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源:知乎推出新产品!“百度知道”受冲击?丨艾问

科学种太阳微信公众号知乎,从来就不可能汇聚精英。过去不能,现在不能,将来也不可能,两个原因:一是UGC投票模式,二是公司基因。因此我死也不会用知乎。

天涯网友 :比起百度知道那种广告泛滥的地方,知乎好用多了,回答特别全面,专家精英也很多,比较干净。

创业不再是中国青年

追求个人成功的事情

而是我们这代人的

自我解放运动

1、知乎live

这几年,“知乎”火了。这个问答社区每天都会产生很多古灵精怪的提问,也会出现很多绝妙的回答, 连小艾在写微信的时候都会查阅知乎网友的有趣评论。 这几天,第三届知乎盐Club活动在上海举行, 知乎创始人兼CEO周源在媒体沟通会上分享了知乎2015年的数据情况,同时还宣布推出一款名叫“知乎Live”的新产品 ,这款神秘的新产品有何亮点?其发布是否会对“百度知道”等竞品产生冲击?作为这几年迅速崛起的互联网新秀,周源又是如何带领知乎在巨头的夹击下成功逆袭?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知乎创始人周源的人物故事。

在发布会上,周源手持话筒热情的向观众介绍自家产品: 知乎live是一个实时问答体验的产品,其设计类似微信对话框,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实时互动交流, 主回答者可以通过语音和图片的形式辅助回答问题,其他用户可以通过表情和点赞的形式对具体回答进行表态,当然, 也可以进行打赏。

此外,周源还亮出了知乎在去年漂亮的成绩单, 主要分为搜索、版权保护、反作弊和社区管理4个方面。

搜索方面 ,知乎去年最大的举动是 和搜狗达成战略合作 ,借用搜狗搜索的技术补齐搜索短板; 在版权保护方面 ,主要和微信内容库达成合作, 保护知乎原创内容在公众号等方面受到保护 ,知乎本身也上线了侵权投诉功能, 知乎方面称50%的投诉可以在25分钟内得到处理。 较为重要的是, 知乎会在今年6月上线付费授权功能 ,让版权授权更加标准化,降低人力沟通成本。

当然,周源自豪的说:作为社区的知乎,去年也在反作弊和社区管理方面加大了力度, 现在每月处理13.2万次刷赞,5.7万个账号,社区管理方面则累计受理举报277.7万起。

对于新品的发布,网友@默默耕耘小农民说: 太棒了,以后果断不用百度知道了; @泽西汉则担心知乎会变成广告平台:讲真(知乎式开头), 平台大了,牛皮癣也随之而来,一堆垃圾信息不可避免,iOS的APP用户体验一塌糊涂,首页推送的毫无章法。

网友@包蓝天总结了知乎这几年的发展说:民粹必将反智,为了提升用户基数 ,从 原先的邀请制变为后来的注册制 ,精英主义的优势也逐渐消失,现在的知乎也渐渐演变为贴吧,微博这样的公共讨论平台, 点赞制度也是一项很反智的举措,知识的正确性并不取决于其受欢迎程度,它反映的是一个客观的事实。

2、不需要知道我是谁

1999年,周源就读于成都理工大学计算机系。入学初期,周源在图书馆看了一本比尔·盖茨传《未来之路》,这是他的创业冲动之源。

1、其实,我是个程序猿

学生时代,周源发现大部分计算机系的学生都在攒钱买电脑,但普遍的用途仅仅是打“星际争霸”和看视频。 他抓住商机和同学一起组建一个计算机服务部,其商业模式是把组装后的电脑卖给其他系的学生, 学生也可以直接到服务部订购组装的电脑,同时如果成为服务部的会员还可以听关于电脑硬件的常识讲座。

这个从大一成立起来的计算机服务部一直持续到大四, “当时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觉得能天天折腾电脑就挺好玩,编程本身就是件很酷的事情。” 1999 年冬天周源在成都到北京的火车上与人讲起自己的理想, 准备写程序到35岁,然后去研究天文 。对方摇头笑说,这不现实,程序员能挣多少钱? “我当时心想,这不是关于赚钱的事,而是对世界的看法。”

2、转行记者

2005年,周源辞掉了软件开发工程师的工作, 转行成为了《IT经理世界》杂志社的一名记者。 当时的周源希望通过在杂志社工作拉近他和他最初想象的世界之间的距离。他把杂志上的文章从创刊到最新一期的全部内容看了一遍。之后,他写出了《 桌面神话终结》 的报道,这篇关于微软会在未来几年被 Google 逼入死角的趋势分析报道拿到了当期的好稿奖,并得到了1500元奖金。

