选择,成为在“双创”大潮中,区分创业项目层次水平的唯一标准。

然而,道哥作为媒体人,以第三方视角观察和了解了诸多优秀的创业项目,在方法论的细节层面,也发现了诸多优秀之处,或是通过创始人的自我阐述,或是对团队情况的深入了解,业务模式的深入洞察,不断去去伪存真,发现蕴含在诸多创业项目背后的恒定因素。

虽然每一个创业团队都存在着不同的发展路线差异,但是方法论的本质元素几乎都是一致的,这一致的方法论秘密又是怎样的,今天道哥以童游亲子游的发展路径为范本,剖析一个O2O项目的典型和靠谱的发展路径,以供创业路上的你学习和借鉴。

1、绕不开的基本概念:产品(服务)、平台、流量、用户(B端、C端)、生态

当下的O2O创业项目,都具备一定的平台属性,多数的创业项目的创始人,在公开路演的时候,张口闭口要打造平台,并且是最XXX的修饰词一大堆,却未曾将几个平台构建的几个基本元素搞清楚。

一个平台商业模式,必须拥有组成平台的几个基本要素,其中包括产品、平台、流量、用户等。

产品,一个平台上首先需要拥有的是产品或者说服务,以亲子游为例,必须拥有一条条的旅游线路,能够为用户提供产品消费服务的载体,这是组成一个平台的最基本元素,或者说最为核心的元素之一,如果一个从业者仅仅以提供产品为唯一诉求,在其必然需要依附于一个平台,一个拥有流量、用户和支撑服务的平台。

平台,能够将诸多元素聚合在一个诸多参与主体都认同的载体上,实现主体元素间信息和服务的通联交换,典型的平台包括有形的APP产品等,以及无形的品牌和虚拟社群组织等等。

流量,能够保证这样的一个平台运作和与外界广泛连接的流量和入口,包括线上和线下的关注度,能够带来业务流水的助力因素,以及能够带来目标用户第一次以及永续留存的基本通道。

用户,包括在这样的一个平台之上进行服务提供以及需求满足的两方或者多方行为主体,共同支撑整个平台运作的核心主体。一个平台必须拥有两个以上的用户主体才能够保证其活跃度,并且在实践过程中,考量一个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往往要看其对于用户主体的吸聚能力的大小,以及持续发挥这种吸聚能力的效率。

生态,能够保证整个平台进行自身自我生长的动力,以及各种催化和润滑机制的提供者,同时也是整个平台具有向外资源和服务横向连接的可能性,为一个平台可扩展性元素的代名词。

2、平台商业模式的基本运作逻辑

以童游亲子游为例,其整个创始人团队包含两股力量,其中两个创始人拥有旅游行业的从业经验,并且十分丰富,而另外两个创始人拥有互联网从业经验,并且具备全面的知识储备和执行力。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两股力量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上突出的发挥了各自的价值,共同打造了一个“互联网+旅游”创业项目的典型发展模式。

其基本运作逻辑如下:

1.0:产品阶段

在发展的初期,在完成MVP最小化实验的过程中,创始人曾义和陈洁莹以自身旅游行业的从业经验出发,充分利用储备的行业经验,自主开发出了诸多的亲子游线路产品,并且亲自进行活动召集和组织等全面的工作,由于其产品设计的优势,以及实际执行过程中的精细化处理,其产品的利润率水品已经超出了旅游行业的平均水平几倍,实现了小小的创新与突破。

然而,在进行规模化扩张的过程中,童游却遇到了发展的困境,在人数有限,产品研发能力有限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扩大商业规模和营收,唯一的方式就是更为广泛的招人扩张,而且要面临服务能力下降的风险,将小生意做大成为大生意。

此时,拥有互联网思维的创始人加入其中,开始思考经过MVP实践,并且成果显著情况下的业务规模化的问题。

2.0:平台阶段

要实现业务规模的扩张,将生意变成不只是大生意,更是大事业,必须要实现平台化策略,将曾经简单提供产品和服务的1.0模式中跳出来,升级业务模式,由产品到平台,童游选择了建立一个微信公众号为核心主体的童游亲子营平台,除了自己的产品之外,广泛利用UGC的力量,吸聚社会上的旅游达人,散落在民间的达人们,增加平台中的产品和服务数量,走出了平台化的初步尝试。

平台虽然建设起来了,但是由于缺乏基本的流量入口,使得整个平台虽然拥有了有形的载体,但是业务流量规模一直无法实现量级的突破,也导致了虽然拥有很好的流水,却未曾进一步指数级的业务规模扩张。

在对平台商业模式中几大核心主体认知水平的提升基础上,在对平台商业模式运作逻辑的深入思考后,童游团队找到了自己的答案,那就是在组成平台的诸多元素中,选择自身优势的切入口,牢牢掌握其核心价值,形成较高的行业竞争壁垒,并为进一步标准化规模化提升提供条件。

