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企业自媒体,700bike通过线下社区卖自行车

企业自媒体运营,并非700bike擅长

700bike目前主要的平台有网站、微博@700bike 、微信订阅号、服务号以及主要具有定位追踪、移动报警、数据记录排行等功用的App,前不久700bike的生活体验馆也在北京开张。最大的自媒体大概还是坐拥214万粉丝的@张向东 。

“我真的不是什么大V,估计有很多僵尸粉。”张向东介绍说,“700bike新媒体的部分,我觉得是做的不好的,并不活跃,没有花特别多精力去规划怎么发微博、怎么做微信,更多只是发自行车文化相关的内容,以及公司有个事件我们会发个通告。”

@700bike 目前有6万多粉丝,与@张向东 类似的是,除了企业官方信息,但凡与自行车相关的内容都会关注

700bike的官方微信“700bike一种生活”,文章阅读量基本在几千。在张向东看来,如今所谓的企业自媒体,只是一个阶段的形式由于互联网公正透明的属性,它真正的使命,是让产品和用户之间的距离趋近于零,更高效、准确地找到彼此,不需要像以往一样在生产方处拐个弯,才能抵达用户。

2015年10月,700bike与京东金融联合发起后街MINI自行车的众创,换言之,就是众筹的升级版,700bike让用户来定义产品,包括产品的外观、规格、配置、颜色甚至价格层面,“海选”中点赞票数高者进入京东众筹,就像自行车的个性化定制,用户反向定制产品。

3天的时间,众创活动引来数万人参加,其中不乏中国新生代建筑师刘昊威、导演范立欣、叫兽易小星、畅销书作家安东尼等跨界名人。

无论线上还是线下,700bike做的是社区文化

这支死飞视频名为《Bombing City》,目标是让old school风格重回大众视野,一度在台湾引起轰动

“我们团队现在有80人左右,大都也是这个社群的人。企业自媒体这个领域,真实很重要,你是一个真实的人,你品牌的特征、性格、情绪都是真实的。”张向东觉得,无论线上还是线下,700bike做的是社区文化,他们会在生活中真实地跟车友见面,发生联系。

kidulty潮流骑士活动。700bike日常的活动也有许多,比如每周三晚组织夜骑,每月一次自行车沙龙

曾有人在回忆700bike团队时写道:“700Bike招了一群疯子,对自行车的狂热经常让我无法理解,他们崇尚谷歌文化,所以连办公桌都是那种大长条的木桌子,简洁干练,每个桌子顶头都有一辆你没见过的车,他们好多人每天都骑车上下班,当然未必是骑自己的700Bike。在这里,你能看到很多全球限量版的自行车,他们的桌子上的摆设、书架等,很多都是自行车造型的,自觉是个懂生活的人,但是看了他们的后,我简直想把自己的办公桌上的东西扔掉。”

在线下,700bike曾举办复古骑行、固齿公开赛、欧盟骑行、城市夜骑等活动。其中,复古骑行已举办过三次,这个月中下旬,他们还将举办第四次。很多参与者翻出了复古的行头,在自行车里摆放法棍和雏菊,向百年的自行车文化致敬,传递复古精神。

通过这种自我偏好与文化精神的带动,700bike聚集了一群真实用户,说是用户,可能更像是爱好共同体。其中不仅有自行车爱好者,还有一些被自行车文化、哲学所吸引的人群,通过700bike举行的骑行活动,他们频频在生活中见面,一起骑车,可能还熟悉彼此的车架尺码。

通过交叉跨界合作,强化品牌印象

“自行车的文化其实非常丰富和多元,比如和女权运动也有很深的关联,比如有很多相关的艺术展,比如全球排在前几位的罗德岛设计学院,自建校以来入学考试一直都是自行车的设计。”然而,国内很多人对自行车的认知还非常少,700bike想要改变自行车文化在中国落后的局面。这其实也是进一步强化自身品牌的过程。

在700bike的表述中,自行车远不只是简单的代步工具,而是非常酷的、多元的存在

他们与小猪短租合作“城市漂流记”,房东会在家里放一辆“后街”自行车,入住的房客如果感兴趣就可以骑着它去“发现这个城市曾经被忽略的美”;与NICE一起举办上海马拉松体验活动,现场还原水雾、花香、风景等骑行时会有的真实感受等。

700bike和申活馆合作,全国首家骑行快闪店,店内网罗了超过50个国内外骑行装备潮牌

跨界合作双方会结合各自不同领域和圈子,打造“骑行归于生活”的社区文化。而通过这种不同圈子文化间的交叉叠加,700bike的品牌印象也得到了加强。

“我很认可NIKE说他们从来不做广告,有些人会说你们在电视上的广告不是广告吗,而他们觉得这是他们的社区文化,但你回溯他们从70年代到今天,会发现他们真的是在做文化,他们做广告,也只占据了不同的渠道而已。”张向东告诉新榜,“700bike也会去推广自行车的文化,自行车未来一定会成为一种都市文化符号,就像可口可乐那样。”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