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做了什么?滴滴要把启动界面换成它
文/路北(微信公众号lubei2014运营者)
像很多App一样,“滴滴出行”的欢迎页也会出现几秒钟的短暂广告。细心的用户会发现,在元旦期间打开“滴滴出行”时,出现的却是“腾讯云为滴滴提供云计算服务”,腾讯云的标志出现在最显眼的位置。
相较于平时,假期时的用户需求量明显增大、活跃度也更高,本是广告商垂涎不已的“黄金时段”,滴滴把1月2日上午到1月4日上午的2天黄金广告时段,用来告诉用户自己的后台技术支持,同时还加上了与用户互动最常用的红包。
几乎没有App会在启动页介绍自己的技术方,更不要说是在元旦这样不同寻常的时段。 腾讯云到底为滴滴做了什么?值得如此的大张旗鼓? 滴滴这非常规的举动,又是在新的一年想给用户传递的出哪些信息?
互联网的“白银时代”
前几天一篇名为《互联网2015:诸神退位与白银时代》的文章,点破了关注行业发展的神经:互联网领域许多明星企业,在2015年都遭遇神话褪色,小米、美团和大众点评、唯品会、360等声名显赫的企业都一一在列,其中滴滴也“光荣”上榜。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2015年的互联网行业,被最多用到的会是“合并”。一桩桩看上去不可能的“冤家”联手,却真实地在发生。“最初那些完全建立在互联网上的红利接近殆尽”,对许多人心中的疑惑,文章如是解释,并给出了“如果一家公司的成功建立在一些不可持续的条件上,而公司又不能利用这些条件创造的机会快速建立起适应一般条件的能力,麻烦”相对公就可能会遇到允的告诫。
毫不客气地说,依靠完整的产品矩阵已经占据了出行市场所有细分领域的大部分份额,即便是估值已经达到165亿美元,滴滴同样需要面对“后马太效应”的挑战。
腾讯云为滴滴做了什么?
说到滴滴与腾讯,更普遍的感觉是腾讯为滴滴提供的绝佳入口,出现在滴滴版面上的似乎应该是微信。殊不知,滴滴如此成功,功臣正是腾讯云!
2015年6月一场对滴滴CTO张博的访谈把滴滴和腾讯云紧密地连在一起。覆盖175万司机、日订单550万单,用炫目来形容滴滴三年多内所取得的成绩一点也不过分。但如果没有精密的算法和强大的后台数据调配能力,无论“让出行更美好”的初衷多励志,这些成绩都是无法想象的。
张博在采访中详细披露,滴滴和腾讯云走到一起,源于2014年底那场最出名的“补贴大战“。增长10%的预估却遇到现实50倍的狂涨,靠滴滴自身的扩容速度和传统采购机器的做法显然完全无法满足。暂不说传统的基础平台的搭建和运维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对当时身处最激烈竞争的滴滴而言,服务器的稳定是关乎到能否在市场上生存下来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境下,出于腾讯和滴滴之间的投资关系,尤其是腾讯云已经经历了微信、QQ海量用户高并发的考验,以及在春节红包大战中表现出的稳定性,滴滴把系统整体搬到了腾讯云。目前,滴滴在深圳、在天津使用着腾讯提供的优质带宽和网络机房资源,腾讯云的400+骨干网节点,即便是订单量的瞬间暴涨,也都能保证网络的稳定。
而同时,随着用户规模的快速扩大,服务器的安全性挑战也越来越大。要知道,对于滴滴这样体量的应用而言,如果遭受黑客攻击,所带来的影响会严重到整个社会的出行被打乱。基于此番考虑,滴滴把安全防线建立在腾讯云的“宙斯盾“安全体系下,可以扛下100G以上流量的DDOS攻击。
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解决了海量用户的暴涨、解决了用户的复杂使用环境、解决了猖獗的黑客、DDOS攻击,但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移动出行应用,有这些显然还不够,这其中包括腾讯云提供给滴滴的大量定制化服务。
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消息推送系统。滴滴是为了撮合司机和用户交易,而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时存在的大量订单和司机,把最合适的订单派给最合适的司机、如何高效精准匹配就非常关键。滴滴目前可以实现结合司机的数据特征,预测其对某个订单的感兴趣程度。
再以滴滴的补贴策略举例,滴滴针对乘客的补贴并不是盲目性的,比如一个对补贴极其敏感的乘客,只有在有补贴的情况下才会打车,没有补贴便不使用滴滴,如何把这些用户从高粘度用户群里甄别出来,最大化提升用户的质量和活跃度,同样只有借助大数据才能实现。
这些听上去都很美妙,但实际上,这些大数据的计算,关系到产品整体的策略和方向,而这个建立在司机的抢单习惯、乘客出行数据等因素构成的决策体系,对产品的基础架构挑战很大。大数据无法通过单台的计算机进行处理,必须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云存储和虚拟化技术。 随着滴滴对大数据处理需求的增加,架构搭在腾讯云上的云计算发挥的作用也愈发明显,腾讯云的基础服务和特色服务不但确保业务高速增长的平台稳定运转,还提升了其用户体验。
技术会成为滴滴的大旗
从滴滴的经验来看,不论是在安全、网络、运维的保证,还是优化整体系统、部分调优等问题上,都需要有很大的投入,但类似腾讯云这种“云”服务积累了很强的经验和实力,完全可以满足创业公司高并发量的业务需求。
同时,大数据作为滴滴的产品核心,决定着用户体验,也决定着产品整个商业运转的效率,用张博自己的话讲,大数据不仅是滴滴打车产品的心脏,还是滴滴打车商业的心脏,作为整个产品体系的基础设施,腾讯的云计算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滴滴显然不满足于此,除了正在通过滴米系统、用户画像系统、精准营销、智能匹配、需求预测系统和运能预测系统等构建自己的技术核心竞争力外,异地多活和内网级别互通的混合云为滴滴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
随着挖掘技术不断加强,以及最近两年的容灾问题,业务多活及健壮性需要越来越强。腾讯此前成功在QQ及空间的按SET部署经验:类似于业务系统打包成集装箱,一键缩扩容,平时就近接入,灾时一键切换。滴滴将基于腾讯云来进行双活容灾系统搭建。
同时,滴滴还将会采取更前沿的腾讯云内网级别互通的混合云,这样可以在活动或者用车忙时,在云上申请到更大片的虚拟计算资源,而闲时可以退回,物理机房维持常规在线业务,这样更张弛有度,游刃有余。
从这个角度来说,白银时代,滴滴会越来越多地成为技术驱动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