3、找到想要的工作

做了两年记者后,周源发现这仍不是他想要的工作。他说一个重要原因是, 他可以发现、采访、写作和发表,但他无法去验证,不是那个让事情发生的人。 于是,他开始创业。

2010年,当周源决定做一个高质量、能认真讨论严肃问题的社区时,市场并不看好。创新工场联合创始人及管理合伙人汪华说:“所有人都觉得做社区基本上已经跟创业公司没有关系了。 百度很厉害,腾讯很厉害,然后你基本上不可能再起一个新的社区,(否则)百度导导流量、腾讯搂搂用户就能把你给干掉。

创造一个高质量的讨论社区,决定了知乎的培养途径与贴吧、空间、微博等必然不同: 流量或总用户数不重要,社区文化、核心用户这种需要耐心与积累的软性指标才是关键。 2011年,知乎上线2个月,周源获得创新工场A轮投资。

在团队内部, 对同事充分的信任与放权也是周源认为自己在创建知乎后最大的改变, 他说:“我第一次创业的时候是一个什么事情都要管的人, 从中午吃什么到未来3个月公司要做什么,我都要管。 ”做知乎以后,他变得很放权,信任和尊重他的团队。好几次公司年会,若非大家要求, 周源甚至是一个在合影时都不会主动站在中间的人。

周源的个人魅力让知乎和其他创业公司有截然不同的气质,知乎公关认为 很多创业公司会凸显CEO的个人英雄主义气质,但知乎的用户最不在乎这个平台的CEO是谁,他们更享受这里的内容本身。

3、知乎的未来

知乎的招人广告挂在微博上几个月,应聘者众多、合适者寥寥。 “我一直在招聘,却很难招到靠谱的人。” 说这话的时候,周源坐在名为“赞同”的会议室里,隔壁“反对”会议室(源于知乎著名的“赞同”、“反对按钮”)正在进行一场面试。

周源毫不掩饰自己的完美主义倾向,从招人到产品,他宁愿花大量时间磨,也不愿像其他创业者那样匆忙推出产品, 这让外界觉得知乎“慢吞吞”的。

开放注册后,有用户在担心知乎因为大批新居民的涌入而变味。这很好理解,有一次周源和知乎另一位联合创始人张亮一同前去乔布斯家缅怀, 却遭到乔布斯邻居的持枪驱赶——太多外人前来,对与乔布斯在同一社区的居民造成了干扰。 周源说他的下个目标,是服务一亿用户。在他描述的未来中 ,知乎会演变成一种互联网的基础设施。

为了实现这个宏愿,知乎团队早早开始研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等书籍,学习如何能让一个社区更好的发展。结论之一就如周源所说: 千万不要站在上帝视角。就是说,社区的建设者不要想当然的去构建社区,而是要适时的引导、顺势而为。

其实周源明白: 知乎的模式,更容易吸引到高知、高收入的用户群。 但是这个群体也并不好伺候。所以知乎每走一步,谨小慎微。在创新工场早期投资的项目中, 知乎毫无疑问是商业化最慢的一个。直白一点说,就是最不挣钱的一个尽管现在知乎也有一些营收,但是对广告主和展现方式等方面,均作了严格限制。 对于如何盈利的问题,两年前就有不少用户给知乎支招:可以涉足出版、网页游戏、高峰论坛、招聘,甚至征婚。但目前除了出版,周源仍然希望保持知乎的纯净性。

艾问每日人物想说: 在现在的互联网圈,很多人比较崇尚要快跑,先做了再说,当然如果你是天才并能快速做正确的决断的话。但就现实来说, 过不断观察并完善自己的思维架构做出的决断或许能更让人信服。

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快有快的打法,慢有慢的打法,没人能说,只有那样做才是对的。但无论快慢,创业的人生却是一场无限进行下去的游戏,当每一个人开始创业的时候,其实他就做了自己事业的主人。 无论你是创业,还是加盟,当你有了这种勇气、抱负和信心的时候,就是力量爆发的时候。

(图片来源于网络)

艾问合作、媒体对接|联系人 Charles|微信:iask1234|TEL: 17718511969

随意打赏

知乎ceo周源知乎 百度知道苹果推出新产品知乎 周源推出新产品知乎周源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