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去哪儿:BAT的博弈与妥协
携程与去哪儿换股,博弈与妥协,与美团合并大众点评一样,是2015年互联网史上浓墨一笔。当然,也是所谓O2O江湖格局里程碑式的一夜。
合并案或是利益联盟,一旦公布,便注定了结局,虽说内部资源协调与人事统筹、变动,尚需时日,不过,剧本却是早已写好,变化的,只是其中往来穿梭的配角,花边插曲。
当然,如果往上说,且无论是背后的李彦宏,抑或马化腾、马云,其实也如棋盘中的过河卒,越了楚河,翻了汉界,也只能往前冲,顺势而为。世事如棋,局局新,只不过,BAT的大佬,有更多自主性,或者说,他们的自觉更是敏感。
携程换股去哪儿,最大赢家是百度,李彦宏。
2012年,移动方兴,沙场演兵布阵,李彦宏呼唤狼性,马化腾强调饥渴感,而马云则提出“火烧南极洲”。BAT是大公司,大公司有大公司的好,也有大公司的病——有资本,市值高,资源遍地,却也因此容易堕入官僚做派,座山吃空。互联网就是如此,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江山旖旎,凭栏四顾,BAT之所有是BAT,从2012年三家公司焦虑与变革的决绝,可见一斑。
O2O,有人说,还是BAT的天下,口碑、阿里旅行、美团之于阿里,大众点评、58同城、艺龙之于腾讯,糯米、去哪儿之于百度,BAT还是BAT,O2O江湖幕后的扯线之手。不过,另一番话其实也可以说,BAT都老了,O2O不宜或不能自己玩,假人于手,投资结盟。
为什么说,携程与去哪儿换股,最大赢家是百度,李彦宏?其实很简单,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糯米惜败美团、大众点评,出行方面Uber较滴滴出行还有距离,虽然O2O是长线阵地战,但也要讲时机与布局。先发则力,居高而下。
若干市场中,在线旅行,百度最能抢得先发优势,居高临下,所谓拆二立三。
携程与去哪儿换股,达成利益联盟,在线旅行市场,便能迅速确立领先优势。且无论阿里旅行与美团,甚至其他势力,短期内至少威胁不大。携程换股去哪儿,百度是换取的是时间。因为市场瞬息万变,但同时O2O却又是长线厮杀。
沙盘演练,BAT的投资与布局,两个词概括:战略与威慑。
携程与去哪儿的故事,其实从2013年开始便甚嚣尘上,直到今年才落定尘埃。为什么?一句话,叫形势比人强。最初,两家合并,最大问题是,谁主谁次,谁做CEO,谁出局。也是这两年,梁建章回归携程后,先后投资途牛、易到,再吞下艺龙,种种手腕,将自己手中筹码不断加大。而去哪儿,则是进一步把增长率做上去,加速追击,不过,去哪儿在加大自己筹码的同时,也扩大了亏损。
携程与去哪儿,一次又一次谈判,互不妥协,不过,市场最终让彼此做了一次利益最大化的妥协——也就是换股。利益最大化中,自然也有委曲求全的牺牲。
携程与去哪儿换股,更应该解读为百度收编携程,与之达成利益联盟。
商城其实就是利益博弈,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如此换股,其实也是去哪儿作为一家独立运营公司,公司利益最大化的必然选择,何谈有“私”。
去哪儿接受百度控股投资,有了百度流量支撑,才有得与携程抗衡,成为一方势力。只不过,利益只臣服于更大的利益,于公司而言,无论携程抑或去哪儿,各自为政,相持不下,最终是渔翁得利。与其鹬蚌相争,不如快刀一斩,利益联盟,以时间换市场。
携程与去哪儿、滴滴出行、美团与点评,皆是如此。
没有“私”,只有势,形势比人强,形势逼人强。
创始人、BAT股东、员工、管理层、机构投资者,以上种种合力,最终成了一家家血肉之躯的公司实体,公与私,界限其实就是最大利益结合。门第、帮派种种也不过是利益纠结时的暂时标签。
滴滴出行是哪一帮?是阿里、腾讯投资,没错,但其实它属于一个独立崛起的互联网新的一极,阿里、腾讯不过是它的战略投资股东而已;美团、大众点评呢?阿里、腾讯各有投资,但美团从不算真正意义上阿里系,美团与点评合并后,腾讯若是加码追投,新公司战略上向腾讯倾斜,但它依旧是BAT之外的新一极,阿里所持有的股份该值多少钱,便是多少。
携程与去哪儿换股亦然。百度与携程、去哪儿,各自利益最大化的交集。只是,滴滴出行、美团与大众点评的合并,加速了百度、携程与去哪儿的利益纠结的决策过程。
滴滴与快的合并,势在必行,美团与点评合并,势在必行,携程与去哪儿换股,亦然。少数服从多数,小利益服换取大利益,小天地服从大市场。 格局之下,成大事,不拘小节,成败却是细微处。
BAT都是大象,但O2O新贵却是狼。大象要起舞,却始终是其徐如林,不动如山,狼却是其疾如风,侵掠如火,但有一点,狼是群体,需要的是团队协作,想必,这也是O2O公司组团联姻的缘由所在吧。BAT意识到,它们不能做的,于是有了这两年波澜壮阔的投资与合并大潮,好在创业者也有了利益最大化的自觉,委身BAT,合纵与连横。
古人说,“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也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其实回看O2O的博弈与妥协,便能深知两句话的寓意,最终该说的,就剩下,“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了。
一切都是插曲,这场戏,一直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