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机器人统治世界,也没什么可怕的
人类与机器人最大的区别究竟是什么?独立意识还是创造。
“地球人问外星人:你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注意到我们的?普朗克时期?牛顿时期?还是亚里士多德时期?
外星人说:不,早在37万年前,我们就已经察觉到地球的威胁。
因为在37万年前,有一个原始人抬起头,凝视星空许久。”
——刘慈欣《朝闻道》
一个新的物种开始遐想、懂得思考,新的文明就此萌芽。
有一天,机器人开始遐想、懂得思考,机器人文明也会就此萌芽。那一天到来的时候,地球人同样也会感到威胁。
尽管,距离那一天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一、
所有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努力,都是为了有一天,机器人能获得更高的智力。
今年3月,一场人机世纪大战让人工智能出现在大众的眼界之中,AlphaGo大战李世石取得了4:1的战绩。
大赛之前,来自围棋界、互联网界大佬们并不看好AlphaGo,包括创新工场CEO李开复认为“机器赢的概率很悬”。
但半年之后,李开复就宣布,人工智能是风口,创新工场将会加大该领域投资。据黑君了解,创新工场管理的三只美元基金及两只人民币基金总规模已超过12亿美元。
现状是,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最好拿到投资的领域。
据黑君不完全统计,已经公开融资的人工智能领域创业公司包括(但不完全包括):
10月24日,致力于图像识别的码隆科技宣布获得6200万元的A轮融,投资机构包括达晨创投与远镜创投追加投资,还引入中信建投、景林资本、将门创投、可可资本和红筹投资5家新的风投;
9月下旬,ROOBO宣布已经完成由科大讯飞等联合投资的1亿美金A轮融资;
地平线机器人分别在今年的4月和7月完成了A轮和A+轮融资,金额不详,投资方包括双湖投资、青云投资、祥峰投资和DST;
而以语音识别进行智能搜索的出门问问(Mobvoi)从2012年开始获得三轮融资,总金额达7500万美元。而去年10月完成的c轮融资,由谷歌投资,约为5000万美元。目前,该公司的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真格基金,SIG海纳亚洲、圆美光电、及歌尔声学;
图灵OS则在2015年分别获得了A轮5000万和B轮1亿元的投资。
有投资人直言,“这一领域的投资人比创业者还多。”
我们可以看到,资本的鼓风机已经打开,但人工智能这头“猪”真的准备好了吗?
二、
从0开始,仍未突破1。
在碁震KEEN创始人王琦眼里,目前中国人工智能还处在萌芽期,尽管人工智能从至今已经60年的历史了,“还是从0到1的过程中”,但王琦同样认为,人工智能一旦突破1的边际,将会呈现出人类不可估量的态势发展。
投身于人工智能领域的,不仅有小型的创业公司,还有大体量的巨型公司。
近日,腾讯副总裁姚星在“TEDx 漕河泾”演讲中透露,腾讯早已单独就AI研究成立了实验室,该实验室致力于对“通用人工智能”的研究,提供更加便捷的智能工具;
相比之下,阿里算是更早布局者。阿里云公关部告诉黑君,在阿里云内部有个叫做iDST的团队,专职负责人工智能相关的技术研发工作。曾在微软供职的周靖人、华先胜在近期加盟了该团队。目前团队分别在美国西雅图、硅谷、北京、杭州多地拥有研发团队;
而百度亦在今年9月份宣布,全面进军人工智能领域,百度希望凭借自己的搜索积累的优势,从而以“人工智能+一切业务”的方式重回巅峰。
但人工智能到目前,仍然停留在垂直技术应用的阶段。
在人工智能领域走的较早的阿里云,其内部工程师告诉黑君,目前公司应用最广的人是ET产品,包括浙江全省105家法院在使用阿里云人工智能ET进行庭审记录;广州使用ET指挥交通,优化红绿灯;杭州使用ET的技术构建了城市大脑;影视投资公司(新鼎明)让ET担任投资经理,对项目进行投资收益分析;阿里音乐使用ET进行音乐黑马的挖掘;吉利汽车由ET担任接线员。
(ET是基于阿里云的计算能力,具备智能语音交互、图像/视频识别、交通预测、情感分析等技能的集合性产品。)