而此时,童游所拥有的平台,虽然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雏形,但是无法进一步扩大规模,因此必须进行平台元素的充实补充的同时,又能够进行平台元素的标准化和规模化扩张,而在过程中,在组成平台的诸多元素中,流量入口是最为容易做到的,通过融资后的资本助力,便可实现,因此要实现这一点的突破相对来说竞争的壁垒不高,因此成为核心竞争优势的价值不大,就必须重新发掘。

2.0升级版:童游达人工具的诞生

而参与平台生态共建的两大主体,产品提供者的用户(达人,UGC的U)以及普通消费者,其中前者具备B端属性,后者具备C端属性,一个平台运作正常情况下,B端用户数一定是少于C端用户数的,如果要实现平台的规模化扩张,以及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化,抓住B端用户,首先实现B端用户所供应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化,一方面容易打通整个链条,另一方面,由于B端用户的总体数量有限,共性特征一定大于C端用户的需求,因此从经济学角度是最为经济的一种方法。

而传统做法中,获取B端用户往往通过现实的利益输送来实现,诸如“嘀嘀打车”和“快的”推广期间向司机发放的补贴等,然而在资本寒冬即将到来之时,通过资本补贴的方式是不足取的,作为一个新创项目团队,也是无法负担的。

在此情况下,童游选择的是更加稳固的关系搭建模式,为B端用户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服务,一方面为其产品和服务提供输出平台的同时,另一方面要针对其在亲子游产品开发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进行需求解决,因此一个能够为广大的旅游达人提供产品管理和用户管理的类CRM系统工具——“童游达人”产品就此诞生。

在一个平台模式构建的过程中,作为搭建者,必须拥有平台主体的B端和C端用户的绝对号召力,才能够通过一方的核心优势去吸聚另外一方的用户,而缺乏任何一方核心用户资源的掌握情况下,一味强调所谓平台产品的体验和技术优势等,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法取得持久的发展。

3.0:平台型生态只有一步之遥

拥有了一个服务于平台参与主体,B端旅游达人的工具产品,能够从用户最为痛点的地方,包括亲子游产品研发,组织,管理,互动过程中的刚需和痛点出发,牢牢的用工具产品锁住B端用户,拥有了服务平台B端用户的核心竞争力,就搭建了一个平台的稳固的一脚,通过资本的助力,通过融资后通用流量的导入,B端用户的价值就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吸聚更多的C端用户也显得再轻松不过。

在经历了从产品到平台,在对平台运作模式的深入思考之后,通过切入平台参与主体一方的B端“童游达人”的吸聚,通过一款工具产品的提供,解决核心用户群体的核心痛点,建立起稳固的关联关系和互动,在此基础上规范整个平台的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并通过资本的力量引入童游流量,则整个平台就能够正常运作起来,其平台生态体系也因为一个正常并且健康的运作模式的存在,而显得独具生命力。

3、平台搭建的那点儿事儿

通过童游亲子游的一路发展可以看出,之所以被资本认可和追捧,本质上是其发展过程中科学合理的方法论运营的结果,面对一个准入门槛不高的红海行业——亲子游,在多元的竞争格局中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其中的要点无疑是方法论上的差异化。

童游的实践,给更多追寻平台商业模式的创业者,那些张口闭口就是建设平台的创业者有太多的警示和借鉴的干货,总结出来大抵如下所列。

1、平台不是说建就建,组成一个平台的几个基本因素是你必须率先考虑到的,并且能够充分匹配自己的资源,选择最为适合你的切入点的入口进行突击。

2、平台技术,平台产品体验致胜,靠资本驱动,靠烧钱方式培育平台的发展模式在当下已经变得不合时宜,平台搭建技术主导流和资本主导流曾经造就了不少的传奇,但是未来未必继续有效。

3、在支撑平台的主体中,包括B端用户和C端用户,以及平台流量等诸多因素,必须拥有一个其中一个元素的核心竞争力才具备平台扩张的可能性,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空谈平台的整合是弱智的。

4、平台是开放的,只有开放的力量才能够解决平台的规模化和未来价值变现的问题,因此平台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公司的自娱自乐,必须拥有更多的P(PGC)和U(UGC),更多的平台主体的参与才能够共建成功,平台是平台搭建者的,同时也是平台参与者的。

5、从产品到平台,从平台到生态,是一个基本的线性精进过程,通常情况下无法做到跨越,一个成功的平台项目,往往是从一个产品,一项服务,一个业务的自然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而非硬生生强加而来的,自然的平台才是健康的平台,有生命力的平台。

6、吸引平台参与主体一定是核心价值的提供,这种价值已经不仅仅是简单信息对称的便利,更多的是服务平台主体深层次需求的产品和工具的辅助与支撑,简单的资源直接对接模式必须要升级到资源变现价值的提供。

7、围绕人类刚性需求的大平台的创业机会已经不多,而面对更多细分人群的,差异化服务提供的小平台创业机会不断涌现,细分人群的小平台的建设方法是不同于大平台建设的方法的,精细化,精准化思维的价值要高于规模化,资本化的思维方式。(完)

作者:道哥(栾春晖),自媒体人,华南创业新媒体闹客邦创始人(微信公众号:nockclub)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