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或是马云未所预料的忧疾
文/新媒体砖家(砍柴网)
马云,一直是中国互联网中的“超人”,阿里巴巴的市值让其貌不扬的男人盘坐于中国互联网的神坛之巅。早年求学不顺,中年的碌碌无为,以及后来的坎坷经历,成为了他日后登峰造极的荣耀点缀。他从草根到富可敌国的崛起,满足了中国民众对创业偶像的所有期待。
马云是个有远见的人,从“湖畔花园”的宣讲录像,到“西湖论剑”的武林聚会,马云每一次的演讲在后来人看来,都是醍醐灌顶的远谋。马云对世界的野心由阿里巴巴践行,从B2B到淘宝,再到支付宝和天猫,再到菜鸟和金服,以及后来的云和影业、健康,阿里巴巴像个惊慌的巨人一样,踏入每一处可能存在宝藏的领地。
不过马云和阿里巴巴都非常清楚的是,电商,是他们关于未来所有憧憬的根基,其他的所有布局,不过是将围城修的更远,让所有潜在的风险,都远离电商皇城。
阿里拒绝了百度的抓取,拒绝了微信的外链,它决不允许有第三只手伸进自家的庭院。收购UC,注资了新浪微博、陌陌、优酷土豆、战旗TV等一批移动端产品,并且还提出网红计划,开启淘女郎直播卖货。阿里惊慌于每一处可能撬开电商基业的墙角,马云破釜沉舟地在2014年提出all in移动端,并随后收购注资了一批移动端产品,并且发力自家产品来往和钉钉,后来发现竟然发现忽略了用户在自身产品上的过渡,虽然浪费了一批钱,不过好歹堵住了别人企图借机从移动端弯道超车的可能,“移动端”这个顾虑可以稍微放下了。
从PC到移动端的结果,是趋势,不是驱赶。尽管在国内电商中,阿里仍是不可逾越的大树,但似乎一场不可阻挡的暴风雨,正在慢慢来临。这会是阿里面临最为温和和严峻的挑战,也是马云始料未及的忧疾——跨境电商。
2015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5.4万亿,同比增长28.6%。国家相继出台多项政策,促进跨境电商的行业的发展,政策红利凸显,虽然在今年4月出台新政,提升税率和出具“正面清单”,但随后宣布延期一年执行。海外商品在平均提升11%左右的税率情况下,依然有非常明显的价格优势,所以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各大跨境电商平台的出单量已经开始逐步回升到税改前的水平。
回过来说2015年跨境电商的5.4万亿是什么概念?今年3月阿里2016财年GMV突破3万亿,马云难掩内心激动,感慨道:“从2003年淘宝网诞生至今,我们用了13年时间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零售平台”。3万亿的销售额已经让马云感慨做总结性发言了,两倍体量的市场空间,马云又会如何看待?
在这样行业爆发时期,相继涌现了大批的参与者。2015年,聚美优品从“化妆品特卖网站”全面转型成为“跨境电商”,并且忍痛砍掉第三方平台,奉自营为正道。同年网易推出考拉海购,以几乎碾压的低价迅速打开市场,自营、低价、全品类,网易考拉像一位儒雅的价格屠夫,它默默地剔除了骨头上所有的肉,迫使整个行业都勒紧了裤腰,这无疑让阿里如坐针毡。另外还有像小红书、洋码头这样的后起者,也让阿里如鲠在喉。如果说网易和聚美有自身强大的资源来支撑对抗,那很难理解为何阿里会让小红书这样的创业型企业发展出来?其实小红书的发展相似于当年的蘑菇街和美丽说,小红书刚开始并不触及“电商”,而是以社交切入,然后再慢慢转型于电商,所以能看到小红书现在有很高的日活,但是在出单量方面却不成正比。
网易考拉、聚美优品、京东全球购集体发力,小红书、洋码头伺机抢食,阿里这一次,为什么慢了?
马云的眼光不远的吗?阿里对自身的电商帝国防守松动了吗?并不是。马化腾曾说过,巨人倒下时,身体还是热的。所以有时候,并不是已知的,就一定能够执行。诺基亚最后的遗言是:“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是我们输了”。《进化论》中有自然界的物种选择,电商行业也是一样,市场的自然的选择,有时候人为的力量很难抗拒。聚美的体量和阿里差着十万八千里,在转型跨境和自营的时候,陈欧都说出“所有转型是自废武功”的悲恸之词,阿里巴巴对跨境,又怎能朝夕之间就做到,“降龙十八掌”只有一次,废了,就修不回来了。
阿里从B2B到淘宝,从淘宝到天猫,这些都是电商模式的升级,但是从天猫到天猫国际,从国内电商到跨境电商,不是升级,而是转型,如果用“升级”的战略方法去进行,显然是走不通的。
阿里的企业愿景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中供、淘宝、天猫,都能够吻合这一战略,阿里服务于制造业,服务商家。但是跨境电商,买家的角色迅速凸显,中国中产阶级的迅速崛起是跨境电商爆发的催生剂,所以如何服务好这一群人,是发展跨境电商的关键。网易考拉进军即定位自营,这也是定位于服务消费者的策略。聚美转型自营,也是要甩掉假货的帽子,更好地专注于正品把控。
理论上阿里也能做,但是它为什么不做?
