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烧掉十亿美元,为何Uber中国市场份额不增反跌?
春节刚过,Uber CEO Travis Kalanick公开表示,2015年Uber在中国“烧了”超过十亿美金。3月1日,一份来自易观智库的报告则让Uber感受到了“雪上加霜”: 2015年下半年Uber中国的订单份额下滑了3.8%。
这份《中国专车市场趋势预测报告》显示,在订单占比方面,滴滴专车从第一到第四季度持续增长,并以八成占比持续领先;Uber在第二季度一度达到最高12.5%,之后连续两个季度下滑,半年累计下跌了3.8%
当然,Uber中国肯定不会认可易观的报告。毕竟Uber中国曾经宣布自己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超过30%。不过目前市场除了Uber自己宣布的份额和易观之外,CNNIC数据报告显示,滴滴2015年市场份额占比为87.2%。CNNIC是中国半官方机构,数据结论比民间机构更难被影响,你懂的。另外,结合我日常使用跟司机聊天得到的结论,滴滴市场份额至少应该是Uber中国的四五倍,这个应该没太大问题。
所以从烧钱和市场份额数据上来看,Uber这家海外巨头在中国市场无疑正经历痛苦的挣扎。除了TK到处对媒体评价滴滴之外,连产品内部都出现了滴滴的身影,竞争压力已经大到这家公司从上到下失去了体面。
自诩创新的Uber在中国市场只会打补贴战,而这种营销手段的鼻祖正是滴滴
巨额补贴背后,市场份额不增反跌
众所周知,移动出行鼻祖Uber在全球范围内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该公司专注全球发展,并成功地实现了快速扩展。此外在移动出行领域之外,Uber还将业务扩张到快递、外卖等行业。自成立以来,该公司总计已经获得了66.1亿美元的融资,公司目前估值更是接近625亿美元。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自然也是Uber望眼欲穿的巨大市场。目前,Uber已在中国成立了独立实体“中国优步”,并在前不久前宣称完成总计20亿美元的融资,估值达80亿美元。当然其融资过程伴随着各种曲折,不断的传言、辟谣,一轮融资持续了大半年,最后还备受争议。
比融资更加曲折的,是Uber的市场份额。2015年第二季度一度达到最高12.5%,但经过连续两个季度下滑,半年已经累计下跌了3.8%。
春节刚过,在温哥华一个名为“Fireside Chat”的活动上,TK透露了去年在中国总共的补贴金额。“我们在美国是盈利的,但在中国我们一年亏损超过10亿美元。”业内认为,Uber亏损的重要原因,就是为了抢夺市场而进行的持续不断的“烧钱”和补贴。然而,巨额的补贴背后,Uber并没有获得想象中的成功。
中国市场败局,Uber面临水土不服
作为全世界范围内估值最高的独角兽初创公司,以及分享经济成功的代表,Uber无疑是带着明星光环的。但这家公司却不断在中国市场经历失败,最表面的原因,是因为Uber在中国拥有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滴滴,但除此之外,其背后原因事实上十分复杂。
1、滴滴出行独大,竞争者再难翻盘
从易观的数据我们看到,在滴滴快的合并之后,这家公司已经形成了绝对领先的市场地位。Uber和滴滴之间的差距正在拉大,滴滴出行平台的整体体量相比Uber,也从曾经的3倍左右扩大到现在的10倍。不难看出,移动出行的市场格局已经基本确定,其余竞争者很难再有翻盘的机会。
对用户来说,其实移动出行市场发展到现在,他们都已经用脚做出了选择。笔者身边几个曾经是Uber粉丝的自媒体大V,无奈之下也转投滴滴,毕竟有车才是硬道理。
这其实和搜索引擎市场基本是一个道理,当用户习惯已经养成用百度搜索的习惯时,搜狗和360虽然可以获得一些市场,但对百度其实基本已经没有太大影响了。想要通过常规手段,Uber翻盘的几率无限趋近于零。
补贴或许是一条捷径,为了抢夺更多的市场份额,Uber势必要加大补贴力度。“为了吸引用户,Uber必须扩展至新的城市,并对用户进行补贴,这将需要大量的资金,”Kalanick表示。Uber确实财大气粗有足够的底气大打补贴战,但滴滴出行几个月前刚刚融到了30亿美元,近期其高级副总裁陶然说滴滴拥有30亿美元现金储备,彭博社又透露出滴滴近期还在融资10亿美元并且获得了超额认购。结论是,滴滴目前根本就不害怕Uber的价格战。
