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哪家P2P平台会抢先上市?
美国P2P公司Lending Club的上市,国内 互联网 金融公司受到极大鼓舞,大家纷纷猜测哪家平台会成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P2P企业。
是Lending Club的中国门徒拍拍贷?还是将金融机构/准金融机构信贷资产搬上 互联网 的陆金所、有利网?抑或是由P2P异化而来的本息担保模式代表红岭创投、爱投资?
尽管Lending Club率先上了市,但它的财务报表并不十分出彩。截至2014年第二季度,创立于2007年的Lending Club平台共贷款50亿美元,其中超过10亿美元贷款是在今年第二季度实现。投资者通过这些贷款获得的利息收入将近4.94亿美元。
反观国内的主流平台,贷款余额和为投资人带来的收益在同时间段内可比肩Lending Club的不在少数。成立不到两年的有利网成交额50多亿,不到两年的爱投资做了40多亿,宜信、红岭创投、陆金所等实力平台的交易额也相当惊人。
在今年的“双12”,全国网贷行业成交24.08亿元,较历史最高成交纪录增长6.45%。其中包括红岭创投、PPmoney、陆金所在内的数家平台单日交易量都超过了1亿,成长十分惊人,使得P2P成为继电商之后另一个赚足眼球的购物节常客。
市场巨大、增长强劲,这些构成了国内P2P企业谋求上市的充分条件,但IPO还需要一个必要条件,那便是潜力——未来增长的潜力是最能打动投资人的砝码。而考虑到当前我国的P2P发展还处在非常初级的初期,因此决定增长潜力的很大一个因素便是模式。思路决定出路,模式决定未来,这也符合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下面我们就来扫描一下国内主流平台的模式,并简单分析下它们的优劣及上市前景。
第一个是拍拍贷的纯线上模式。这种模式其实本质是信息中介,即借方和贷方通过互联网直接对接,平台是一个纯碎的信息中介。这是纯正的Lending Club模式,看起来很美,但与所有从美国漂洋过海而来的点子一样,不经历改装它可能无法在中国发展壮大。这一点,从2007年就开业的拍拍贷至今交易额仍在10亿级别就可以看出。其中的关键,便在于中国缺信用,纯信用贷必然水土不服。从这个层面讲,拍拍贷短期内当无上市机会。
第二个是提供本金和利息担保模式,这种模式实质已经是间接融资的概念了。在这个层面上,P2P成为了所有风险聚集点,不但成为了交易的信息中介,而且也是资金中介、风险中介。而这三大中介其实本质就是典型的金融机构所履行的业务职责。这时候P2P便异化成为了一个金融机构,而且还是生命力非常强大的金融机构。这种模式相较银行和准金融机构来说,其破坏力在于其杠杆可以做到非常大,譬如一家注册资本100万的P2P,最终能够形成几亿几十亿的业务规模,而一家注册资本一个亿的小贷公司,却只能操作上限1.5亿的业务。当然,这种情况可能是短暂的,监管降临后优势可能消失不再。这类平台本身模式是具备优势的,能否上市,与政策的走向息息相关。
第三个模式是陆金所、有利网等“类银行”模式。这种模式其实是将金融机构或者准金融机构的信贷资产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以极低的门槛对外销售,其特点是可以比传统金融机构做得更零散和更灵活,目前来看是做了银行不做的市场,但长久来看通过由小及大,可能慢慢侵蚀,甚至颠覆银行。因此这类P2P企业上市的想象力空间更大,它们的运营也是自诩按照银行套路来操作的,野心非常大。
当然,往严格了讲,第二类和第三类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属于监管套利的行为,只是对接的资源不同而已。理论上金额更小,期限更灵活的产品更容易进行销售,而传统金融机构收到严格的风险监管,使得无法进行类似操作,才有了这些平台的生存空间。可以想象,如果双方处在同一监管水平上,很难说这种模式能够乘隙生长。
因此,坦白地讲,P2P监管政策迟迟未出的确对 互联网金融 行业的众多玩家都是个利好。说漏骨点,行骗的可以继续行骗,监管套利的可以继续修炼内功。两端都得到了实惠,中间一大批主动叫喊着求监管的,其实更多的是一种人云亦云或借势营销。
扯远了,回到话题,国内哪家P2P企业会紧随Lending Club之后上市呢?笔者认为是陆金所、有利网这样的企业,而陆金所最有可能是会抢这个第一。至于宜信,时至今日还有多少人把它当P2P呢?
—— 说明 ——
1、非特别说明,文章均为本人原创,首发《极客网》专栏,《百度百家》同步更新;
2、转载务请注明完整出处:来源:百度百家;作者:朱飞;微信公众号:zhufei101;个人号paullovew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