而腾讯则在去年9月,将旗下图片处理技术——优图开放给业界,通过“优图人脸识别”和“万象优图”两个产品,移动开发者可拥有较为先进的图片处理能力。在腾讯内部,优图技术与各个事业群产品进行了结合,已应用至金融、安防与身份识别等领域;腾讯的语音识别运用到微信等产品上。
阿里云高级工程师陈一宁认为,“市场上的有关AI的相关技术技术知识基础都没有太大差距,因此也没有哪家有特别的优势可言。”他告诉黑君,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技术都是AI研发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目前,已经商用的包括扫地机器人、餐饮服务机器人以及陪伴式等家用服务类机器人,这实质上还只是人工智能中的一种。
尽管如此,相比于谷歌的AlphaGo,仍然有一段差距。而距离真正的人工智能AI,也只是一个开始。
用腾讯副总裁姚星的话来说,目前的AI总体来讲还是一个非常初级的阶段,虽然我们在某“感知”智能上有些突破,比如我们在计算机视觉上的人脸识别能力,语音识别上的速记能力等垂直领域已经接近或者超过人的平均智能水平,但是这些相对于一个人的综合智能来讲都还是一个非常狭窄的。
“每次算法的演进还只是停留在更深的神经网络、更复杂的神经网络连接的设计上,通过这样复杂的神经网络学习、更多的样本特征来更好的拟合人脑的“感知”,再比如“认知”智能的自然语言处理,但是面对这种语言序列问题,尽管我们的神经网络从早期的RNN演进到LSTM,再到现在的Attention Model,但至今为止机器还无法完全胜任这种复杂计算”。
三、
人工智能不仅仅是卖一个机器人,也不是某个类别的技术突破,我们通常所谓的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对这个问题,中国科技传播中心副主任毛大庆认为,如果大家都停留在做个小机器人、卖个小机器人的层面,人工智能很难蓬勃发展。
实际上,在语音识别以及图形识别上,诸如阿里云、腾讯,甚至垂直领域类的码隆科技、出门问问都已经拥有非常强的技术。
毛大庆认为,人工智能是国家战略性的事情。人工智能发展要求投入很多,需要国家在底层技术上进行铺设和投入,仅靠天使、创投远远不够。美国、英国、德国都做了很多国家性的基础设施的投入。比如今天核技术已经渗透到方方面面,若不是国家战略,进行底层技术铺设,就没有今天这么扎实。
在这一层面来讲,就需要更多的资金和政策的支持。
在码隆科技ceo黄鼎隆看来,现在恰恰是一个市场启动的阶段,恰好是一个人工智能发展的最佳时期。“人工智能从高大上的空中落实到了地面,从遥远的黑科技变成身边可以接触到的事物”。
黄认为,正是这种商业化的力量才有可能成为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前进的动力。
四、
当机器人意识觉醒之后,是否会存在机器人取代人类的情况发生?
是,也不是。
在科技界,比较担心人工智能未来发展到可能接管整个世界的程度,被称为人工智能悲观主义者,这里包括“钢铁侠”伊隆•马斯克和硅谷创业孵化器Y Combinator总裁山姆•阿尔特曼。
他们均担心,任凭人工智能发展下去,未来这项技术将接管整个世界。因此,这两位企业家投入了十来亿美元,联手创建一家非营利公司OpenAI,旨在最大限度地开发人工智能的力量,并把成果与想要应用这一技术的每个人共享。
不过,科学界也有人士认为,能够毁灭地球的东西有很多,比如致命性生化病毒、比如核武器,不能因为对未来的担心就停止现在的发展。
“就算真有天网(电影《终结者》),距离那一天尚早,科学家们仍旧会努力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陈一宁认为,不必为未来过度担忧。
我们的科学家们扮演着上帝的角色,创造具有人工智能的机器人时,黑君不免好奇,创造人类的上帝又是谁?会不会也是一个科学先知?
正如我们根本不知道,这个地球存在了多久,还会续存多久?机器人会不会取代人类?如果物竞天择的法则是创造人类的“上帝”制定的,那么,人类、机器人类、甚至有可能是别的生物,皆有可能比人类更具智慧、进化的更为彻底。
黑君相信,没有任何一种生物可以永久统治这个地球,正如很久很久之前,恐龙曾是这个地球的统治者一样。统治地球的,终究是在地球上的最高级体。黑君相信,那一天终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