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恐怖袭击中,Uber峰时定价不是谋财是在救命!
在巴黎恐怖袭击期间,Uber因一项未能及时部署的措施而招致各界严厉批评,当晚恐怖袭击发生后,法国当局号召民众呆在家中不要出门,并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为此,普通居民纷纷发起“开门”运动,打开家门迎接滞留者;出租车司机则免费将人们载离市中心。Uber在恐怖袭击期间启动了乘车需求量增大就提高乘车费用的“峰时定价”机制,向他们收取了比平时多好几倍的乘车费用。还有一些人表示,Uber甚至完全停止了服务。然而Uber官方对此回应称,他们在第一轮袭击发生后的30分钟内就关闭了“峰时定价”机制。
Uber的“峰时定价”机制其实就是一种根据价格和供需状况进行智能定价的算的发。动态定价的算法也十分智能,在用户等待时间有个比较陡峭的上升趋势时,便会触发该算法。从核心上来讲,要解决供求不平衡,要么增加供给,要么减少需求。动态定价成功的从两个方面影响了供求关系。
市场化在Uber的业务上体现地非常灵敏,受”看不见的手”将资源进行最优化的配置。这种现象并不难解释,因为在Uber这个市场里的参与者,也就是司机,其实都是一个个的独立个体,可以被认作是“理性人”,他们的行为可以准确地被市场规律描述,也只有通过市场定价的方式进行调动,才能让资源得到最佳利用。
Uber动态定价模型中的供求关系也是非常直观的。当需求大于供给,算法会自动提高价格,减少需求提高供给,使得供需达到一个动态平衡。这个过程持续不了多久,因为当供给逐渐大于需求时,价格又会恢复到初始水平。这个过程循环往复,始终维持着平衡。
以下是动态定价的规律图片:
这种兼顾司乘的算法早以取得了成效,据Uber董事会成员VC Bill Gurley向媒体透露,2012年Uber首次在波士顿测试动态定价时,其运力增长了70—80%。
虽说Uber的“峰时定价”非常智能,也足够符合自由市场的价值规律,但“峰时定价”其实诟病已久。此前Uber的自动定价机制早已在全球多个地方引发了争议,2014年9月份,纽约州检察官和Uber公司达成了和解协议,Uber承诺未来在发生自然灾害和紧急情况下,将会对打车价格制定出最高限价。据媒体报道,Uber计划将这一政策延伸到美国其他地方。
而在罗辑思维第140期的《认钱不认人》里就提到了这样一个事件,和这次的巴黎恐怖袭击几乎如出一辙:
2014年12月,澳大利亚悉尼的公共场所发生了一次匪徒持枪劫持案件。路人都四散奔逃,没车的人只能叫Uber服务。按照Uber动态定价机制,一定区域内叫车需求量变大之后,系统便会自动决定提价。当时案发所在地的Uber价格瞬间涨到原有价格的四倍。
当时案件过后,澳大利亚的社会评论家撰文抨击Uber称,没有感受到挟持案事发现场的紧张情绪,而是跟恐怖分子一起干起了“趁火打劫”的买卖。
各大社交网站也是一边倒地怒斥Uber的“无良举动”,最后在重压之下,Uber承诺为离开案发地区的市民提供免费服务,并同意提供最多200澳元(约合165美元)的退款。
虽然在做出了退款举动,Uber发言人还是对涨价之举做出了解释——打车服务的车费根据算法计算得出,该算法会对需求做出回应,因此悉尼的司机会提价。而且调高价格只是为了鼓励司机上线,从该地区接走乘客。
在罗振宇在《认钱不认人》这期节目里对澳大利亚的社会评论家的评价只有四个字“文人思维”,并且分析称,Uber正是在通过四倍价格的方式救人。虽然这不是公司的主观意志,但这种价格的客观规律带来了救人的结果。周边的司机一旦看到出现四倍价格的区域时,往往会蜂拥而至,更多的人才可能被就出来。而且在生命面前,四倍价格根本不值一文。而且更多的车蜂拥而至以后,四倍价格最后还是会随着定价机制逐渐回落。
这次巴黎恐怖袭击期间,Uber的定价服务无非只是按照系统原有的规律在执行,与公司主观意志并无关联。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看,Uber作为平台,对司机无法进行约束,司机在高危区域接送乘客实际上也是冒着生命危险,如果价格偏低,司机在权衡之中最后有可能会选择宁愿违约也不接送乘客,这反而对区域内用户的生命安全不利。
在笔者看来,用道德的大棒来打击Uber的动态定价毫无意义,因为这种慈善家的思维无益于解决问题。市场机制永远都是最灵敏的,这种干预市场的做法只会好心办了坏事。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Uber的价格算法也是该公司最重要的创新,它能够让公司确定对司机具有吸引力的价格。因为司机是独立承包人,所以 Uber 无法命令这些司机上路,而具有吸引力的价格其唯一驱动司机的力量。
所以说,面对巴黎恐怖袭击,Uber的峰时定价不是谋财是救命!
———分割线————
本文作者吴俊宇。微信号:852405518,微信公众号“深几度”,期待交流沟通。转载请保留版权内容,否则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