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杂货铺,各自为战才可怕
小米做电饭煲,或者哪天再出一个小米空调、小米抽油烟机……我们应该习以为常。骂小米是个杂货铺,绝大部分是种酸楚和嫉妒。
肯定也会有人从技术、价格等种种产品维度解剖这个电饭煲,支持和反对的声音都会有。
我不懂电饭煲,我只想谈谈品牌之于小米杂货铺的意义。
可怕的是,小米总有这种进攻姿态。
从紫米的移动电源,到华米的智能手环,及至纯米科技出产的这个电饭煲。
我猜,最难受的并非美的、格兰仕或者苏泊尔,而是陈年。彼时的凡客风华正茂,以摧枯拉朽的姿态冲击着中国年轻人服装市场,可惜陈年失败了,凡客退回原点,而那些年紧张兮兮的美特斯邦威、森马、佐丹奴日子也并不好过。
要不是还有淘宝,因凡客倒下更难过的应该是江浙闽服装厂,那里一度似乎看到了统一品牌的曙光,但现在还是四分五裂,回到了作坊时代。
小米在进行着凡客未竟之梦,在重塑中国电子制造业产业链的道路上,无人掠其锋芒。不服气者大可以说还有华为、联想、乐视、36、魅族、酷派……但无不是在小米的刺激下才有了虎狼姿态。
小米杂货铺之所以没有重蹈凡客之路,盖因小米采用了更高明的生态链路线,体系内以产品矩阵为区隔,公司法人独立,财务风险独立,生产电饭煲的纯米科技除了小米控股,其创始团队有着绝对的管理权限。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团队只需要考虑产品、产品和产品,而供应链、宣传、渠道甚至都可以由小米代劳,毕竟小米手机在这一块的积累不是虚话。
所以如果你信了米家电饭煲的那些宣传术语,你就傻了。
但如果你不愿意去尝试,则有可能会后悔。因为我们无法否认,中国境内应该有一个两个三个……专心做电饭煲的团队出现。他们要么在苏泊尔、要么在美的,但为什么不能在小米呢?
人们习惯性的相信权威而质疑新生事物,人们更习惯性的排斥跨界,但融合已经是当下最核心的经济命题。
如果对小米电饭煲如鲠在喉的话,可以把小米公司只当作资本财团,而纯米科技为什么不能是有一个苏泊尔格兰仕呢?它甚至可以是刚创业的甲乙丙丁,有小米品牌加持,总要好过被315曝光的无证作坊,因为某种程度上,风险在于饭菜安不安全,而在有没有风险防范机制,这也就是无证作坊一盘土豆丝和俏江南一盘土豆丝的根本区别,在于顾客有很大的概率可以在俏江南投诉有门。
品牌,是个噱头,也是一种风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