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组团去扫货 “不差钱”的中国企业买家有哪些?
近日,日媒报道:美的将收购东芝旗下的白色家电业务,双方的谈判已经进入最后阶段,最快将于本周签署交易协议。此次并购东芝旗下家电业务,也被舆论看成国内企业海外“扫货”的缩影。
2016年2月,中化工430亿美元现金收购农化巨头先正达;同年1月,海尔54亿美元并购通用电气的家电业务;2015年,南昌工业参股财团收购飞利浦照明……另据彭博数据显示:2015年,中资企业海外并购总值1335亿美元,同比上升78.7%。
而在人民币玩家的扫货团中,国外科技企业成为了重要“猎物”。2015年超过10亿美元的投资并购共有29家,其中科技相关交易为11起,占到交易总额的55.3%。如紫光股份37.8亿美元收购西部数据、清华控股230亿美元控股美光技术等都为大手笔投资。
十年河东 十年河西
十二年前,联想以17.5亿美元(含5亿美元债务)的价格,接手IBM的个人PC业务时,几乎每个人都在关注,都在喊联想是老鼠吐大象。但在十二年后,当国内企业频繁以几十亿甚至是上百亿美元去收购时,舆论的神经反倒麻木了。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并购时的海量子弹,一方面来自其自身的现金储备,得益于宏观经济的增长,过去十年间,中国企业构筑的庞大的资产,如万达、阿里、海航、安邦等,其庞大的造血能力,使得其能以更优惠的价格从金融机构获取更多的资金。
任何的并购行为都不应该脱离金融机构的支持,随着国内银行业市场化的提高、城商行的冲击,“海淘”用户开始受到银行的鼎力支持。以中国化工集团为例,为了保证收购的顺利,早在2015年中化工就像工商行申请到至少430亿美元的贷款。而在2009今年,中铝力拓并购事件中,为了入股力拓,中铝完成了210亿美元的融资。
海外扫货背后的各怀鬼胎
从发动并购的国内企业来看,既有中化工、南昌工业这样的传统制造企业,也有像联想集团、清华控股这样的科技巨头,可任何资本操作都是出于企业战略的考虑,国内海外并购的浪潮也不例外。虽然每个“人民币买家”的具体动因各不相同,但是基本分为三类:需找新的业绩增长点、进入或是扩大目标市场占有度、获取相关技术专利。
随着人口红利的消退以及宏观环境的下滑,国内传统企业躺着数钱的日子已经远去,日渐升高的成本、逐步停滞的业绩增长,逼迫传统企业开始转型。一部分企业垂直深耕,通过发挥“工匠精神”,提升现有产品品质,来摆脱业绩低迷的困境。与这些“执迷不悟”、小心翼翼的企业不同,大多数企业依靠积累的资本,希望通过资本之力快速获取新的盈利业务。
与高举资本之刃的主动收购不同,国内部分的并购行为则是被动式。如联想9亿美元将等德国电脑零售商Medion收入麾下,就是通过简单粗暴的豪买,获取Medion在欧洲的 销售网络,从而扩大联想PC在欧洲大陆的市场份额。而从效果上,收购Medion后,联想在德国的市场份额一月提升到14%。
与“花钱办成事”的联想,华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虽然华为在海外市场攻城掠地,几乎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但是在为肥沃的美国市场,却屡屡碰壁。由于美国众议院以“采用华为设备会对美国安全造成威胁”为由,禁止美国企业采购华为设备,所以在政策壁垒下,华为试图入股美国企业,以便打开山姆大叔的大门,但不论是22亿美元的3Com,还是仅值200万美元的3Leaf,华为的努力都是失败告终。
中国买家:土豪还是贵妇
从目前来看,在国内扫货团中,以技术作为并购目的的企业较少,更青睐于能够直接产生现金流的产品、业务、市场。而这样的特征也反映了其迫切的需求,通过买入业务 、扩大市场,来扭转萎靡不振的业绩。但是国内企业的购买方式体现的是规模的扩大,并没有实质意义上质的提高。
在这方面国外则与国内企业有着截然不同的做法,从微软、谷歌、FACKBOOK等西方科技巨头花巨资并购小公司的案例来看,他们收购的目的在于技术、专利,而不是市场。而最能作证这一点的则是谷歌收购2005年5000万美元收购默默无闻的安卓、2006年16.5亿美元收购当时小有起色的YouTube……
企业的经营并不是由决策层任意妄为,方向性的战略取决于企业所处的环境。在一个竞争不激烈、稍微努点力就能躺着赚钱的环境中,企业所要做的就是以市场为目的,尽量扩大规模,从中牟利。而舒适安逸的环境开始改变,挣钱变得越来越看难时,如何稳健的赚钱就成为当务之急。
基于互联网的马太效应,国内科技企业的跨界竞争将会越加频繁,而现实也确实如此:华为发力笔记本、小米推出空气净化器、乐视宣布要造汽车……在富有“侵略性”的跨界者面前,追逐市场优势将不再安全,跨界者可以短时间内将金牛变成瘦狗。
不论是国内外不同收购策略的对比,还是目前国内跨界竞争的苗头,我们不难看出技术的重要性。如果说市场规模代表一个企业的现在,那么技术的储备、积累则代表着它是否能够赢得未来。因此未来中国企业的“海外淘宝”,将会是以技术和专利作为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