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已死,P2P永生:三个P2P案例看互联网金融短暂一生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P2P已死,P2P永生:三个P2P案例看互联网金融短暂一生

以2013年余额宝诞生为标志,这波互联网金融浪潮中公众知名度最高、创业公司最多、社会影响最惨烈的模式当属P2P。可是当我们回顾P2P短短三年左右的历史,会发现其中充满了诡异的矛盾。

在P2P这个词诞生之前,民间借贷就始终在做这样的业务,小额信贷和普惠金融都在2006年前后诞生,却始终没能获得类似P2P的影响力;在P2P这个词诞生之后,又天生不受待见,几乎所有的公司都号称自己是不同于P2P的创新模式,包括坑了整个行业的某租宝就始终吹嘘自己是A2P;在P2P这个词臭大街之后,监管部门仍然需要在寻找直接掐死和放任自流的中间点,这个行业造成了严重社会后果却又必须继续存在。

我们可以说P2P已死,因为这个热词以及他背后的资本浪潮已不复存在;但我们也可以说P2P永生,因为他在做得事情未曾中断并以其他名号延续。本文选择的三个案例,由于最近舆论环境实在不友好,他们的名字分别以老资格P2P、最大牌P2P和创业者P2P代替,稍微熟悉这个行业的朋友很容易看出具体指谁。

一、老资格P2P:上个时代的幸存者

老资格P2P的创始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10年前从华尔街回来创业做金融,那时候还没有P2P这个词。这些年对P2P的种种质疑,这家老资格P2P从十年前就开始遇到了,稳扎稳打这些年攒下了深厚的线下优势,并且依靠这样的优势成为第一个在美国上市的中国P2P公司。

为什么会允许老资格P2P发展10年呢?何止P2P,只要监管部门设立机构白名单,可以轻松灭掉银行体系之外的所有非法理财渠道。老资格P2P能够在10年前就存在,以及现在不能把P2P全部灭掉,是因为监管部门不能这么做。具体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P2P模式的根源有法律保障。老资格P2P采取的最初模式叫债权转让模式。不管一个国家的金融管制再严厉,两个成年人之间的借贷关系总是受法律保护的。企业家以个人身份先把钱借给需要用钱的人,这个合同显然是合法的;然后企业家再把债券转让给需要投资拿收益的人,这个合同也是合法的。别管这么做是不是绕过了金融监管,只要不违反国家对高利贷的规定,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受到法律保护。

从这个角度看,P2P的根源是有着上千年传统的民间借贷,老资格P2P只是试图把水面下的民间借贷做成一门合法生意。现在倒回去看,他们抓住的时间点很好。再早一点,会成为非法集资的先烈;再晚一点,没有足够的线下积累应对互联网带来的P2P变革;如果拖到现在,窗口期已经彻底关闭了。

另一方面,中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进行了全方位的金融改革。此时的银行不再包揽一切,需要有银行之外的机构来满足多样化的金融需求。靠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太小的需求满足不了,比如中小企业融资难和农村信贷,本来就不是大型银行擅长的领域。剩下的这些空隙,是把它们推向摸不着的银行体系,还是推向看不见的地下金融?

监管部门实际上没有能力真正消灭非法集资,只能把这些永远存在的真实金融需求从地上赶回地下。十年前也有大量其他机构试图填上银行体系留下的空隙,尤其是“穷人的银行家”尤努斯带来小额信贷的风潮,但能活到现在的所剩无几。老资格P2P一路走来如履薄冰,终于等到“普惠金融”正式写入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未来监管政策还有可能继续收紧,但已经不可能倒退十年前彻底的金融抑制状态了。

二、最大牌P2P:大集团的华丽转身

面对金融抑制,以银行为核心的传统金融体系也被束手束脚,特别是囊括银行、保险、证券的混业经营始终受到严格限制,国内到现在也只有少数几家真正接近混业经营的综合金融集团。最大牌P2P就是这个综合金融集团内部的创业项目。

由于大集团的信用背书,最大牌P2P从一开始就拥有超越P2P的信用等级。曾经有一家评级公司对P2P行业进行评级,这份评级结果遭到全行业抵制,其中大家公认的笑柄,是把最大牌P2P也列入信用不高的行列。能做到这一步其实也并不难,除了这家最大牌P2P,也有银行直接下水做了自己的P2P平台,或者把自己的贷款项目搬到某个更像互联网金融的平台上去。

之所以说最大牌P2P成功,是因为他通过借助大集团的金字招牌在P2P项目成功之后,迅速把自己建设成为一个能够像互联网公司那样运营流量的理财平台,并且反过来收购大集团的小贷业务进行整合。从大集团的角度来看,最大牌P2P作为成功的内部创业项目,不仅为集团提供了一个高估值的互联网平台,还整合优化了集团内的小贷业务。现在的大集团股价是金融机构市盈率,如果能部分享受科技公司的估值逻辑,这个让股价上涨的动力可比金融行业强太多了。

