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6个智能分级,从智能家电到谷歌大脑,到人类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简要介绍:

2015年以来,智能成为科技界最热门的词语,智能冰箱,智能空调,智能手表,智能机器人,谷歌百度人工智能大脑,除了对它们进行“人工智能的智商”研究外,是否对他们进行智力分级,也是一个重要的人工智能领域课题,毕竟智能冰箱,工业机器人,谷歌百度大脑这些人工智能系统之间存在的鸿沟。

本文从“人工智能的智商”研究提出的“标准智能模型”出发,制定了智能分级的标准,对包括石头等无生命物体到智能家居,智能可穿戴设备,到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到谷歌,百度大脑,云机器人,最后到人进行了6个分级。

详细内容:

人工智能系统智能分级导语:

我们在以前的研究文章中提到,定期对人工智能系统和人类进行智商测试并进行比较,是解决机器能否超越人类智慧难题的基础,而这中间最为关键的是需要建立统一人工智能系统和人类的”标准智能模型“。

冯.诺依曼架构

通过参考参考冯·诺伊曼结构,维.韦克斯勒人类智力模型定义,知识管理领域DIKW模型体系。我们绘制如下”标准智能模型“,这个模型也可以称之为”扩展的冯诺依曼架构“,它与冯诺依曼提出的架构体系最大的变动有两点:

第一是在系统中增加了创新创造模块-“创新发生器”,即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发现新的知识元素和新的规律,使之进入到存储器,供计算机和控制器使用,并通过输入输出系统与外部进行知识交互

第二个增加了能够进行知识共享的外部知识库或云存贮器,而冯.诺依曼架构的外部存储其只为单一系统服务。

图1.标准智能模型(”扩展的冯诺依曼架构“)

通过这个模型建立的”人工智能智商测试量表“和”人工智能智商测试题库“,并在2014年对包括谷歌,百度等世界50个搜索引擎和3个不同年龄段人类进行的智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AI标准最高的谷歌,百度(26.3分)不及人类6岁儿童AI标准智商的一半。部分测试结果如下:

如何对 人工智能系统进行智能分级,上述研究中提到的”标准智能模型“(扩展的冯诺依曼架构)恰恰给予了我们启发,判断标准由如下;

1.能不能和测试者(人类)进行信息交互,也就是有没有输入输出系统。

2.系统内部有没有能够存储信息和知识的知识库。

3.这个系统的知识库能不能不断更新和增长。

4.这个系统的知识库能不能与其他人工智能系统进行知识共享。

5.这个系统除了从外部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库,能不能主动创新出新的知识并分享给其他人工智能系统。

1.人工智能系统除了智商问题还有分级的问题。

无论在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存在智能和知识的分级现象,譬如,对于蚂蚁,鱼,猴子和人类,虽然都属于生命系统,其种群个体也都存在智能的差异,但总体上蚂蚁,鱼,猴子和人类从种群上看,其智能水平存在明显的等级差异。

人类的教育体系也存在分级问题,例如本科,硕士,博士的分级,助理研究员,副教授,教授的分级。等级内部进行考核有优劣之分。但在不同等级间,需要在知识,能力,资历上有的明显提升和考核才能进行升级。

回到人工智能系统的智力分级问题上(本研究中人也是一种特殊的人工智能系统),从常识上说我们提到的智能冰箱,智能微波炉,智能扫地机器人,工业机器人,IBM沃森系统,谷歌大脑,百度大脑系统等,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何区分这种差异。我们利用附录的理论原理,对这些人工智能系统进行了6个等级的智能分级.

2.人工智能系统的6个智能等级划分

1) 人工智能系统的第0级系统

其实“标准智能系统”延伸出来的分级规则中,还有一些组合,例如,可以信息输入,但不能信息输出,或者可以信息输出,但不能信息输入,或者可以创新创造,但知识库不能增长,这些在现实中不能找得对应系统范例的案例,我们将其统一划归到”人工智能系统的第0级系统“,也可以叫”人工智能系统的特异类系统“

2)人工智能系统的第1级系统

石头有没有智慧,这原本是一个哲学问题,有一种叫泛灵论的思想就认为石头有智慧,泛灵论为发源并盛行于17世纪的哲学思想,后来其被广泛扩充解释为泛神论,逐渐演变为宗教信仰种类之一。泛灵论认为天下万物皆有灵魂或自然精神,并在控制间影响其它自然现象。倡导此理论者,认为该自然现象与精神也深深影响人类社会行为。简言之,泛灵论支持者认为“一棵树和一块石头都跟人类一样,具有同样的价值与权利”。当然这种观点从科学的角度看,只能算作猜想或哲学思考。

