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治偏见, 推翻权威,杀出江湖的青年体验派是什么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专治偏见, 推翻权威,杀出江湖的青年体验派是什么

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海量的信息流,增进了社会生活的开放度,但世界在文化意义上并没有真的变平。人们仍然习惯根据自己的文化习惯、意识形态和立场去判断事务。所以这依然是一部分人代替一部分人思考的世界,依然是傲慢与偏见误读的世界。

但青年世代正试图改变信息传播与接受的方式。凯文·凯利在有关《必然》的阐述中也说明,在变动和未知的情况下,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出一些变革和创新,也就都有可能成为专家。这意味着,一个老师N个学生的方式可能被颠覆。每个人的生活体验即是个性化的信息,即是知识。

然而一个人的个人体验没有实现传播,就没有影响,也不能成为知识积累。如果全球很多年轻人将自己的体验实现连接,就能形成体验信息比较,形成信息评价,产生有价值的知识体系。这些改变知识传播的体验者,我们称之为,全球青年体验派。

开放社会的敌人

英国很多青年一觉醒来居然发现“脱欧”了。他们纷纷在社交网络表示不满,认为自己居然被自己的祖父祖母辈投掉了未来。有民调说明,在英国,年轻人支持留欧的比例高达六七成。因为脱欧前英国财政部计算过,脱欧将损失82万个工作岗位,这些当然主要是年轻人的就业岗位,此外就学,消费都会受到影响。英国年轻人有理由相信这种论断。因为2008年金融危机时受重创的也是英国年轻人,所以英国年轻人认为,正是老年人对外国人的偏见导致了脱欧,并毁掉了自己的未来。

专治偏见, 推翻权威,杀出江湖的青年体验派是什么

事实上,排外的民粹主义偏见在欧洲的崛起仅仅只是一个案例。尽管互联网社会构造了信息共享的畅通环境,但偏见并没有因此就有多大的改观。因为持傲慢与偏见的人,在寻找信息和观点时,往往只是寻找佐证自己立场的信息。他纵有万千互联网的信息流,也只取那证明自己正确的一瓢。

所以我们会发现,同样一个问题,在百度、谷歌、知乎寻求信息,很可能会得出很多相反的论断,而这些论断甚至还有专家或数据支撑。这是因为多半时候人们并不会体验对方的立场。至于数据模型,无论什么数据最后的阐释仍然是人类。只要说自己想说的数据就能左右结果。

正如脱欧事件,享受免费教育,丰厚退休金的老人,并不会尝试体验年轻人找工作的紧迫。

没有尝试理解他人生活方式的体验,我们只会被固执迷住双眼。

被告知者被左右

当然,有人会说,如今信息壁垒已经因互联网而崩塌。要想知道别的体验和信息很容易。就算不会英文,也有很多人会告诉你地球正在发生什么。每当一个事件发生时,也必然有人会提供地球另一段的信息,来做归纳比较。

比如万科王石有可能被出局了,马上就会有信息,告诉你全球哪些公司也同样会遇到相似的问题。

但提供信息的人,却也只告诉你他想要告诉你的部分。很多人也会就同样的事情找出反例。比如遇到很多缺陷时,我们会引用欧美国家的成功典范。比如关于信息安全方面,我们会说美国有完整的信用卡制度管理,但也会有人掌握的信息是,美国的信息泄露也很严重。

每一个提供信息在互联网上分享的人,同时都对信息进行了过滤。因此在这个时代,被告知者同时最容易被左右。

体验即知识

但是青年世代正在发生变化。正如《必然》中所说,个性化是下一个时代的特征。个性意味更有主见。所以听人教唆千万遍,不如以自己的视角去体验。放下他人告知你的教条,也就放下别人为你设置的信息与观点陷阱。

我们应当注意到,传统的知识分享与传播,依靠的是成熟经验与观点。比如我是老师,我是偶像,我是达人,我向你传授经验、知识以及我的独到见解。而用户就是拿来听的,当然也可以在课堂上提问,在演讲上传纸条,在互联网渠道里互动。

而更新一代年轻人,影响他人的方式正变得不同。他们更愿意是分享自己的体验。青年自己的体验过程通过媒介展示,即形成知识,他们不需要经过他人编辑、专家观点阐述诱导。

比如VICE,这个号称全球青年文化社区的平台,原本只是个关注新闻边缘花边的杂志,被严肃媒体批评“胡说八道的新闻”,但在视频时代,他让身处全球各地的年轻人自己成为讲述者。自己成为新闻事件、活动的在场者与体验者。他们提供的信息都十分主观,但因为VICE更聚焦亚文化,所以显得特别恣意和潮尚。

