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Home今晚亮相,智能家居谷歌出牌预测
C新智元原创
记者:胡祥杰、闻菲
【新智元导读】 《纽约时报》今日消息,谷歌有可能在即将举行的 I/O 大会上宣布进军家庭声控设备市场,推出一款叫 Google Home 的家庭语音控制设备。各大科技巨头都在围绕智能语音交互技术抢占所谓的“入口”,眼下谷歌如果要出牌,它会有什么动作呢?
北京时间 2016 年5月 18 日,据《纽约时报》报道,一名要求保密的线人透露,谷歌将在加利福尼亚当地时间周三举行的 I/O 大会上宣布进军家庭声控设备市场。
据悉,谷歌即将推出的这一设备的名字是 Google Home,将成为家庭中的虚拟代理人,可以回答简单的问题,执行基本的任务,可能会在今年秋天进入市场。
结合国外科技网站 Recode 5月 11 日报道,谷歌的开发人员正在制造一种硬件设备,将把谷歌的搜索和语音助手技术融合在一起。Recode 引用几名匿名信源的话称,这种设备看起来很像现在谷歌的 Onhub 路由器,项目内部人员使用代号“Chirp”来代指它。
外媒预测谷歌回击亚马逊 Echo 产品。来源:Slashger.com
各大科技巨头都在围绕智能语音交互技术抢占所谓的入口,加上人工智能和海量数据的支持,智能语音有很大希望成为上亿人使用商业服务和互联网的入口。在连接消费者和商业服务方面,(谷歌)搜索引擎是第一代这样的平台,移动互联网时代谷歌和苹果各自的 App Store 成为这样的两大入口。
“智能+”时代,如若谷歌真出牌——不在今晚也在未来——Google Home 会拥有哪些特点呢?
2014 年,谷歌收购智能家居公司 Nest, 但其后并没有发布什么大的硬件产品。谷歌 CEO Sundar Pichai 在 2014 年的开发者大会上说:“我们正在努力让一切都能感应环境,我们希望知道你什么时候在家,什么时候跟孩子在一起。”
从去年以来,谷歌并没有透露太多关于智能家居的细节,Brillo 是运营智能家居设备的软件,Weave 则是帮助设备进行沟通的语言。鉴于实际动静小,我们暂时只能先排排坐,比较市面上已有的代表性智能语音产品和服务。
Viv 公司CEO、原 Siri 研发团队的 Dag Kittlaus 展示新作 Viv。图片来源:chicagotribune.com
2016 年5月9日,“Siri 之父”发布了号称“超级大脑”(The Global Brain)的人工智能平台 Viv。很多科技界人士认为,以 Viv 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将引发计算范式的革命,改变电子商务模式。
Viv 不论是从性能还是定位上都超越了苹果的 Siri 和谷歌的 Google Now,后两者都拥有数据,但无法整合数据,只能做程序员明确为它编程的事情。此外,Google Now 的负责人在 2015 年离职后自己创建了 Wand Lab,走了跟语音完全没关系的路:这里的产品不使用语音交互,而且每次只传递一点点信息,比如你发送一个图标给朋友,对方收到后点击图标就能直接听歌(无需跳转到相应音乐播放 App),或者登录你家的 WiFi(不用手动输入密码)。Wand Lab 的 CEO Vishal Sharma 对《华盛顿邮报》记者说,有时候点击就是比说话更方便。
根据开发人 Dag Kittlaus 介绍,Viv 能自我学习,能依用户个性偏好和近乎无限的网络连接,从而几乎能够回答所有问题、执行任何功能。换句话说,你可以一口气告诉 Viv:“我要买XX电影院的XX电影票,另外预订XX餐厅。哦,对了,提醒我订一束鲜花后天送给我妈妈。” 而 Viv 都能帮你实现。不仅如此,如果你要订的电影票卖完了,Viv 会自动向你推荐另一家有票的电影院,再不行就根据你的喜好推荐别的影片。要是你临时有事去不了,Viv 还会帮你打理退票事宜,最后把结果告诉你。
这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要求非常高,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产品能做到。一句话,“Siri 之父” 想让 Viv 成为所有 App、系统和体验的“超级大脑”,就像当年 PC 厂商争相内置 Intel 微处理器。目前,Viv 已经跟 Uber、鲜花公司 FTD 和智能家居平台 Ivee 达成合作。Kittlaus 还在跟更多商家和智能家电制造商交涉,希望能够把他们的数据都整合到 Viv 这个平台里,使 Viv 成为“推介型经济”中的重要工具。Kittlaus 引用约会网站 Match.com 的CEO的说法:“Match.com 无法去对用户说,‘让我为你订票吧。需要我为你预定餐桌吗?需要我去约一辆 Uber 去接她吗?需要我去叫人把花送到餐桌前吗?’”而 Viv 能提供所有这些服务,作为交换 Viv 可以从交易费用中分成。