从”标准智能模型“延伸的第一套规则”能不能和测试者(人类)进行信息交互“看,因为石头不能与人类进行信息交互,也许它内部有知识库,能够创新知识,或者能够与其他石头进行信息交互,但对人类测试者是黑箱,不能了解。

因此不能与测试者(人类)进行信息交互的物体和系统可以定义为”人工智能系统的第1级系统

3) 人工智能系统的第2级系统

很多家用电器被称作智能家电,如智能冰箱,智能电视,智能微波炉,智能扫地机。这些系统大多有一个特点,虽然它们内部有或多或少的控制程序信息,但一旦出厂后,就无法再更新他们的控制程序,不能进行升级,更不会自动的学习或产生新的知识,譬如智能洗衣机,人们按什么键,洗衣机就启动什么功能。从购买到损坏不会发生变化。(故障除外)。

这种系统能够与人类测试者使用者进行信息交互,但它的控制程序或知识库从诞生时就不再发生变化。这种系统,我们可以定义为”人工智能系统的第2级系统

4) 人工智能系统的第3级系统

家用电脑是我们常用的智能设备,与2级智能系统不同,家用电脑和手机的操作系统往往可以定期升级,从windows1.0到windows10.0,从android1.0到android5,其内部的应用程序也可以根据不同需要不断更新升级。这样家用电脑,手机等设备随时使用的时间,其功能会变得越来越强大,可以应对的场景也越来越多。除了家用电脑,很多家用电器,生产机器人也都开始留有接口,可以通过外接设备进行系统升级。这一类系统明显要比第1级智能系统要有更强的适应性。

这种系统能够与人类测试者使用者进行信息交互,但这类系统不能与其他系统通过“云端”进行信息交互,控制程序或知识库只能接受usb,光盘等外接设备进行程序或信息升级,这种系统,我们可以定义为”人工智能系统的第3级系统

5) 人工智能系统的第4级系统

2011年欧盟资助了一个叫做RoboEarth的项目,该项目旨在让 机器人 可以通过互联网分享知识,并且能够获取强大的机器人云服务

以往的机器人,往往只能依靠编程完成特定的任务,只能借助于人类处理过的信息,完成精确指令和任务,在没有相关程序支持的情况下,就会举步维艰。云机器人借助于网络和云计算,帮助机器 人相互学习、共享知识,不仅能够降低成本,还会帮助机器人提高自学能力、适应能力,推动其更快更大规模普及。云机器人的这些能力提高了其对复杂环境的适应性。

更为常见的是互联网的B/S架构,也就是我们经常使用的网站,搜索引擎,APP等应用。B/S结构是WEB兴起后的一种网络结构模式,WEB浏览器是客户端最主要的应用软件。这种模式统一了客户端,将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务器上,简化了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客户机上只要安装一个浏览器就可以使用。

无论是云机器人还是互联网的B/S架构,除了具备上述级别系统的功能,还多了一个重要的功能,信息可以通过云端进行信息共享,这样的智能系统就具备了更为强大的智力能力,如谷歌大脑,百度大脑,RoboEarth云机器人项目等。

这种系统能够与人类测试者使用者进行信息交互,可以通过“云端”进行信息交互,进行程序或信息升级,但这类系统所有的信息都是直接从外部获得,其内部无法自主的,创新创造的产生新的知识,这种系统,我们可以定义为”人工智能系统的第4级系统

6) 人工智能系统的第5级系统

我们在标准智能模型中,对原来的冯诺依曼架构增加了创新知识模块,就是试图把人纳入到扩展的人工智能系统概念中,人类可以看作是大自然构建的特殊”人工智能系统“,与前四种不同,人类等生命体最大的特征,就是可以不断的创新创造,发现万有引力,元素周期表,撰写出新小说,创造新的音乐,绘画等等,然后通过文章,信件,电报,甚至互联网进行传播,分享。不断的创新创造并能够识别创新创造对只身的用处,让人类占据了地球生态环境下的智力制高点。

因此这种系统能够与人类测试者使用者进行信息交互,可以创新创造的产生新的知识,并可以通过文章,信件,电报,甚至互联网这样的“云端”进行信息交互, 这种系统,我们可以定义为”人工智能系统的第5级系统

总结:通过”人工智能系统智能分级“与"人工智能系统的智商评测"结合,将对人工智能系统的发展方向,水平,与人类智力水平的关系产生有益的帮助。

作者:刘锋

《互联网进化论》作者,计算机博士 原创

更多人工智能前沿信息请公众号:aitists   或  人工智能学家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