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与四个“大盗”——企业社群管理反思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阿里巴巴与四个“大盗”——企业社群管理反思

中秋临近之际,一场现实版的“阿里巴巴与四个‘大盗’”在各大网络平台上同步上演,瞬间引起了众多吃瓜群众的围观

“铁腕治企”的阿里巴巴原打算趁着这花好月圆之际为内部员工送上一份福利,因此内部发起了在线抢购阿里巴巴特色内销月饼活动,没错,是抢!购!这福利杠杠滴好!

然后,四个安全部门的小哥为了能秒杀一份中秋月饼,抖了一下机灵,利用自己的强项写了一个小程序,结果四位小哥一不小心就一共秒了124份月饼,但并没付款。有的小哥见此情况马上与行政部门,表示要退。

阿里巴巴也是行动迅速,对四个小哥的行为“十惩然开”(表示该行为十分恶劣,要严惩,然后开除了他们。。。)

这就是阿里巴巴与四个“大盗”的新编,一场因月饼引发的“惨案”。在处理这件事情的阿里HR看来,整个事件已然上升到价值观的问题。被开除的小哥表示承认错误,接受该结果,但拒绝承认人品有问题。UC抢票专家表示,我母鸡啊!

笔者不考究事件处理程序恰当与否,毕竟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管理方法。但对于类似的事件,是否有更好的处理方法?或是避免的方法?笔者开始脑补,社群思维是否能用于企业内部员工的管理。

用社群思维来做管理,首先要认清社群与其中的成员角色定位。

“社群”是由一群拥有共同兴趣爱好或价值观的人聚集在一起的集合,在里面的每个个体都能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和意义。成员在其中特别重要,他们是主动部分而不是被动工具。所以, 企业经营社群,要让员工能参与到整个管理环节里面去,发挥价值和主观能动性。用参与感带动其最大限度的发挥员工的潜质,获得更大的效用。

四个小哥起初显然是认同阿里才会选择加入的,但要在这种大平台找存在价值和意义,估计不来点“出格”真没法出名,所以经营社群的时候要偶尔提供能量释放的渠道,激发员工的正能量。

在一个社群中,确定社群文化的并不是社群创立者、社群管理员,而是全体人员为达成共同目标而自发形成出来了,社群创立者、管理员对社群文化的发展只能起引导和辅助的作用。 企业一样,文化不应由创始人或某个行政部门定制出来,再让全体员工去遵守一种精神上的制度,而是这个公司的所有人,基于共同目标组织聚合在一起后,自发形成的。

阿里巴巴的这件事是否会成为历史上的唯一?江山总是代有人才出,不能避之,只能应之。所以, 对于企业文化的塑造,要有主心骨和标准化的地方,但也可以放宽权限,给一些个性化的搭配。

觉得上面说得太虚?来点实的,建立企业内部社群的具体方法,笔者认为有三个步骤:

1. 善用工具建立社群

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软件应用(saas)利郎满目,微信、钉钉、纷享销客、Slack等等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取一个自己需要的平台。摘取了一些网友对不同平台的客观评价,企业主可以参考一下。

微信:基本上所有企业可以使用,微信已经成为了中国人民沟通的标配,但感觉工作生活的人放一起实在太难受了。而企业微信,目前功能还待成熟。

钉钉:适合初创型小公司,钉钉大部分功能是为手机端专门设计的,但是能满足大部分行业和不同规模企业的内容沟通需要。

阿里巴巴与四个“大盗”——企业社群管理反思

阿里巴巴与四个“大盗”——企业社群管理反思

纷享销客:比较适合销售型的公司,可以方便地以团队协作的形式跟进客户或销售机会,整个过程对所有成员都是公开透明的,并且动态的展现出来。客户的资料很安全,完全不必担心员工离职客户资料被带走的问题。

Slack:国外的软件(不适用于团队中有英文比较不好的企业,哈哈)主要的使用场景和功能设计着重在PC端,并通过开放端口接入Saas服务的数据。

2. 建立良好的发言秩序规则

建立社群后,就必须要有一定的规章制度,规则一般包括明规则和暗规则。明规则可能会包括有:需要定时发言,定时“交作业”,定时做汇报总结;汇报事情的时候需要按层级,逐层汇报等等。暗规则可能会包括: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雷区,有些话不能乱开玩笑;不同时间段,有不同的发言限制,比如工作时间不能聊私人事、工作时间不要去网购、去秒杀等等。

3. 维持分享型的内部氛围

公司内部不乏各种高手,而且每个人的阅历都是不一样的。一个人看一本书,只能获取一本书的知识,而5个人各自看一本书,通过分享的方法,每个人可以获得5本书的知识。所以,分享的氛围,在是公司内部社群里很重要。

比如可以先定一个小目标,在公司内部举办读书分享会,由员工小范围发起,大家自愿申请,每人轮值一周,保证大家都不会太累;设置好激励制度,保证读书会的推动执行;让所有参会人员在听完分享后发表自己的看法,保证及时的反馈。除了读书会,还可以做经验分享会、岗位轮换体验日等活动。而通过建立学习型社群的方式可以让内部员工更好的学习互动,公司内部信息互通,更容易达成互助,或者碰撞新火花。

最后总结一句,任何管理的核心是一种服务,企业内部社群管理也是。最直接的,内部多交流和学习,至少HR能多懂点程序员“如何用程序代替手动”的技能,程序员也了解到HR“人事处理术”这一项技能的判断标准,也许就可以避免下一桩“惨案”发生了。 (完)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 Kay ,闹客邦专栏作者。 本文版权归闹客邦所有,如需转载,请 联系 闹客邦

随意打赏

阿里巴巴大盗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