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的“新零售”试验,培育出“零售新物种”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苏宁、银泰、三江购物,阿里这一系眼花缭乱的入股与并购很明显的一个结论是,阿里尝试转战线下,从电商高地,向下俯冲。

套用阿里官方的术语,叫“新零售”。

当然,“新零售”的试验,不止是线上与线下的打通,包括前不久聚划算并入天猫,天猫组织架构的全面调整,诸多变化,都是。阿里此前并购了UC、高德、优酷土豆、阿里影业,由阿里妈妈发布了Uni Marketing全域营销方法论,数字化营销也是数字化商业的一部分。

阿里的“新零售”试验,培育出“零售新物种”

与聚划算、天猫的架构调整相比较,“新零售”另一块变化,并不那么引人注意——那就是阿里试图把线上与线下零售打通的“全渠道”尝试。苏宁与银泰之外,阿里还有许多的尝试,并且效果不错。

事实上,2015年,阿里便实现了18万门店线上线下打通。一年后的2016年,这一数字翻了5番多,变成了100万家,涉及苏宁、银泰、TCL、优衣库、索非亚、GAP、Bestseller、B&Q等国内外数千商家。此外,还有近10万家线下门店全面实现了电子化,通过千牛“店掌柜”实现门店导购员的数字化武装,变身“智慧门店”。

阿里的“新零售”试验,培育出“零售新物种”

“全渠道”、“智慧门店”、“数字化商业”等等,最终便是做到“新零售”线下与线下的“三通”——商品通、服务通、会员通。2016年2月,阿里成立了新零售部门,归于阿里商家事业部,总经理是张阔,清华毕业的理工男。

“赋能”是阿里一贯传统,商家事业部,要做的,其实也简单,概括起来,就是“通过全渠道消费者数据的分析,为零售商输出真正有效的数据选址,数据选品,数据化会员营销工具”。

此前我们讲过,阿里集团2013-2015年是“并”,2016年开始便是“拆”,阿里自身也在做各类元素的重构。阿里的“拆”,除了菜鸟、蚂蚁金服之外,就电商业务而言,便有两种路线——1、“全域营销”,天猫、淘宝的“去电商化”,巩固电商业务之外,更要成为品牌的“数字化高地”;2、线下的拓展,将包括天猫、淘宝、高德、UC等等的数据沉淀,赋能商家,输出服务。

阿里商家事业部的业务范围。说到底,就是“赋能”商家,也就是阿里最初的使命与愿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逍遥子讲到“新零售”很重要的一个特点,那就是“商业元素的重构”。对于线下零售商而言,那也包括了选址、店铺装修与设计、选品、商品陈列、会员、营销等等。商业元素的重构,一方面是向苏宁、银泰、GAP、优衣库、TCL等提供“数字化升级”,另一方面,则有可能催生出一些“零售新物种”。

“零售新物种”的出现,是“新零售”开启的序幕标志。所谓“零售新物种”,就是它们适应了数字化商业语境,与此前传统的纯线下店有着截然不同的模式——无论选址,抑或店铺装修、选品、商品陈列等等,都是不一样的。

“零售新物种”的出现,其实也是历史的一次重复——如同淘宝生态成就了品牌新物种,“淘品牌”一样,“零售新物种”,是必然。

成都“素型生活”,便是阿里“新零售”试验下培育出的“零售新物种”。事实上,走进成都凯德广场的“素型生活”,你会觉得这是一家十分陌生且怪异的店:里面商品包括服装、鞋包、家居、美妆、咖啡、茶、烘培、图书、家具、画廊、花店、瓷器、珠宝,甚至还有VR眼睛…2016年9月10日试点开业,开业当天总进店人数3000人,营业额近100万,而双11当天,作为天猫双11线下会场,“素型生活”销售额是开业当天的3倍。

“素型生活”,并不是一夜之间就蹦出来的。创始人林学波,在零售业也算是个喜欢折腾的人,“素型生活”其实早在2014年便开设了第一家店,当时林学波的设想是“O2O”,他曾公开信给服装行业同人,预测行业关店浪潮,认定线下与线上的融合。

林学波给自己公司取名叫“先知先觉”。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预见未来固然可贵,但最重要的能力是,如何把未来实现。

“素型生活”的转机,或者说,升级始于2016年4月,如你所知,阿里的大数据支持,确切地说,阿里巴巴商家事业部的“赋能”。

阿里的“新零售”试验,培育出“零售新物种”

改变首先是选品——“素型生活”最初是以淘品牌服装、鞋、配饰为主,与阿里商家事业部达成合作后,阿里首先为它们提供了消费群画像,改变了选品,服装是占了28%左右,鞋子还有配饰占了有50%左右。另外30%多就基本上是以洗护、化妆品、家具等等为主,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跨界的做法呢?“素型生活”从服装店升级到了提供一种生活的方式。

传统的零售更多的是“物以类聚”,“新零售”语境下,则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我们看到传统的销售店都是这里卖什么就是卖什么,品类分得很清楚,但是“零售新物种”,讲究的是跨界混搭的方式,让商品有关联,有联想的体验式的陈列。

“阿里给我们提供消费者的画像,我们在一定的基础上提升30%到50%的业绩,对于我来说就非常理想了。但实际达到的效果真的是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也就是说再这样跟淘品牌合作,人流同比去年是增长了5倍,我们的销售业绩提升了3倍左右。平效的话是提升了3.5,连带率是从原来的1.3到了现在的3.8。”林学波说,“这个从传统的零售角度上是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个数据”。

作为互联网原住民,年轻一代消费群体,更多都是通过互联网建立起对品牌与产品的认知,但线下购物却也是无可替代的一种体验。这也要求,“新零售”语境下,新的零售形态必须做到“线下、线上同款同价”。许多传统零售,线下与线下价格不同,最终也导致了线下沦为线上店的一个试衣间。

要做到“商品通、服务通、会员通”,最为核心的是“数据”与ID。阿里“新零售”的试点店,会做到每一个商品,都是独一无二的二维码,这样的话,商品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一个更好的管理。

当然,无论是“新零售”亦或是传统零售,核心命题都是“效率”。“效率”的前提,是数据,足够海量且全场景化的数据。事实上,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也在尝试类似的“新零售”试点,亚马逊也在近期发布了一个未来零售设想“Amazon Go”消费者只需要走进商店扫描手机上的APP,挑选自己喜欢的商品装进购物袋,就可以直接走出商店,完成购买。这种尝试,也是提升效率,用户无需排队,无需等待结款,但它并未回答几个核心问题:商店选址以及商品选择与陈设。

阿里的“新零售”所要解决的问题,不止是单一的支付环节,更是全场景化的解决方案。譬如,高德提供选址数据,菜鸟提供商品物流信息,支付宝提供支付方案,以及天猫、淘宝提供的选品、商品相关性、会员服务等数据支持。

商业要素的重构,未来将会涌现出更多的“零售新物种”,目前的试点,也会迭代升级。“新零售”的未来会是如何?效率是内核,但不止是炫酷,更多的其实是“有温度”。

随意打赏

2016新物种新物种实验阿里新零售创造新物种阿里零售通新物种乐视阿里零售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