像阿里这样市值数千亿的企业,一般的业务模式是1+N的模式,1是其最为核心的业务,全公司的资源会主力倾斜,N为辅助性和内部创新型业务,属于孵化和布局型业务。但是1与N有本质的区别,地位不可完全混淆,因为1可能承担着企业绝大部分营收,再被看好的N也无法得到1的同等待遇。在这点上,百度是个很好的例子,搜索是百度的1,O2O是百度的N中之一,百度要扶持糯米,需要李彦宏亲自站出来破釜沉舟,甚至叫板华尔街,以彰显百度的魄力和信心。对于阿里来说,这种情况更为严峻,因为阿里的业务以电商为主,顾此即会失彼,流量有限,这边多,那边就少。淘宝、天猫目前还是阿里不可割舍的根基,放弃国内市场去过跨境?不可能。
马云的痛苦在于,国内电商的增长动力已经渐显乏力,空间也略见瓶颈,另一方面跨境增长已经十分迅猛,又无法抽出自己的主力来抢占战场。
另外还有个重要的原因,跨境电商最重要的是正品和低价,这两点对于“入驻”模式的阿里来说,是过不去的硬伤。在昨天阿里巴巴投资者日大会上,马云对在场的200多位全球投资者和分析师讲出了这样的话:“给真品造成冲击的不是假货,而是新的商业模式。同样的工厂,同样的原料,但是不使用同样的品牌名字。”作为阿里的首席公关,马云在阿里的屋檐下,在投资者面前,不见得他说得,是他想说的。
错过跨境电商,马云会甘心吗?或许他找到了另外能让自己安心的方向。“2020年,我们会实现6万亿人民币(1万亿美元)的交易额。去年我们的GMV,如果按照GDP,相当于中国第六大省,如果幸运,我们也许在4年后就会成为中国第一大省,超过广东。电子商务应该成为第五大虚拟经济实体,除了美国、中国、日本、德国。” 马云把阿里的未来依旧赌在国内电商上,无论是为“山寨”正名,还是描绘GMV的蓝图,他无非想说一句话:中国的,才是世界的,别去稀罕国外的。
但阿里并不想完全放弃跨境这么大的市场,不过却总是步履蹒跚。
早在2014年,阿里COO张勇就提出了:“跨境电商是未来的重点布局”。但是在2015年5月,阿里才启动首个国家馆。如果阿里想做,绝不是这个速度。马云在2014年参加世界互联网大会一个关于跨境电子商务分论坛的演讲中,将近一万字的发言内容,讲到跨境电商的,不到500字,他提到更多的,是宠儿“DT”。
阿里要做DT,要做云服务,要做数据公司,要发展菜鸟物流和蚂蚁金服,还得靠淘宝和天猫的业务,跨境电商支撑不了他要讲的故事。或许他知道电商的墙角一定会被跨境电商的后来这给挖掉,但他在筹备另外的围城。
或许阿里的意图已经不再是电商本身了,不过跨境这一门,确实似乎真的来不及了。
据此前媒体从海关获取的消息,从去年618期间开始至今,在杭州等多个保税仓的出单量中,网易考拉海购一直超过天猫国际,虽然这不能说明全部问题,但对于在电商领域不可一世的阿里来说,这样的处境或许不是个令人开心的局面。
跨境是个重体力的活,对商品要有严格的把控,这也是自营的必要,但显然阿里是没有这个打算的。去年马云在阿里巴巴北京年会上说:“我们始终坚持只做平台,我们自己不买,我们自己也不卖。”马云的策略是在电商这件事上,尽量让自己变得轻,不要耽误了诗和远方。
杭州有两个中国最为代表的两个互联网企业,一个是阿里,一个是网易,两家公司在滨江相对而望,从建筑风格,到企业文化,两家没有一点相同,在网易考拉推出之前,网易和阿里在业务上也没有什么交集。所以当网易考拉举着“正品”、“低价”的大旗在跨境电商肆意驰骋的时候,阿里也会陌生于这位邻居如此的突变 。
关于电商这件事,不同于马云,丁磊在今年网易考拉战略发布会上,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当人们开始意识到网购不仅是一种消费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一种进步,也是网易考拉萌生的一个契机。”
马云解不了的忧疾,是丁磊盯住了的契机。