这个大集团的内部创业也不是成功率有多高,旗下的APP最多的时候能数出40多个,生存下来的成功产品两只手数的过来。问题是这样的组织弹性有几家大金融机构可以做到呢?创新必然伴随高失败率,能看清楚的未来也轮不到你创新。那么多资金更雄厚、招牌更闪亮的大型银行,还在摸着石头过河求稳,不会犯什么大错,但也别指望内部能获得最大牌P2P这样的成功。

三、创业者P2P:创业者的互联网机遇

从2013年余额宝掀起互联网金融浪潮以来,大量互联网资本和优秀的人才涌入这一行,在这个短短的政策宽松期内做到了前人无法想象的事业。这里提到的创业者P2P,创始人最初是互联网行业的工程师,因为喜欢琢磨信用卡和商旅常客,在微信公众号初期获得了众多支持者,最终自己创业做投资公司。

你可以说他外行,但从2014年到现在两年多时间里,这位工程师出身的创业者确确实实干了金融家的活儿。创业者P2P深度进入保理行业,成为一家香港上市金融公司的基石投资者的基石投资者,在撮合资金供给方和需求方上做得风生水起,最近还刚刚把资金完全交给银行托管。这两件事其实非常不容易,就算你认为P2P是高风险行业,也该清楚更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更严格的管理流程会让出问题的概率大大降低。

我和这位创业者私下聊天的时候,他总是强调自己不是做P2P,是在做互联网投行。尽管他想做的事业和其他P2P平台不一样,但他准确抓住了P2P这互联网金融波浪潮的种种机遇,无疑是P2P浪潮的受益者。他这样背后没有大集团的创业者想进入金融行业非常困难,如果早几年创业,需要像老资格P2P那样在黑暗中摸索;如果拖到2016年再创业,窗口期已过也很难做大。

作为一个身在银行的传统老顽固,我可以感觉这位创业者越来越像金融家了。几年前的他虽然精通信用卡和航旅常客,但还是典型的互联网行业程序员思维。几年创业磨练下来,他熟悉了保理业务流程,脑子里全是做实业的中小企业,整天琢磨怎么把各种资金供求撮合到一起。归根到底,金融就是资源跨期配置这么简单。

而且他是我身边对中国经济未来最乐观的人。我实在听够了媒体对房地产的抱怨和未来中国崩溃的预测,在他这里可以听到各种抓住未来趋势的企业、各样通过奋斗成功的创业者以及关于金融资产的新想法。同时他还坚信科技进步很快就能让人类寿命超过150岁,所以必须从现在开始为将来一百多年的人生提前准备。作为一个悲观主义者,我喜欢这样积极向上的乐观。我希望这个国家能多点乐观的创业者,少点坚持唱衰的预言家和死气沉沉的大机构。创业者P2P从2014年开始用股债结合的方式支持一家科技公司, 到2016年底这家企业单月税前利润已经能达到1亿元。如果指望这家公司靠传统银行贷款做大就困难了,银行也不能指望自己可以解决所有企业的资金需求问题。能够发现成长型公司,通过适合它的金融机构找到适合的资金支持方式,才是一个健康的金融体系。

四、谁能活到下一个时代?

不止P2P,连互联网金融这个词可能也要死了 。如果你仔细看这些赶时髦的媒体,FinTech这个莫名其妙的缩写出现频率已经越来越高。新词汇没有带来任何新内容,无论是以小额信贷为核心的那套普惠金融理论,还是区块链当头牌的技术先锋,没有哪一个是2013年之后的全新产物。东西永远是这么些东西,反正换名字也不是给行业内的人看。

金融业没有万无一失,投行界的百年老店雷曼兄弟都能倒闭,找不到任何教条能够保证一家金融机构绝对安全——成立时间长不行,背靠大集团不行,技术先进不行,包括政府和国企背景同样也不行。我最欣赏的老资格P2P、最大牌P2P和创业者P2P同样如此,生存几率更高不代表肯定能活到下一个时代。

不过我可以非常确定,哪怕再严厉的监管或更严重的市场崩溃,这个身处“一行三会”监管体系边缘的行业肯定能生存下来。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这样分块而治的金融体系一定会走向混业金融。到了那个时候,不管是叫P2P还是FinTech或其它什么玩意,能够在笨重的大型金融机构之外多留点互联网金融时代的遗产。现在给老资格P2P、最大牌P2P和创业者P2P多点发展机会,肯定没法大一统的金融底层生态就可以有稍微长期的积累,不用每次都重新开始打地基。

作者公众号理财实验室(微信号:MoneyLab)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百度百家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互联网金融p2p风险p2p互联网金融平台互联网金融p2p企业p2p互联网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p2p模式互联网金融p2p平台互联网金融p2p行业互联网金融众筹p2pp2p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案例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