亚马逊 Echo 概览。图片来源:geekwire.com
另一款“入口型”而且已经占据了所谓“入口”的家庭语音产品,则是亚马逊在 2015 年推出的语音虚拟助理 Alexa,它也为第三方开放了接口。目前,已经有几十个独立开发商都在编写可供 Echo 语音控制使用的 App。而且,在连接消费者和服务方面,Alexa 不仅绕过了 App,还可以说是绕直接过了搜索引擎和智能手机:Alexa 有超过 500 项技能,你可以通过这款扬声器来查询银行账户余额、播放 Pandora 电台,或者发出你孩子喜欢的动物叫声。不过,Echo 目前还不能做到“到点要去机场了,需要我帮你叫辆车吗?” 这样的自主性服务。亚马逊下一步大的任务是要尝试提供组合服务的新路子,而在这一点上,“Siri”之父发布的 Viv 已经领先不止一两步。
2016 年 3 月底微软 Bulid 大会,微软宣布开源机器人编写程序 Bot Framework,让更多的开发者可以参与到聊天机器人的开发中。微软现任首席执行官 Satya Nadella 表示,未来机器人就是应用程序,人工智能将会进入我们的生活。他说:“你无须再寻找新的应用,因为你可以随时用语言呼出潜藏在应用中的机器人,它们都有各自的对话窗口。”
2016 年 4 月13日 Facebook 全球研发者大会(F8),Facebook 对外公开了聊天机器人开发者平台 Messenger Platform(测试版)以及 API 等开发者工具,开发者可以在 Messenger 应用上面开发 bot 或者在 Messenger 网站开发小部件。4 月 27 日,扎克伯格在对外宣布 Facebook 2016 年第一季度财政报表的讲话中,再次提到聊天机器人,并把人工智能看成推动 Messenger 9 亿用户之间进行快速而自动交流的一个重要手段。
眼下的情况就成了,在智能语音方面 Facebook 发布了一个平台,微软开放了一整套 API,而谷歌将会在它的发布者大会上有什么动作,实在很令人期待。
国际首席战略官组织 SVSG 合伙人、 SpeakerText 创始人 Matt Swanson 预计,短期内聊天机器人将会改变企业与消费者交互的方式,长期看它将颠覆人机交互的范式,并且由聊天机器人带来的变革会在年底前兑现:
“……个性化人工智能的崛起,互联网搜索将被根本性地改变。当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有了足够的进步,能使人类的监督最小化的时候,计算机个人助理将能够把互联网当作数据宝库从中提取知识,而人类则可以把这些信息整合起来用于更有价值的决策过程。现在,人们之所以使用搜索引擎是因为尚不存在更好的选择,而不是因为人们花时间从搜索引擎结果中筛选剔除信息这件事有什么内在的价值。自然语言处理能够让我们在信息收集的价值链条中上升到更高的层级。当这一切发生时,Facebook Messenger 与 WhatsApp 将取代谷歌成为互联网的入口。”
云知声 CTO 梁家恩告诉新智元,从目前发布的信息看,Google Home 应该是一个智能语音家庭中控设备: 虽然具体产品形态上不好预测,但鉴于谷歌一贯倡导创新性,直接仿造 Echo 可能性不大; Google Home 在功能上应该会对家居设备开放交互接口,并提供家庭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服务;交互形态上很有可能采用全语音模式。
中国科技大学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在读博士生张仕良告诉新智元,谷歌想布局智能家居,Google Home 也许会是一个总的控制枢纽,但 Google Home 具体是像苹果的 Siri 和讯飞语点一样是手机 App,还是像亚马逊的 Echo 和讯飞 Dingdong 音箱一样是独立的硬件产品,现阶段还不好确定。另外,由于谷歌在语音识别,特别是室内远场识别上很强的技术积累,张仕良认为 Google Home 或许能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比如在很远距离以及有噪声干扰下完成用户指令。
不过根据国外科技网站 Slashger,谷歌早就开始偷偷研发回击亚马逊 Echo 的产品。虽然形式外观跟 Echo 很像(见上文外媒预测谷歌回击亚马逊 Echo 产品图),但谷歌可以仰仗其搜索优势,提供一个更好的一站式家居声控入口——为什么?
是时候了!
资料来源:
David Streitfeld,Google to Introduce Its Voice-Activated Home Device,nytimes.com
Chris Burns,Google to respond to Amazon Echo at last with codename “Chirp” device,slashge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