像Uber宣传自己在美国的优势一样,凭借中国市场,滴滴出行其实已经积聚了足够的势能,这样的势能让Uber赶超的机会也变得更加渺茫。根据滴滴出行首席发展官李建华日前对外透露,2016 年 1 月滴滴全平台的 GMV(商品交易总额)首度突破 8 亿美元,超过整个北美地区移动出行的同期 GMV (美国和加拿大共约 6 亿美元)。而预计最迟到今年第三季度,滴滴平台的月 GMV 将超过其主要竞争对手全球的月 GMV 水平。
滴滴出行的主要竞争对手很显然指的就是Uber,巨大的GMV不仅仅意味着快速增长,同时也意味着会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有了足够的资金,这无疑也会让强者愈强并树立更高的护城河。
2、内部管理混乱,CEO人选至今未确认
为了开拓中国市场,Uber在中国成立了独立实体“中国优步”。起源于硅谷,发展在中国,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概念。而中国优步则将会由本土员工、本土合作伙伴和本土投资人组建和支持,拥有单独的实体、单独的管理机制和单独的总部。
看上去Uber确实给了中国市场足够的重视,但令人吊诡的是,除了上一轮的融资并未说清楚是投给Uber中国还是Uber全球之外,作为独立实体的“中国优步”的CEO人选至今没有确立。
3个月前,Uber中国战略负责人携高管团队在中国媒体亮相时提到两个消息,其一是Uber中国的B轮融资已经完成,而Uber中国CEO也已经确认,这两个重要事项预计将在圣诞节之后再做具体披露。
现在看来,这一任命已经“难产”2两个月,我们在公开场合看到的更多还是TK,但来去匆匆的TK估计很难对中国市场有着足够清晰的了解。CEO对一家企业的经营来说至关重要,从这个角度来看,Uber中国很可能面临内部管理混乱问题,迟迟没有确定CEO人选也让这家公司很难形成合力。
事实上Uber的内部问题不仅仅只是CEO人选,早前也有不少媒体不断爆出Uber高管离职的新闻。
远程调度和协调的不及时。毕竟Uber的创始人不了解中国,整个中国市场还是在依靠职业经理人在管理和运作。许多中国人的政治,对Uber来说可能难以理解。最坚固的堡垒,总是从内部攻破的。对这样一家欣欣向荣,想要在中国市场大展手脚的公司来说,内部的混乱并一场灾难那么简单。
关于TK义正辞严提到竞争对手烧钱额度是自己数倍,这种明显常识性错误的事件,一位来自中国的自媒体人这样描述:
TK的做法实在令人叹为观止。乃至过去的职业经验已经不足够支持我消化这个景象了:一个外企CEO居然可以生产出如此低级的公关错误。所以我宁可相信自己的脑洞:他认为自己说的数据就是真的,或者他相信告诉他那些数据的人,说的是真的。
我记得以前一个做销售的哥们和我聊天,说每次老板问他你为什么不如某竞品的销售做得好时,他总是告诉老板,不是哥们我不努力,而是人家上头真舍得砸钱铺关系。那哥们说,这回答虽然不至于万能,但应付一下老板,还可以。
3、不够接地气,Uber并没有做好学徒
如果说“便宜”是一个比“共享经济”更接中国地气的名词,或许,Uber已经可以算得上是极其接地气的国外公司了。但移动出行的市场竞争并不是光靠“便宜”就能解决的。
移动出行连接司机和乘客,平台更多的定位是中间人角色。中间人角色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依然还是两端。没有足够的司机,乘客就很难打到车,用户体验就会非常差;而没有足够的乘客,司机就很难拉到足够的订单,最后就没办法获得足够的收入。两者之间可以说缺一不可,不然最终只能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Uber在中国市场的失败,可以说和其不接地气有很大关系。不论是APP功能设置,还是专车服务,在用户体验上均没有较大优势,其未能很好满足中国用户的需求与习惯。而现在Uber的一干劲敌都已经增加了打车、拼车等功能,但Uber的动作却显得过于迟缓,这一定程度上也让Uber的司机远比竞争对手少。
现在的Uber在中国市场无疑缺乏一定的延展性。举例来说,出租车这块,Uber叫不到出租车,滴滴出行却可以叫到。未来的出行模式是多样化的,Uber虽然在国际市场引领出行创新,但眼下的Uber中国无疑做的还不够多。
而其实投资者看好打车应用并不是因为其颠覆了出行交通市场,而是更看重未来对社会生活方式的重构,Uber很早提出这个构想,但并没有成为最好的实践者。希望Uber中国份额的下跌不要成为多米诺骨牌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