在国内,赢得易一资本天使轮投资的“南七道新媒”旗下的《胡说七道》视频秀,于上周推出了“全球年轻人生活方式体验计划”,并推出了第一期视频节目。首期仅在腾讯视频的数据就突破400万。

专治偏见, 推翻权威,杀出江湖的青年体验派是什么

专治偏见, 推翻权威,杀出江湖的青年体验派是什么

与VICE由某个年轻人单独体验新闻事件,并发表观点不同,“全球年轻人生活方式体验计划”则是将一个主题分发给全球多个角落里的年轻人,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去体验。

这个体验的信息,不强调主观的恣意表达,更在意展示各地不同年轻人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信息比较。因为全球文化的差异客观存在,不同人亲身体验的信息,进行比较与对比,就会产生全新的知识分享。

体验派:变偏见为尊重差异

也许有人担忧,凭借个人体验而非知识、经验传承,会不会过于主观,而主观就会产生偏见与误读。

事实上个人生活体验的知识信息,发现的是差异而非偏见。

首先,愿意参与全球年轻人生活方式体验的人,正是好奇地球另一个角落里其他人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的人。这样的体验派,自然是具有开放心态的人。

其次,偏见某种程度上来源于无知。我们必须承认,这世界是存在文化差异和冲撞的。利益的不同也让互联网社会面临着矛盾与冲突。但是正是我们不关心别人的体验,也很少自己参与到某项事务的具体体验中,才会因无知而发生偏见。

如果没有自己被试一刀,即使有个知识分子,大拿,精英告诉你,世界其实是这样的,你也未必相信他。偏见早就占领你的脑袋。

专治偏见, 推翻权威,杀出江湖的青年体验派是什么

体验派,正让体验性的知识传播,变偏见为尊重差异。

比如在全球年轻人互联网生活体验计划第一期中,全球五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同时体验没有钱包出门如果度过一天。这需要手机支付环境非常优越。我们很可能误以为创新之都以色列,应该随处都可以手机支付,但实际当地并没有这么便捷。而在中国深圳即使是搭摩的,买路边摊也可以手机支付。而在香港、台湾等地区,更多是旅游商店和旅游区的手机支付才会方便。

我们会发现,仅仅手机支付,而这与当地的文化背景,社会认知和社会心理都有很大的关联。如果没有体验派的体验比较,我们得到的信息永远只是别人告知的,是你心里永远会有犹疑的。

全球生活方式将由青年体验派重新定义

青年体验派的力量将会逐渐显现出来。

我们知道,现有的知识传播体系有几种方式

1,传统媒体、传统教育:我负责采集,告诉你发生了什么

2,包括自媒体 大V、专家在内的新媒体:告诉你我经历了什么,我从别的国家和地区掌握的信息是什么,我独特的个性观点是什么。

3,青年体验派:展示甚至直播我看到了什么,我的经历是什么,我觉得如何,以及此刻的状态是什么。在体验过程我就是分享这部分体验信息的主体。

青年体验派的成长,将令下一代的年轻人不再信奉大众传媒的单方面告知。他们就像进行生物学实验一样,用个人实验、行走,体验来丈量世界。

我们可以描述一下这样的场景。一个体验派,遇到一个问题时,可能不再只是上一个度娘求答案,或者不再只是上个问答平台,要别人给他一个答复,甚至也不是说必须找一个专业的人告诉你怎样。他的步骤是,上传自己的生活体验与困惑的视频信息,邀请别人展示他的生活状态与体验。至于最后的判断则由展示者自己根据自己的体验去判断。

随着视频技术和互联网更便捷的开发,使用成本更低廉,这样的体验式传播与分享,将会更有效率。

面对这样的体验,也许下一代年轻人也会进行信息过滤,但那也将是通过自身过滤。他们不再轻易被某些势力或个人诱导。

你是否对于全球青年的互联网生活方式很好奇?

专治偏见, 推翻权威,杀出江湖的青年体验派是什么

是否有什么感兴趣的互联网生活话题,想让世界另一个角落的青年拍给你看?

是否有兴趣告知你在海外的亲朋好友参加「南七道新媒」发起的 “全球青年互联网生活体验计划” ,与全世界的朋友分享你的互联网生活画面?

请关注 「南七道」 微信公众号,或关注 「南七道」 微博,在后台留言报名成为我们的体验计划研究员,或参加话题讨论。你也可以加入南七道粉丝微信群,参与讨论。

让我们放弃偏见,一起抹平全球青年的互联网生活的空隙,分享互联网带给我们的生活乐趣。

南七道:南七道新媒创始人,《胡说七道》出品人,转载或合作请关注公众号:南七道。本文由南七道与梁坚共同完成。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百度百家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