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刚去开创2号店了,1号店会怎么走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从今年年初开始,于刚离职的传闻就不绝于耳,沸沸扬扬传了好久,最终在7月14日晚间由沃尔玛对外宣布了1号店创始人于刚、刘峻岭离职的消息。虽然有消息称于刚、刘峻岭是清空股份计划从事医药电商方面再创业,但依旧掩盖不了无奈和心酸,就像网友们说的,这场离职更像是于刚、刘峻岭被炒了鱿鱼。

一号店创始人为何走到今天这步?

回顾1号店的发展史,前期势头迅猛,于刚作为1号店联合创始人,曾是戴尔全球采购副总裁以及亚马逊全球供应链副总裁,凭借于刚的丰富的经验和资源,1号店的供应链较强,并且积累了很好的用户口碑。前期的1号店很有希望能跻身国内电商平台前列,可是为什么发展到如今不但没有与国内其他电商巨头比肩,而且连创始人也丧失了控制权黯然退出?

首先,主要原因还是对融资把控不周全,最终做了别人的棋子

1号店从2008年创立,到后面一段时间发展迅猛,那时国内还没有出现一家做的相对成熟的B2C类电商平台,1号店的出现无疑为当时的电商市场注入了新血液。但是2009年的时候受金融危机影响,1号店资金短缺,困境中将公司80%的股份以8000万让给了平安集团。据说当时平安是想全资收购的,以此就能看出平安投资方对1号店的野心。后来业务发展和业绩未达平安预期效果,2011年平安才将20%的股份出售给沃尔玛,随即又出售给沃尔玛50%的股份。沃尔玛当时的目的是想全资控股1号店,这从此前对京东的全资控股的意图就能明显看出。但是困境中的1号店创始团队当时基本已经丧失主权,只能任大部分的股份被平安转让。

所以说从2010年8000万让出80%股权给平安开始,1号店就一步步掉进了坑里,最终沦为了投资方的猎物。平安集团和沃尔玛对1号店的投资完全是奔着控制权去的,危机之下的1号店从获平安集团投资开始就踏上了不归路,以后想要回头已是不可能。

其次,1号店与沃尔玛经营理念相悖加速了沃尔玛的完全控股步伐

1号店在营销推广战略上的比较失败,一直在烧钱扩张市场,未见实际有利于长期发展的战略和部署,这导致了它业绩低下。沃尔玛是传统 零售起家,对业绩很重视,而1号店却远远未能达到大股东沃尔玛的预期效果。1号店与沃尔玛之间存在很大分歧,可能早就貌合神离了。据悉,目前在国内市场中1号店所占的电商市场份额仅占1.4%左右,去年1号店的市场投放费用为10亿元,高额的营销费用令1号店陷入亏损。因此沃尔玛很可能是因为1号店目前的业绩拖垮、延缓了其在国内的布局计划,才加紧对1号店的控股行动。

另外,个人认为这与两位创始人的非互联网背景也有一定的关系

虽然于刚、刘峻岭都曾是全球知名企业的高管,但是在互联网时代的冲击下,他们的非互联网背景、互联网式运营不擅长及缺乏危机意识也是一个很大的痛点。比起其他电商巨头,1号店的营销显然太弱,别的电商平台都在扩大品类布局,一号店却逐渐消失在观众视野。当下时代变化快速,1号店的发展和布局却相对缓慢局限。也难怪野心勃勃的沃尔玛会加速控权布局和行动。

沃尔玛为何对1号店控股势在必得?

沃尔玛是世界第一大零售企业,是美国第二大线上零售企业,仅次于亚马逊。但是据了解,在美国,沃尔玛线上业务只有亚马逊的七分之一。美国消费市场的疲软,及亚马逊的居高不下,激发了沃尔玛在中国的野心。

但是在中国,沃尔玛虽在华扎根多年,主要业务还是集中在线下零售店,其线上网店普遍不见大的成效,比如山姆、上海的电商总部等。如今面对电商冲击,沃尔玛的电商布局显然要作为重点了,其意图全资控股1号店主要目的也是想开展自己进军中国电子商务的战略。

另外,由于外资进入大陆电商的政策限制,沃尔玛自己的电商业务在扩展和布局上有一定的限制,因此沃尔玛也急需要1号店这样的平台来承载自己进军中国电商市场的野心。

沃尔玛化后的1号店会怎么走?

此次事件之后,沃尔玛应该会在实现对1号店的绝对控权。很多人士猜测,随着于刚和刘峻岭离开,1号店的股权结构可能会发生改变,沃尔玛电商业务很可能会与1号店整合。

在1号店创始人离职的公告中,沃尔玛提及还在寻找合适的继任者。但是之前有消息称沃尔玛全球高管在召集1号店高层开会,现场宣布离职消息时表示,于刚和刘峻岭的职务分别暂时由1号店的财务副总裁和人事副总裁担任。值得注意的是在2012年11月初,1号店就曾发生过高管层的变动,当时是来自沃尔玛电子商务的两名高管空降1号店,戴青被任命为人力资源副总裁,宋侑文被任命为财务副总裁。由此可见,继任者很大可能是沃尔玛全球高管,可见沃尔玛对一号店绝对控权的可能性极大。而至于业务上的整合,应该也是必然的,所以很可能不久之后的1号店可能也要换名字了,至于可能会叫什么,大家可以大开脑洞了。

结语:

一旦沃尔玛与1号店整合后,虽然短期内可能对国内整个电商行业的影响不会很大,但是潜在威胁很大,国内电商们需要警惕,沃尔玛要跻身成为国内电商巨头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另外,1号店的事例也希望能警示到其他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一定要放眼长期发展,对巨头们的投资还是要看清其真正目的,以免沦为巨头们业务布局战略中的棋子,最后丧失了自己本来的价值。

最后,就期待于刚、刘峻岭开创出2号店吧。

本文为百略网(ibailve.com)旗下自媒体“科技评说”(微信ID:kejips)原创,首发于百略网(微信公众号:wwwbailve),转载请注明作者与出处。

本文被转载3次

首发媒体 百度百家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