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降息潮已至, 投资者准备好了吗?
最近,很多P2P平台都向下调整了收益率,网贷平台平均收益率一年内从12.28%降至9.71%。投资者的投资收益自然是缩水了不少。面对这样的情况,他们心里面难免有落差,希望弄明白这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昔日以高收益著称的P2P会有这样的转变?
P2P高收益从哪来?
首先,我们先要搞清楚P2P的高收益来自哪里。在P2P发展的早期,整个网贷行业都集中发力资金端,用各种方法对资金展开激烈的抢夺。彼时,投资人处在对行业尚未熟悉、充满戒心和排斥的阶段,他们对网贷行业的信任度很低。平台为了培养投资者和培养市场,借用了“提高收益率”这个“拓荒”的工具。事后证明,这个方式是行之有效的。经过平台不懈的努力,投资者从“抗拒——不熟悉——熟悉——接受——乐于投资”一路慢慢摸索过来,他们对P2P的接受程度明显大幅提高了。
与这个投资者成长过程相伴随而来的是,高收益的优质资产开始减少了。原因在于,经过长时间的漫漫积累,买方市场被培育起来了,天平的一端向借款人倾斜,借款人的议价能力相比之前大幅提升,极大地占据了主动权,资产端的降息继而带动资金端的利率下滑。
另外,将P2P与银行理财、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做比较,P2P平台的收益率虽然一直在降,从最高峰一路走低至目前的不足10%,但仍比大部分理财产品要高,从而引发进入行业的人大量增加,民间资本也是蜂拥进入,最终资金和资产的供求关系受到影响而发生剧烈变化,所引发的降息也就顺理成章了。
资产荒来了
中国央行接连降息,全球范围内市场利率处于史上新低的阶段,大量游走的资金正在四处寻找更好的投资机会,银行、股市、基金等,各种类型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都在大幅下滑。只要是稍微优质一点的资产,都会引来各方无比激烈的争夺,这里面包括银行等传统金融,就连保险机构也已经进入了混战中,P2P行业资产荒的严重程度可见一斑,网贷行业的降息压力自然是大。
所谓的“资产荒”,并非就是指没有资产可投了,而是指拥有较高收益的优质资产的数量越来越少。这个现象在行业的降息潮期间,表现得尤为明显。
平台要苦炼内功
高收益不再、资产端发力困难,叠加P2P踏入了行业的“严监管”阶段,在这些市场和监管的双重合力之下,平台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考验。为了在剧烈的竞争中存活下去、将平台持续、稳健且合规地经营下去,平台需要加强自身的内在实力,投入大量资源去提升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包括运营能力、风控能力、品牌能力等等。
自2015年12月28日,网贷行业出台了《网络借贷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来,网贷行业的监管思路逐渐清晰,行业的监管原则、合规路径被逐条确立起来。监管强调了P2P行业规范发展的必要性,因而“拥抱合规、稳健发展”成为了行业的主旋律。很多平台通过一定程度的降息,来调整产品结构、开发资产端、推进银行存管、提升信息系统安全、促进信息披露等,多维度完成各项工作。
投资者怎面对降息
主流P2P平台都大幅降息,产品收益率朝着个位数靠近。不过,投资者还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尽量提升自己的投资收益,在此,笔者就简单介绍几个途径。
首先,投资者可以通过抢新手标获得较高收益。“新手标”作为平台吸引新鲜血液的主要手段,几乎是所有P2P平台的“标配”。新手标的收益率一般比普通的,高出1-3个百分点,投资者可以通过“打新”获得更高的收益率。
其次,投资者应多参加平台的节日、纪念日等运营活动来提升投资收益。在P2P的圈子里,平台在一些大众节日里,像是双十一、双十二、圣诞节、情人节、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都会有一系列的加息、返现、送礼品等的运营活动;或者,在交易额破百亿、周年庆等“独家”纪念日里,平台也会有一些加息活动,投资者不妨积极参与其中。
再次,投资者要加强风险识别能力,提升风险承受能力。 至今,很大一部分投资者在做投资决策时,还是很大程度上执意相信平台的背景、“隐性刚兑预期”而去购买产品,这无论是对平台、还是对投资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
续8.24细则对网贷投资人做明确界定,“参与网络借贷的出借人,应当具备投资风险意识、风险识别能力、拥有非保本类金融产品投资的经历并熟悉互联网”后,2月13日广东省的网贷监管细则中,对于“合格投资人”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对出借人进行合格审查,对出借人的年龄、财务状况、投资经验、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等进行尽职评估,不得向未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评估不合格的出借人提供交易服务。”
有业内人士提出,这将意味着以后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用户会被推荐较为安全的网贷产品,或者说,年化收益率低的产品;而风险承受能力极低的客户,甚至有可能被禁止投资P2P产品。因此,投资者只有自觉学习金融知识,提高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才有机会享受丰富的的网贷产品,可挑选的理财产品的范围才能足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